来源: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2019-9-19
潍坊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是东夷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积淀厚重,文化特色鲜明,传统手工艺丰富多彩。诸城派古琴和高密剪纸,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潍坊核雕、聂家庄泥塑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成为潍坊精神记忆的精彩篇章和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
那么,除了大家熟知的潍坊风筝,一起看看家乡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有哪些......
民间文学: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是一则以向、秃尾巴老李出世、出走、上坟、守墓、大战白龙等为主要情节结构的民间传说。
该传说在诸城久传不衰,故事的起源可追溯到宋代之前。没尾巴老李的传说,在山东各地流传甚广,后有山东人移民东北各地,故东北各省也多有没尾巴老李的传说,且传承的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个庄稼汉子姓李名憨,人称李憨,别看人叫李憨,其实是个能人,聪明着哪!李憨力大如牛,庄户地里的活那可是行家里手,什么时候耕种,哪种物品赚钱,八九不离十。由于算计周到,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媳妇叫桃红,聪明伶俐,俊俏贤慧,人见人夸。两口子本应幸福美满,欢天喜地,但怎么也看不出心满意足的样子,整天眉头紧皱,少言寡语,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打不起半点精神。啥事牵心?原来两口子有块心病,都四十挂零了,一个炕上睡觉二十多年,身边仍没个一男半女,日子再殷实有个啥用?两口子整天是睁眼盼儿,闭眼想女,求医问药,拜佛叩天,都无济于事。左邻右舍都说两口子邪门了。
这年春天,桃红直想呕吐,身子越来越笨重,肚子一天天鼓起来,真的怀孕了。李憨一听媳妇怀上了,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就像做了个飞天梦。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桃红已过月多日仍不见动静,两口子焦急万分。说也怪,第十一个月上,这年正是龙年,婴儿出世了。李憨近前一瞅,这哪是个婴儿,分明是个肉球,肉球圆溜溜,满地乱滚。李憨想这是个怪物、灾星,留着是个祸害,顺手拿起准备剪脐带的剪子,一狠心剪了下去。突然,一条小长虫崩出肉球,飞到屋脊。李憨一心想壮年得子,没想到生了条小青长虫,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把铁锨,一蹦尺把高,朝着屋脊就铲了下去,把小长虫的尾巴铲了下来。小长虫从屋脊上掉了下来,正好掉到他娘怀里,眼泪还叭嗒叭嗒往下滴。
桃红先是一惊,接着又后怕,同时又气丈夫不问自己死活,惊、气、怕袭身,又是月子里,接着就得了重病。回头一看,半截小长虫就爬在自己身边,一曲一伸痛疼难忍。桃红想:不管是妖是怪,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顺手揽过伤残的小长虫摸了又摸,亲了又亲,在他的伤处舔了再舔。小长虫在他娘怀里一动不动,一直让娘抱着过了三个时辰。小长虫不吃不喝,见风就长,三个时辰已经长到四尺有余。这时,他对娘说“娘!我已经能自立了,今天就要离开娘。”说完朝着他娘点了三下头,一道电光,眨眼间飞的无踪无影。桃红一看小长虫飞走了,头一歪没气了,这天正好是古历的五月十三。
小长虫姓李,因没有尾巴,后来人们叫他“没尾巴老李”。没尾巴老李一道电光飞到黑龙江,当时黑龙江里有一条白龙占居,白龙无恶不作,整天翻江倒海,淹没庄稼,欺男霸女,民不安宁。没尾巴老李来后,要为民除害。他听说当地很多山东人,就托梦山东人,他和白龙打斗时,江面翻出白浪就投放石灰,翻出黑浪就投放饽饽。因没尾巴老李是一条青龙,在水里边青和黑难辩,后来说没尾巴老李是条黑龙。没尾巴老李和白龙打斗时,岸上的人们一看见白浪就投入大量石灰,呛的白龙睁不开眼,喘不动气。一看到黑浪,就投放大个白面饽饽,没尾巴老李吃了白面饽饽后,劲越来越大。打斗正好三天三夜,白龙饥饿力乏,被没尾巴老李打败。从此没尾巴老李成了黑龙江的主人,当地再没洪水泛滥过,黑龙江也由此得名。这就是为什么山东和东北各地都流传没尾巴老李的传说原由。
传说五月十三日是没尾巴老李的出生日,又是他娘桃红去世的日子。自此,没尾巴老李年年五月十三日回来祭母,必有雨来,当地便有了“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的谚语。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诸城市
项目保护单位:诸城市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治国(市级)
民间文学:柳毅传说
柳毅的传说在寒亭区朱里镇柳毅山周边地区流传很广,自唐朝迄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民俗文化底蕴。
柳毅的传说主要内容是:柳毅五世祖柳明伦于隋炀帝九年由四川迁至潍东梅花村居住。柳毅的父亲柳行芳行善积德,每日在岩溪河渡人救急,此事被天上神仙闻知,为试其真心,变化为母女在河边求渡。柳行芳命中本该无子,神仙感其真诚,因行善积德特赐生贵子柳毅。柳毅少时家贫,聪慧孝敬,苦读书,举孝廉,做塾师,娶发妻廑娘。柳毅小时候曾因家贫求贷于姥娘家,姥娘家妗子待其不好,于是有了“饿杀不吃猫剩食,冻死不烤灯头火”的故事。柳毅成年后游学天下,在山阴岭遇雨借宿订喜偶娶虎女。后赴长安赶考,落第回家遇龙女,为之渤海传书娶龙女。时唐太宗征高丽,路过此地,柳毅及龙女保驾有功,被唐太宗敕封为唐河平王,龙女为赡国夫人。壮年以后柳毅倦于仕途,入山修道成仙,屡显灵迹普惠众生,祷雨辄应。因此衍生了关于柳毅显灵的许多民间传说,如天池祈雨说,海眼淘池说,民间祭拜说,告贫报应说,评书系列说,除夕守岁说,生日过节说,黄河摆渡说等等,信众遍及鲁东鲁北地区。柳毅山庙会千年延续,信众广泛,至今香火鼎盛,民众信仰笃诚有加。
