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30 22:31:57
驰名中外的潍县嵌银漆器,起源于康熙年间铜货业.一些工匠为了美化产品,试着在铜器上镶嵌金银丝花纹,为后来嵌银业兴起,打下了基础.道光.咸丰时期,民间铜匠手工艺人姚学乾等人,实验在木制品上镶嵌金银丝.曾为大收藏家陈介祺收藏的文物古玩配制底座,盒子,盛架等。后来,又经田皎睿,田炳睿,田智缗等人,长期苦心改进,提高嵌银制作技艺逐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手工艺品,销往大江南北。
光绪末年,田氏家族开设了‘雅鉴斋’嵌银店,专营嵌银产品,1916年‘雅鉴斋’店主田皎睿先生因未收学徒,顾虑嵌银行业会出现后继无人。挚友刘金第先生(字东侯,号伯庸,清末举人,同盟会员)非常关心嵌银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与田皎睿再三商讨,刘金第决心创办‘桐阴山馆’嵌银店,聘请田皎睿先生任技术指导,承办传授各种技艺,田满口应诺。经过一番筹备之后,1917年刘金第与弟弟刘金符合办起‘桐阴山馆’嵌银店,刘金符任经理。作坊设在城里芙蓉街中段路西,门市部在东门里木牌坊路北。门旁挂着黑底凹绿色隶书‘桐阴山馆’的牌子。陆续招收学徒40余人。
制作嵌银器具,多用硬度较高,木质细腻的木材,如红木,枣木(早期曾用檀木,核桃木)。另以金丝,银丝,生漆为原料。主要工序是;设计图案(造型,纹样),木工成型(解料,成型,雕刻)拔丝(将金,银煅打后拔成不同规律的细丝),嵌银(铺稿,犁槽,装丝敲定)??漆(以生漆调合油烟灰和朱砂,先打底漆,阴干后以细磨石打磨4至5遍)。最后视需要加镶铜制附件。各道工序均以手工操作为主。除上述工序外,还要解决画稿来源。刘金第与当地书画界人士交往较多,贺年初,刘秩东,郭兰春.都为“桐阴山馆”作过书画。画家刘家颖遗稿,书法家郭恩赓,陈柏岩,高茗岩,陈蜚声等人的作品,“桐阴山馆”都有收藏。同时还要收集秦汉瓦拓片《康熙字典》,《古???朴》篆书碑帖等。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在当时“桐阴山馆”的产品,木胎考究,式样新颖,图案秀丽,疏密得当。漆光夺目,美观雅致,风格独特等特点,堪称后起后起之秀。尤其是他们生产的小磨床,纹样有山石和一簇盛开的兰花组成。石用粗丝,花纹细丝,粗细相间,清新高雅,深受人们的喜爱。1928年孙中山遗体奉安典礼时,曾嵌制作"总理遗嘱"屏安置在中山陵。
"桐阴山馆"遵循田皎睿提出的规范原则,重视产品质量,残次品从不出售,对伙友要求严格,专心钻研技艺,对石印画稿,仔细辨认,避免出错.初期产品有成套文具;墨盒,图章盒,笔筒,笔架,磨床,砚台盒,砚台盘,砚水盂,印泥盒,镇纸等;手杖有;园,方,三棱弯杖,鸠杖,望人夺手杖;另有围棋盘,桌屏和方圆茶几等;大件有;橱,床,桌,椅,屏风,巨型字画屏,挂联等.后期产品不断创新,博采众家之长,推出时代需要的品牌,如生产的"百寿杖",造型优美,拔百个写法各异的篆体"寿"字嵌在手杖的表面,新颖别致,古朴典雅,问世后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誉,成为给老者祝寿的上等礼品.当时,人们不久将嵌银漆器作为馈赠礼品,也成为订婚送柬礼品,书式梳妆台,一时成了??房中的必备物品之一.再如像框,墨盒,图章盒,印规等,亦成为富贵人家的书房,客室中的时尚品.因此,定货者应接不暇,一时产销两旺.