柳毅山在寒亭区朱里镇境内,因唐朝时该山脚下梅花村内有柳毅其人而得名。据柳毅山脚下的亓家庄《柳氏族谱序》记载:柳毅是唐朝年间亓家庄柳氏先祖。亓家庄《柳氏族谱序》节录:“念我始祖,明伦自隋炀帝九年由西川迁于山左潍东梅花村居住,后迁于柳家店子,至清明祖,又迁于亓家庄。初明伦祖生元海,元海祖生太来,太来祖生行芳,行芳祖家贫乐善,每日在岩溪渡口济人救急,五十岁生毅。毅祖天性聪慧,才学兼优,又有辰、寅两仙女为内助,当日夫妇荣贵,固不待言。辰祖妣生萼,萼祖系本支宗派。寅祖妣生华,华祖系都昌柳家庄柳氏宗派。毅祖夫妇修真养性,得道成真,升仙后于梅花村西十里许龙池附近屡显灵迹,以救兆民,遇有旱灾,祷雨辄应。蒙大唐代宗皇帝敕封毅祖为唐河平王,于龙池后建庙塑像,以承祀典,香烟绵远,永垂不朽……”
柳毅传说在潍坊的流传在地方史志多有记载,说明其流播之广、影响之大,即使不闻窗外事的仕途学子都耳熟能详,可见一斑。其一记载如下:
“柳毅,相传潍州太平村人,业儒,弱冠应试京师,途中遇一女子,牧羊泽中,见毅与语。恳挽寄书一封与渤海龙王,因授以牧羊杖。言至海滨,有橘树,三击可入。毅至此地,如言果入水,见城郭宫室,巍然一大都府。龙王貌甚伟,延入,见书叹曰:老夫过也!此女已许配泾河龙王,子弟怪怒,因谪在彼。遂欲以女妻毅。毅力辞,宴罢送出。逾年,毅娶卢氏女;又逾年,生一子。一日妇曰:吾即牧羊龙女也,君德报矣,奈思亲何,君肯偕往乎?吾掘地为池,须臾可至。毅许之,即掘池,携子入海。后池水横溢,居民苦之,设祭立祠,水乃不溢。唐太宗征朝鲜,历其地,父老备述其事,太宗曰:‘此真龙女也!’封毅为河平王,龙女为膳国夫人。后遇天旱,祷雨辄应。今邑东四十里有池,名双庙池,水色青黑,潮汐味与海水同,即其地也。”(民国《潍县志稿•杂稽》)
在柳毅山当地,以柳毅山上的庙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范围极广的柳毅文化圈,其中以柳毅信仰为支撑,形成了固定的庙会与相关风俗,柳毅传说正是在此文化圈内生生不息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市寒亭区
项目保护单位:潍坊市寒亭区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宝辉(省级) 孙乐华(市级)
民间文学:舜的传说
大舜,号有虞氏,所以也称虞舜,姚姓,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因目生双瞳,故又名重华。舜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父系氏族社会晚期部落联盟首领。史传他仁义孝道、温良谦让,终因四岳推举,辅尧王摄政。摄政期间,忠于职守,深得民心,尧王禅让位于他。舜是远古社会人类明德的集大成者。
“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就诞生在诸城城北诸冯村。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之德可谓至矣”。舜所具备的优良品德,对后人尤其对家乡的后人产生了巨大影响。舜的治国理念、礼仪教化,在故乡诸城演变成各种故事、传说、诗歌、典故。这些故事、传说流传千年不衰。
大舜的传说自秦朝以来就在古城诸城广为流传。故事里所体现的大舜美德,忠孝双全的感人情节,千百年来为人所传颂。宋朝大学士苏轼知密州(今诸城)时,留下著名诗篇:“西望穆陵关,东望琅琊台。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呼虞舜,遂欲归蓬来……”并在每年的古历六月十一日这天(传说大舜生日),带领府衙人员去诸冯祭舜,以彰显大舜的美德。“天地洪荒虞帝出,千年人说诸冯村。”在大舜帝的出生地诸城,千百年来,人们把大舜帝的故事加以发挥、充实、演绎、细化,故事曰益完善,传说的情节曲折动人。因此,大舜帝的传说越传越广,越传越奇,越传越深,久传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
大舜的传说在诸城流传甚广,以前大多数是口头传承,属民间文学的基本性质。尤其诸冯村人口耳相传,老幼皆会。“大舜的传说”,其故事具体分类如下:一是披虹而生。重点介绍大舜出生时的天象,四面出现四道彩虹,七色鲜艳,霞光四射,祥云缭绕,四虹相接,预示大吉大兆,这时舜降生人间;二是孝感动天。主要说大舜五岁丧母,后娘壬女及异母生弟象三次陷害舜,一次叫舜修粮仓,舜上到仓顶,后娘叫象抽掉梯子点上火,想把舜烧死。第二次叫舜去淘井,舜下到井下,后娘叫象提上绳子,并向井里扔石头。第三次假请舜喝酒,想在舜唱醉时杀死他。每次都想置舜于死地,但舜都巧妙的化险为夷,但舜称帝后,仍对其后娘孝敬有加;三是尧王访舜。大舜之德广为流传,尧王听后亲赴诸冯访舜,看到舜在历山耕地,打栲栳(类似梆子)不打牛,尧王问为啥?舜说牛拉犁,我打栲栳时,黄牛认为我打黑牛,黑牛认为打黄牛,两牛就会同时使劲,这体现了人畜和谐。尧很受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尧对舜又进行了多次考验,舜一一过关,尧把帝位让贤于舜;四是千古贤德。舜称帝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拜见父母,使糊涂爹瞽瞍和后娘知错改错,重做新人,并把弟弟恶象教育后,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其自食其力。还有瞽瞍量地,教育爹公平处事,同等对人,听说最早的度量衡初形,就从舜开始。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诸城市
项目保护单位:诸城市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苑凤廷(市级)
传统音乐:诸城派古琴
诸城古琴称“山东诸城派古琴”,又称“琅琊派古琴”,出自“虞山”派,形成于19世纪中叶,历经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发展,形成了具有诸城特点、风格、技巧和特有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19世纪初,王溥长、王作祯、王露祖孙三代以虞山派为基础,另有王雩门和他的学生王宾鲁以金陵派为基础,两者汇流,融入了当地民间音乐风格,形成了具有山东地方风格的诸城派。2010年,诸城派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奖牌。
古琴的立调体系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以三弦为宫五音(宫、商、角、征、羽)命调,即传统调名,称为“正调”,即F调。另一类是以一弦为宫音以均命调。一弦为宫音的称“黄钟均”,一弦为商音的称“无射均”,一弦为角音的称“夷则均”,一弦为征音的称“仲吕均”,一弦为羽音的称“夹钟均”。诸城古琴的立调体系采取以上两类立调的折衷办法,即以三弦为宫而以律吕命调之法,形成了诸城派古琴特有的立调体系。即:三弦为宫的称“黄钟调”(F调〉,七弦散音位顺序是:5612356;一弦为宫的称“林钟调”(C调),即1235612;二弦为宫的称“无射调”(bE调〉,即6123561;四弦为宫的称“太簇调”(G调),即3561235;五弦为宫的称“仲吕调”(bB调),即2356123。
诸城古琴的艺术风格大体归结为:细致、含蓄、质朴、流畅。含蓄性、概括性大,重内在不务外表华丽,缓急有变,刚柔兼备;节奏固定,标准统一,可数琴齐奏,划分节奏并附有简谱。右手弹弦刚劲有力、干净利落,力度强;是中国首次列入大学的专业课程,开古琴进入高等学府之先河。
诸城古琴有其独有的曲操,即以《长门怨》、《秋风词》、《关山月》三曲为独有曲操,其他琴谱均未载。
《长门怨》:陈阿娇为汉武帝妻,汉武帝另爱上了卫子夫,便把陈阿娇贬居长门宫,她在愁闷之中以黄金百两相赠司马相如,请其写一篇解愁文章。司马相如为她写了那篇有名的《长门赋》。当汉武帝读了此赋时,竟深受感动。后人将此赋改作了琴曲《长门怨》。全曲共6段,采用“黄钟调”(F调),多用高音滑奏以表现女性之哀怨。
《秋风词》:由王既甫、王心源所传。该曲在《桐荫山馆琴谱》系黄钟调(F调)记谱,在《梅庵琴谱》系林钟调(C调)记谱,调虽不同,音高却一样。
《关山月》:曲由山东民歌“骂情人”移植为古琴曲谱。宣统二年(1910),山东李见忠至大汶口(今泰安)一带查税,在店中因雨不能外出,适有歌妓来带柳琴唱一俗曲《骂情人》,李便用工尺谱记下来带回济南。后岑体仁又将工尺谱译为古琴谱。后由王宾鲁修改,增加了几个轮指,更名为《关山月》,系黄钟调(F调)。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诸城市
项目保护单位:诸城市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培芬(省级) 姜燕、赵梓皓、钟珊(市级)
传统戏剧:高密茂腔
高密茂腔是产生于高密一带的地方剧种,最初是哼唱的小调,据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而得名“肘鼓子”之说,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高密、诸城、胶州一带。它在流传过程中,融合了本地秧歌,形成了“本肘鼓”声腔系统,也称“噢嗬罕”或“老拐调”。当地“本肘鼓”艺人也吸收了柳琴戏的唱腔,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人们称之为“打冒”。20世纪40年代初,人们渐渐不大喜欢“冒肘鼓”每番句末“打冒”的唱法,随着剧种发展和唱腔变化,演员在演唱中也因此而逐渐减少了八度翻高次数,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使唱腔形式更趋合理,人们根据“打冒”谐音并取茂盛之意,“茂腔”的叫法也逐渐为戏班和群众所接受,从此,茂腔便取代了唱腔每番“打冒”的冒肘鼓。
最初的茂腔唱腔曲调低沉、旋律简单,唱腔并不发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美的要求,茂腔工作者们在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京剧、梆子等音乐元素,将其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茂腔演唱当中,并将京胡、二胡、月琴京剧三大件乐器搬进了茂腔音乐的伴奏中,还独创了一种新的京胡演奏技巧:勾、抹、抿(因茂腔女腔伴奏每个音符都需滑音而又无法记谱,故演奏者独创拉法,俗称勾、抹、抿”。“勾”即内弦上滑音,“抹”是外弦上滑音,“抿”息幅度很大的一种下滑音)。
茂腔音乐在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感到的问题是板式不够用,当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或对不同事物做出不同反应时,其内在节奏,往往与原板、二板原来的节奏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茂腔工作者就向其他剧种学习其板式结构形式,来丰富自己,根据板式派生规律,首先以原板为主体,做不同节奏和速度处理,先后创造了原板类的各种板式,如“慢原板”“原板”“快原板”“快板”“散板”等,同时又在二板的基础上,创造了“慢二板”“二板”“快二板”“导板”“回龙”“紧拉慢唱”等不同板式。经过长期的实践,使各类板式在节奏、速度、字位、旋律的简繁等方面趋于规范,基本上确定了茂腔原板类、板类各种板式的规则,并在行腔和咬字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使唱腔更具时代气息,声调更趋完美。
被誉为“胶东之花”的茂腔,其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尤以女腔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俗称“拴老婆撅子戏”。其唱腔以慢板为主,花腔甚多,旦角下句尾音向上翻高八度,形成独特的音乐听觉冲击。乐器在武场有鼓锣、钹等,司鼓是乐队指挥;文场以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唱词浅显易懂、平白如话,语言用民间词汇,念白用本地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听来倍感亲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质朴无华、亲切动人。茂腔唱腔旋律及音韵调值,极符合当地方言习惯,易听易懂、易学易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高密市
项目保护单位: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夏美华(国家级) 焦桂英(省级) 商咏梅(市级)
传统美术:潍坊核雕