1919年,刘氏兄弟又在济南城内小布政司街设立分店,扩大销售渠道.并聘潍县东关李贻堂先生为经理,邓雁臣,宋文初为伙友.由于嵌银品为较高级,较理想的艺术品,一时朋友之内相互馈赠,下级奉送上级都争相购买.这是又不断推出新产品,生意日渐红火。
"桐阴山馆"除生产嵌银漆器外,还铸铜印章,有阴文白文之分,篆文精确,古雅讲究,文理深切清晰,并铸有狮钮,虎钮,瓦钮等各种形体,再配上精美的嵌银图章盒,颇受人们的青睐。
1917至1920年是"铜阴山馆"的鼎盛时期,郭劭带领下,不但品种日增,而且技艺日增,不论总店,分店商品不滞销,连代销点也供不应求,生意做活了,获利也是颇丰。
1920年后,潍县城的嵌银业兴盛一时更多的人都有意从事这一行业."桐阴山馆"期满的学徒也想自立门面,先后提出辞工.一时间嵌银店铺激增.随着"际兴成","立兴成"等店铺的开业."桐阴山馆"营业额急剧下降,刘金第兄弟不得不于1927年将济南的分店歇业.刘金符去世后,继由堂弟刘金萍任掌柜,刘金祥做漆工,刘延祯为帐房先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潍县沦陷后,在日伪统治下,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嵌银业日趋萧条。"桐阴山馆"为了生存将馆址迁至东门大街路南,员工减至十于人,经营规模也缩小,帐房柜台由刘金让担任,抗战胜利后刘金让去世,1946年由刘廷绅管理帐务,1948年春潍县战役开始,"桐阴山馆"停业。潍县解放后,刘氏家族因无力经营而歇业。
"桐阴山馆"在潍县嵌银业发展史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老字号,他所培养出的学员,大部分都是能工巧匠,手艺高超,各有绝活后来成为嵌银业的技术骨干力量,为嵌银这一工艺奇葩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刘氏家族虽然"桐阴山馆"不再经营,但依然全面的把嵌银技艺传给后人刘延伦(潍坊市高级工艺师,山东省级工艺大师),现今红木嵌银市场,次品林列,刘先生深感痛惜,为嵌银技艺相传有序刘延伦老师收关门弟子王建娟,亲传嵌银技艺.以恢复嵌银业以往的正品,名品,极品产品!
王建娟1979年生于山东潍坊,从小爱好艺术工作,就业后在临朐红木嵌银厂从事红木嵌银工作,并随临朐知名嵌银技师王焕臻学习嵌银技艺,由于手艺精湛,曾多次被客户指定为其所定做产品镶嵌银丝工艺,所生产产品、作品也多次各类展览比赛中获得荣誉。
2005年因工作调动,来到潍坊盛壮红木嵌银厂。很荣幸的拜在刘延伦老师门下,并被收为关门弟子。在师傅的敦敦教导和手把手的教授嵌银技艺之下,王建娟的嵌银技艺得到了质的飞跃。所做产品,多次为厂里在各类省、市、国家级展会上获得过大奖。在车间从事红木嵌银工作的同时,并带领教授部分聋哑生,残疾生等潍坊嵌银技艺,使他们掌握了一门能够自食其力的工作技能。2010年王建娟创办了国艺红木嵌银工作室,并免费向社会红木嵌银爱好者教授嵌银技艺。
其独立制作的《文房四宝》在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2013第五届(山东)工艺美术精品暨时尚家居用品博览会上荣获“鲁绣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嵌银作品《鹤鸣九州座屏》在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
作品红木嵌银《六棱花瓶》在第六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花冠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将银奖。
红木嵌银作品《精嵌如意》作品在第十届艺术节倒计时一周年宣传活动上被收藏。
2012年应邀加入省工艺美术协会。
2012年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嵌银代表性传承人刘延伦老师收为入室弟子并领证。
2012年被评为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
王建娟以饱满的热情从事红木嵌银事业至今,在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的同时愿意面向社会无偿的传授潍坊嵌银技艺,以使这门传统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