潍坊核雕始于清代中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潍坊核雕主要是以桃核为主,巧妙地利用核桃上的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麻纹,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马拉车、核舟、器皿、首饰、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立体造型。潍坊核雕技艺是一种精湛的微雕工艺,为潍坊的特种工艺之一,在全国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市
项目保护单位: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绪德(国家级) 刘斌、谈万海(省级) 都传恭(市级)
传统美术:高密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最初,民间艺人在临摹文人画和庙宇壁画基础上,对其进行借鉴、创新,从而产生了最早的扑灰年画。扑灰年画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吸取杨柳青等地年画艺术的长处,为己所用,逐渐形成写意味极浓的年画样式。其画面夸张朴拙,线条勾描粗犷豪放,着色板块鲜明艳丽,人物造型简单舒畅,画面寓意深刻,人、景、物陪衬逼真适当,细腻点一丝不苟,粗放处大笔涂狂。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但属于手绘年画,真正掌握起来并不难。其精髓就是扑灰起稿,手绘画面,信笔挥洒,吉祥红火。
1、立意构思。扑灰年画属民间写意年画,首先是民间的,其次是写意的。艺人们在立意构思时,首先考虑的是老百姓喜欢不喜欢,能不能卖出去。因此,扑灰年画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神像类,如文武财神、和合二仙等;②喜庆吉祥类,如金鱼满堂、龙凤呈祥、福禄寿喜、麒麟送子等;③神话故事、戏曲人物类,如许仙游湖、二十四孝、水浒人物、张青卖线等;④现实题材类,如姑嫂闲话、踢毽子等。
2、构图扑灰。扑灰年画的构图看上去简单,可细研究起来却有不少针线在里边。扑灰年画的要旨可以说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大都是平面构图、二维空间布局,人物画多无背景,除“家堂”、“族影”外,几无群体人物,均不超过三个人物。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对人物的刻画上。扑灰年画的起稿手段很有些原始味道,就是用一根烧成木炭的柳条棒在画纸上当笔用。既可毫无拘束的挥洒,又可作为底稿一扑数张。扑,自然是拿这张底稿往多张画纸上扑抹,底稿上的灰线就扑抹到正规画纸上,若用这张画纸再扑一张,就成为了对称的两张。因此,许多扑灰年画是对称的。构图完成、扑灰起稿后,便是勾线着色。扑灰年画的线虽不像中国写意画那样墨水淋漓,但也有相似之处,即一挥而就,多种技法并用,效果自然独特。像“鸳鸯笔”就是将一支粗毛笔分成粗细两个笔锋,固胶后即成。一笔下去,即出现一宽一窄一粗一细两条平行线,用在裤线、衣袖、衣领处,自然增加厚重感和装饰味,又是信手挥就,看上去还有一种飘动感,不由让人佩服起民间艺人的“巧”来。更巧的是,高密扑灰年画艺人还发明了一种磕花工具,就是用咸菜刻成图案花模,蘸着颜色磕在衣服上,以增加装饰味。艺人们叫它“咸菜磕花”。至于扑灰年画的着色,与其他画种相似,只是用的颜料是民间土色,也有自己研制的石色,现在则用国画颜料中的石色和部分品色如大红、朱红、桃红、明黄、嫩绿等。扑灰年画的主色调除墨色为主外,不外乎红、绿、黄、紫四种,只是在运用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罢了。
3、粉脸。这是扑灰年画特有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所谓“粉脸”就是用特制白粉加透明胶调合后均匀地刷在画中人物面部,大多是女性和娃娃,再在腮部稍事桃红润染,加以精细的眉眼勾画,再施以“明油”(一种用酒精和松香泡制的发光液),以罩涂画面,增加光亮和透明感。经过粉脸和涂明油之后的画面顿然增加了弹性和肉感。这种效果是其他年画画种所没有的。最后,通观画面,认真调整、补充,便完成了一幅完整的扑灰年画作品。对以上技法,民间艺人总结出一段顺口溜概括:“大刷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
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世界一绝”,在画坛上被称为“民间写意画”,代表作《姑嫂闲话》、《踢毽子》、《财神》等在国内外引起反响,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鉴赏和收藏价值。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高密市
项目保护单位:高密市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国家级) 王树花(省级) 王俊波、石建亭、张初华(市级)
传统美术: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起初是聂福来自河北泊镇,逃荒携全家来到聂家庄,因人生地疏,为了全家度日,聂福来便试着用当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间装上火药,顶部留一小孔,安上芯子,制成一种可燃放的“锅子花”,外形像反扣的锅底,无任何颜色装饰而且很粗糙,这就是聂家庄泥塑最早产生的雏形。
而它的起源同时还应追溯到当地民俗民风的需求,当地民俗中有新娶媳妇如三年不育,便在第三年正月十五这天,由婆婆领着到娘娘庙里,把穿着古铜钱的红线拴于一个自己喜爱的泥娃娃的脖子上,然后虔诚地烧上三炷香,跪拜祷告,祈求娘娘送子。之后,便把拴上红线的泥娃娃罩块红布抱回家,藏在新媳妇房内的壁龛里,一日三时供饭,晚间上香。如新媳妇一旦怀孕,那泥娃娃封于壁龛,叫作“押命娃娃”,上方挂幅扑灰年画《张仙射狗》,意思是押住它让孩子“长命百岁”。正是这种民俗的需求刺激了泥塑胖孩的制作,以满足群众需要。
到清康熙年间,由于受当地民俗的影响,聂家庄的艺人们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禽、兽、鱼等供祈望美好生活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其中穷苦人家还用它代替蜡台,每逢年节供于桌上。在外皮装饰上,由有色代替无色。到清嘉庆年,聂家庄泥塑有了较大发展,艺人们在制作泥玩意时加上了苇哨,使动物有叫声,在“叫虎”“摇猴”“叫狮”等腰间用纸皮粘接,使之可以活动。
聂家庄泥塑逐渐由“呆”玩意发展到会动、会叫、会逗趣的“活”玩意,进入了成熟期。聂家庄泥塑历史久远,艺人众多,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闲暇时节捏这种泥玩意,代代相传,所以曾有段民谣广为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
聂家庄泥塑是全国泥塑艺术中独具形、色、声、动四大特点的泥塑品种,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厚,着色鲜艳目,加之能动、会叫的独特技艺,被誉为高密“三绝”。
聂家庄泥塑,形象多样、造型优美、大胆夸张,注重神似写意,手法简约概括。色彩运用上,借鉴年画的色彩特色,相互沟通,追求鲜艳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的艺术效果。突出大红大绿,用黑色提神,紫色点缀。用色少而精,色彩艳丽,对比鲜明。有的精品还要上明油和描金,泥老虎还在耳朵、嘴角上粘上熟好的雪白的兔毛,煞是好看;能叫能响,有拉动或摇动,泥塑品能发声,有哨有“鼓”。如在叫虎、叫狮、叫狗等动物的腰部粘一圈软羊皮,体腔内装苇哨,拉合它身躯的前后部分就会发出叫声;又如叫鸡,用嘴一吹即可发声,这是聂家庄泥塑区别于其他泥塑的最大特征。设计上巧妙有趣,如身有纸“鼓”,手摇能“吧嚐”“吧嗒”响的“吧嗒孩”;腰部有软皮,腹内有苇哨、弹簧,摇动能响的“母子猴”(又称“摇猴”)。
聂家庄泥塑作为供人玩赏和某种希冀的寄托物,曾经辉煌几百年,作为一个艺术品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高密市
项目保护单位: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聂希蔚(国家级) 聂臣希(省级) 张清先、张清民、聂配斗(市级)
传统美术: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艺术风格的形成在明朝洪武年间,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西等地迁入高密,剪纸艺术经过交流融合,形成了高密剪纸简约而不单调,粗犷而显质朴的风格。
高密剪纸集大江南北剪纸的艺术特点,融玲珑剔透与淳朴深厚为一体,用阳剪与阴剪的手法,巧用黑、白、灰、面、线,善用锯齿纹和光滑面,剪制纹样有定规而不拘束,稚拙中藏精巧,粗犷中含淳朴,具有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颇具金石味,被誉为『高密三绝』,在全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高密市
项目保护单位: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祚信(国家级) 曹兆爱、齐秀花(省级) 任春花、李金波(市级)
传统美术:杨家埠木版年画
明清以来,潍县(今潍坊市)一直是山东东部经济文化的中心,贯穿山东东西的交通枢纽。潍县城东北三十里的西杨家埠村是潍县年画的发源地。据当地《杨氏宗谱记载》,杨家埠杨氏于明洪武初年(约1368年后)从四川省梓潼县迁到浞水两岸。杨氏迁居潍县,遂将四川雕版技术传入,根据山东风情,创造了全部木版套印的木版年画,俗称“摸画子”。现存明代“同顺德”画店所刻《三代宗亲》年画,人物衣着装束全系明代打扮,且绘画形象与刻版技巧已十分娴熟,是杨家埠木版年画源于明代的有力佐证。
杨家埠木版年画程序化的形式服从定型化了的居住环境,是它的一个重要经营定位和特征。临街大门有武门神,堂屋门有文门神,房门上有房门画,而且婆婆房、媳妇房、姑娘房又各有不同。猪圈门上有拦门判,影壁墙上有福字灯,炕头画分别有横披、竖披、方贡笺、毛方子、炕围子,窗户上有窗旁、窗顶、月光,堂屋正北有中堂、配轴、条屏、桌围,灶旁有灶王像,就连牛车都有专用的牛子图。
而每一种形式都有多种题材和内容可供选择,多寡由己,自由搭配组合,张贴时只需“对号入座”“各就各位”即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各地风俗均有差异,艺人们还为东西南北各地准备了不同的“货色”。每家作坊临街都设“望屋”,将自家生产的年画样张悬挂展示,供各路年画客商随意选择,每家作坊都备有供远路客商住宿用的“吊铺”,提供免费食宿,方便客商等齐印货再各处贩卖。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要经过“朽稿画样、雕刻木版、手工印刷、烘货点胭”几道工序。艺人先用朽笔(柳枝炭条或香灰等)起草画稿,再用毛笔勾成墨线,并依据墨线设色即成“画样”,也是雕版和印刷的蓝本,然后用毛边线拷贝成线稿,翻贴于梨木板上,进行雕刻。艺人多数集朽稿刻版于一身,所以刻版的过程要进行再创作,以完善稿样的不足。雕版采用“反正刀,开心法”,即先用主刀沿线稿稍外倾刻一刀后,再从相反方向离原刻刀口不远处再顺刻一刀,然后用立刀跟部一角剔出刀口,因此称为反正刀;“开心法”是指从内向外,先重点后一般,人物先头脸后手足,再身躯,刻头脸又是先刻眼、眉、鼻、口,再刻发须与轮廓。为求画版耐用,还要裁线,用窄而短的小平刀沿主刀刻好的线条,垂直向下顺打一遍,一般深两三毫米,然后剔空打版,先用挖刀剔除大的空间,再用大小不等的平刀打平,并剔除细小部位。线版刻成后,印刷数张,对照色稿分刻不同的色版。
刻版用的木料,原先是用野生棠梨木,后来多用梨木。原木要经沤泡浸透后晾干,由木匠拼接推平成待用的还板,叫作“聚缝”,刻版用的工具有刻刀、立刀、挖刀、打刀、圆刀,另有锯、刨、铲、刷等。印画的工具有案子,起先是坐印用的案子,后改为站着印的大案子,另有把子、搪子、支子、夹子、色盆、裁刀、底版、杠子等。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由农民创造的又为农民服务的绘画艺术,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艺人在不断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积累了许多美的法则,他们擅长用吉祥的内容、饱满的构图、单纯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刻印出热闹愉快的画面,他们的画经朴实生动:“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远看色彩,近看戏。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因为追求的是“意”,是“情”,是“美”。又如人物造型的口诀是:“年画待要好, 头大身子小,不要一只眼,七分八分才凑巧;眉眼清楚,头脸俊俏;身架四称,颜色花哨。”为了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他们很注重人物脸型的刻画,如“男子汉,四方脸;姑娘媳妇,瓜子脸;胖娃娃,大圆脸;戏出人物,化妆脸”。眼睛的细部特征则是:“青壮年,蚂蚱眼;胖娃娃,杏核眼;姑娘媳妇,含情眼;老人要画丹凤眼。”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严格的造型法则、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美学价值。
年画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人们的眼睛去感知和欣赏。杨家埠木版年画还把不同的内容配上诗歌,民间美术与民间文学巧妙结合,内容形式完美统一,既能看,又能说能唱,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又一重要特征。如表现过年的《过新年》,上首题有:“腊月里,制搬(置办)年,好画子,揭几联,请门神,买对联,丹红纱绿捎个全。天地下,摆香案,百般神灵都来过大年。”要人们将过年的风俗按固定模式传承,又是一首极妙的推销年画的广告诗。《蚕姑》的配画诗写道:“墙下树叶多茂盛,采来喂蚕真可夸。人食桑葚甜如蜜,蚕食桑叶吐黄纱。二姑看蚕多勤谨,蚕盛户户第一家。”教育人们勤谨是一种美德。由于朗朗上口易记易懂,坐在暧烘烘的炕头上看画、诵诗,多么惬意。炕头画多半采用这种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市寒亭区
项目保护单位:潍坊市寒亭区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国家级) 杨明智、杨乃东(省级) 杨海军、杨福源、杨付涛、杨志滨、尹国栋(市级)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青州花毽
宋代高承在《事务纪原》中记有这样一段文字:“今时小儿以铝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之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鸯膝、凸肚、佛顶珠、剪刀、拐子诸名色。”这一段文字记载说明,现代毽子的制作技术和踢毽技巧大都继承了唐宋时代风格。那个时期,踢毽已成为一项有广泛群众基础并具有相当技巧水平的民间体育活动形式。清朝前期的鸡毛毽又有改进,上用鸡毛捆扎,下用皮革为毽托,中间夹一铜钱制成。其与现代花毽基本一致,青州花毽的基本技法也源于清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017年,青州花毽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踢花毽讲究身形架步优美、心意相随、眼到脚到、反应灵活、人随毽舞、毽随人转;低踢毽如彩蝶飞舞,高踢毽如凌空飞燕。平时踢毽健身,比赛时以花样多少、难度高低、时间长短、动作优美程度为考核标准。
青州花毽分单人踢和多人踢,多人踢难度更高,花样更丰富,但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也更强。花毽花样有60多种(暂列10种):1、悬空葫芦:用右手将毽子扔起1米以上,右腿飞起在空中绕毽一周,后用足尖将毽踢起。2、老虎下山:当毽从高空来时,先用膝盖将毽顶出,再用足面将毽踢起。3、顶卧脖:先用右膝盖将毽顶起,从右向左从颈部后绕过,毽落下时再用左膝接住,然后左膝发力顶起,使毽再返回落在右膝。4、正卧脖:用脚内侧盘踢,使毽子从脖子绕过去,也称过脖。5、反卧脖:用右脚盘踢,使毽从左边绕脖子一周转到右边落下。6、鸳鸯拐:当毽子来时双脚起跳1米以上两腿变曲成弯形,将毽子踢起,或左或右称双飞拐。7、小羊啃草:当毽来时,右腿向左前方斜跨半步,左腿顺势从右腿后伸出,用右脚内侧将毽踢出。8、飞机扔炸弹:用右脚将毽踢起1米以上,迅速反转身,用腿腕将毽夹住,后猛伸腿将毽弹出。9、脚底藏花:用左脚或右脚内侧将毽接住,脚腕发力,将毽踢起约30公分,同时左脚迅速从右脚底下将毽踢出。10、掀门帘:用右脚面将毽踢起,使毽从左肩上绕过向身后落下,同时用手作掀门帘姿势。
青州踢花毽以花样多,技巧难度大为主要特点。如:张飞蹁马、二郎担山、苏秦背剑等,既有武术的阳刚之气,又有舞蹈的柔韧之功。青州花毽还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每一个动作的完成主要控制于踢毽过程中花毽的走势、方向、高低程度甚至自然环境如风向等,其多人踢毽更需要心意相通、配合默契,而且这一系列的过程必须在一瞬间那来完成,踢毽者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青州花毽表演动作优美,其高难度花样惊险剌激、扣人心弦。还有很多动作名称与当地民俗相结合,表演过程生动诙谐,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青州市
项目保护单位: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贤臣(市级)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孙膑拳
孙膑拳传于安丘,可推至清朝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据《安丘乡土志》、《安丘文史资料》记载,自清朝光绪年间,安丘城及邻乡有很多武林名人,有任继昆、任继峨兄弟二人及曹四龙、张崔等,当时曾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任继昆的杆子,张崔的刀,曹四龙的神拳没法招”。这些绝招大都渊源名正,唯独曹四龙的神拳不知拳理拳名。只知他是东阿出徒,亦说为少林寺出徒,但民间流传的“四龙神拳一阵风,袖子里头藏真功,翻手是云覆手雨,正面不打侧面攻”的民谣与孙膑拳拳理极为相通。
流传于安丘的孙膑拳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以孙膑智慧为文化内涵,吸收了兵法思想。孙膑拳共计三百六十手,有三套拳路,为三十二手;六十四手(小架),九十六手(大架),另一百六十八手为散手,也是大部分由以上三套拳路中拆化而来。2011年,孙膑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孙膑拳的主要手型有拳与掌两种。拳分为平拳、立拳与象鼻拳,又称锥子拳和通臂拳。掌型除同长拳类拳术的形状相同外,还有自然掌型。其掌法与拳法有:推、劈、托、拍、按、抓、挑、甩、砸、蹦、弹、抓、钻、拉、擂、摆、抄、砍、截、拦、点、捅、旋、堵等。孙膑拳的基本步型有鸡脚步、麒麟步、站立步、寻步、马步、四六步、虚步、歇步、独立步等。步法有上步、跟步、滑步、叉步等。基本的腿法有踢、碰、瑞、蹬、踩、扫、挂、跪、挫、截等。
身法要求吞吐含展,伸屈俯仰要灵活自然,能与四肢协调,发力放长击远。基本技法在拳谱中有“孙膑留下长袖拳,三百六十手相连,鸡腿龙腰泼猴性,鹰眼猿臂象鼻拳”之说。练习时要求“静”似单腿独立的雄鸡,要轻翔、安静;“动”像吞吐伸缩灵活的龙腰;“灵”似机警敏捷的泼猴;“神”似凝神敏锐的鹰眼;“放”要松肩抖腕甩手,似放长击远的猴臂,“上”达于突出的肢端。孙膑拳在练法上有“三节胳膊”、“两节腿”之说,以“十字劲”、“深坠劲”方法为主,以腰发力,让肩、肘、腕三个关节依次屈伸,这与通臂拳的发力也有类似之处。动作大多以组合形势连发,发拳要拧绞缠旋钻,套路练习时要求直来直往,进退起落,转折在一条直线上运行,动作走弧线,圆中带方直,发力走直线,方直之中带圆,刚柔相济,其他要求同长拳。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安丘市
项目保护单位:安丘市青云山武术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国家级)
传统技艺: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扎制技艺起源于明代初期,是人们在清明时节自娱自乐的活动。潍坊风筝的扎制多就地取材,最初利用高粱秸和苇子,至清代改为竹制。近现代以来,潍坊风筝逐渐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风筝体系。潍坊风筝的造型不重自然形似,而是以形写神,讲究图案美。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市寒亭区
项目保护单位:潍坊市寒亭区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福龄、张效东(国家级) 杨红卫、郭洪利(省级) 王永训、张秋香(市级)
传统技艺:卤水制盐技艺
寿光传统制盐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考古发现,寿光制盐起源于商、周时代,距今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寿光位于渤海莱州湾以南,富有269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制盐卤水资源。而且气候适应,土质良好,对生产原盐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山东省原盐生产的重要之地。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
据《史记·夏本纪》载:这一带“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絺。”商周时期,用陶罐收卤水纳入其中薪火煮熬,水分蒸发后,剩余白沫为盐,称之为“煮海为盐”;汉代,寿光置县,同时置盐官(汉武帝元年),改为煎盐。煎盐首先淋卤、制卤,后用盘煎,盘分为铜、铁两种材质,直径丈余,深尺许,置盘于灶上,每昼夜为一伏火,可煎盐6盘,每盘得盐百斤;《元史·食货志》载:“山东所隶之场,凡一十有九,曰官台、王家岗、固堤……”,寿光的官台场居其一;到明代,改为用铁锅熬盐,仍沿用场制。当时,官台场在十九场中为“大课场”,至明末,官台场有锅灶百余口,年产盐360万斤;清初,开始由煎盐制改为自然阳光晒盐。凡晒盐者,先是人工挖一口大卤井,上大下小,口宽约百余米,深十余米,卤水自然生成,再选平地,修筑用红泥做底的晒盐池,然后再将卤井之水人工用荆条编制水斗分两级打上水盘引入晒盐池,经过晾晒、蒸发,结晶成盐。那时,因工艺较之简单,条件差,全靠眼、手、口感觉,使盐的成份不纯,质量欠佳,这种传统制盐技艺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出土盔形器
20世纪50年代后,制盐技艺大有改进,先是在大齿井边改制了畜拉水车、八帆卧式大风车、四帆木立式风车、四帆铁制风车等,用来提取卤井,取代了人工量水,又改制了卤池和盐田,风车提取的卤水先引入卤池,待蒸发到20卤度左右,再放入结晶池晾晒至25卤度即结晶为盐。这阶段已用上卤度汁量表,对盐的质量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现阶段制盐技艺尤为先进,先是废弃人工大卤井,改制为砖管井、水泥管井,开始用柴油机、轴流泵,后用电机提取卤水,盐池分为蒸发池(卤库)、调节池、结晶池,卤水提取后先送蒸发池,按卤度再进调节池,后入结晶池。近些年结晶池又改为塑膜苫盖,流程规范,管理科学,晴天能晒盐,雨天能保盐、保卤,保护了卤水资源,大大地提高了盐的生产和质量。
同时,政府设立了盐务局、科研机构、盐校等部门,对盐业生产进行了严格而有序的管理和科学的指导,并培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对盐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作用。
古时制盐用“盐灶”
寿光传统制盐技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劳作、改进,由民间手工制作、人工操作到半人工半机械化,再到现代化管理;由合伙、互助组、合作社,又发展到联营、国营、私人承包、股份制等组织形式与体制,不断地促进着盐业的大发展,书写着寿光传统制盐的丰硕诗篇,为国家和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起着支柱和龙头的巨大作用。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寿光市
项目保护单位:山东默锐盐盟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树仁(市级)
传统技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
潍坊红木嵌银髹漆是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在红木器具上精工雕刻、镶嵌金银丝的独特制作技艺。2011年,潍坊嵌银髹漆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清朝道光年间,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铜匠手工艺人姚学干在为金石学家陈介祺修复文物,为古玩配制底座、撑架等的过程中,尽见了历代精美的文物制品,眼界大开,技艺水平日有精进,凡陈介祺“所蓄鼎彝古文及花纹,皆能一一摹勒”。同治年间他参考汉错金银器,刻意出新,与拓裱艺人田雨帆一起,独创了在木质器具上镶嵌金银丝的独特工艺。他根据各种文物的色泽和造型,用红木制作的嵌银底座和撑架与古文物珠联璧合十分喜人。他还能用红木仿制出嵌有金、银丝的“鼎彝形模”,其制品与青铜器鼎彝文饰一般无二,因而更受到人们的赞赏。
姚学干、田雨帆在制作红木嵌银漆器上的创新,引起了陈介祺的极大兴趣,陈介祺就与他们一起为提高嵌银漆器的技艺进行切磋研究,他的著作中就记述着对嵌银制品从选材、制作、镶嵌到上漆磨光等的许多心得:“做布(币)椟,先物色紫檀瘿(细花者),其次黄花梨瘿,必不得已,则豆瓣细花,楠与老紫檀亦可……得异材,则以制外椟,其次做内椟。”同时他针对紫檀等木质坚硬的特点,强调制作时“须用明榫、密榫,勿使不用榫,只用鱼瞟粘合“满盖无缝”。对关键的磨光和上漆工艺,陈介祺认为:“做成须用细石磨,极光方能去腐凿痕,不可用蜡……以四两香油合一两生漆试,令漆干入木纹中再拭再磨,使极光见木纹丝为度。”在陈介祺这种细致入微的参与、指导、帮助下,红木嵌银漆器工艺慢慢地发展起来了。原来的铜匠嵌金艺人也纷纷摹仿,到光绪年间,潍坊嵌银漆器的制作已是相当普遍的了。
制作工艺
作为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嵌银漆器有一整套完整复杂的制作工艺。首先是选材,必须用硬度较高,木质细腻的木材,多为红木,所以叫红木嵌银漆器。最早用本地枣木,云南的檀木、楠木,海南的黄花梨。近代多为从东南亚国家和非洲进口的紫檀、黑檀、花梨、鸡翅木、酸脂木等红木系列木材。
其次是胚胎制作。对选择好的红木,用锯、刨等木工工具按器具的图形进行分割,为防止红木浪费,要计划好木头的方寸。本着大件优先,中件次之,剩余红木做小件的原则进行分割,然后用凿开榫、下卯,它是做好红木嵌银漆器的基础。
第三是精雕细刻。将设计好的平面画稿图案贴在胚胎的红木上,运用几十种雕刻工具进行立体的雕刻,是画稿的再创造。雕刻师不但要富有想象的审美理念,还要有精湛的手工技艺,否则,一有闪失就会影响整体效果,造成废品。
第四是镶嵌金银丝。艺人们用小刀按贴好的纹样在红木器具上刻画出细槽,将几缕经过锻打后拔成不同规格的细细的金丝或银丝,镶嵌在划出的细槽里,再用小锤砸紧砸实。金银丝嵌好后,对已雕刻和嵌丝的制品进行反复打磨,直至磨光。最后是上漆。先对器具上色上灰,再涂以七遍大漆,最后金银丝上的漆色除去,使器具显出固有的本色。
潍坊嵌银工艺自创始后近二百年来,经过了传承者的辛勤努力,使这一文化遗产日臻完善,在继承前人绝技嵌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粗细丝配嵌、金银丝配嵌、砸尖等嵌法,根据题材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嵌法,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红木嵌银漆器将传统的雕刻、嵌银、木工技艺有机地融为一体,产品造型古朴典雅,其中的嵌银艺术采用中国画的白描形式,所勾勒出的山水、鸟兽、花卉、人物洒脱简练,明快飘逸,于是在栗红、深褐的底色和光亮如镜的大漆的衬托下,金丝银丝那种流光溢彩的装饰效果就充分显示出来了,它使整个器具更加典雅古朴,更加珍重高贵,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其原料为红木,异常坚固,不易变形,上漆工艺讲究,不易褪色,收藏价值极高。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市
项目保护单位: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于洪祥、王德培、陈增(省级) 刘延伦、王冬云(市级)
民俗:东镇沂山祭仪
东镇沂山祭仪,是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的“望秩之礼”。商周之前,祭祀时间为阴历二月,隋唐以后为阴历的“立春”。民国以后,帝王的“望秩之礼”,演变为大型的民间沂山祭祀典仪,时间为阴历四月初八。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东镇沂山祭仪场景
沂山又名东泰山,古称“海岳”(见《明史》)、“神岳”(见《齐都赋》),素享“五镇之首”之美誉。它是泰沂山脉的东主峰,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南部,是沂河、汶河、沭河、弥河的发源地,也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最先登封东泰山(即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为重镇,禹时即祭祀沂山。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对沂山屡有增封,祀典不废。凡遇大典,如皇帝登基,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或亲率众臣,或派遣重臣祭祀东方神祗,对东岳泰山、东镇沂山、东海依次致祭。沂山遗历代御碑共16幢,代祀碑共200幢。
东镇庙
民国建立,帝制取消后,沂山祭仪继续举行,转由沂山东镇庙的道人主持祭祀。1966年至1978年,因政治原因一度中断。1979年以来,由沂山风景区管委会主持祭祀。自黄帝至清,十六位帝王先后祭祀、诏封沂山的流程,史料记载颇详。自1979年以来,恢复举行的“东镇沂山祀山大典”的基本仪程:
一、早八时,在沂山东大门,由六百人组成的民间表演队,开始进行龙灯、高跷、旱船、舞狮等民俗表演。
二、九时,主祭在玉皇阁燃起高香,宣布祀典开始,钟鼓齐鸣。
三、十六位曾祭祀、诏封过沂山的帝王扮演者,按朝代为序依次入祭祀现场,由四百六十人组成的古装武士队站位,陪祭表演。
四、东镇沂山乡民献供、祭酒。
五、宗教界、四大镇山来宾敬献花篮。
六、行三叩礼。
七、主祭宣读祭文。
八、百人乐舞告祭。《沂山颂》《威风锣鼓》等舞乐依次展演。祀典自八时至十二时止。
项目申报地区:潍坊临朐县
项目保护单位:临朐县文化馆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孝友(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