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门类介绍
    

门类介绍

桑皮纸(简介、由来、历史、工艺、分类、用途、传承、保护)

发布日期:2017-01-20 浏览次数:18609

360百科

桑皮纸呈淡黄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可见明显的纤维结构,明清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为桑皮纸作为书页,外观及手感美观。桑皮纸古时一直用于高档书画、高级装裱用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也有广泛应用。 桑皮纸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为高档书画用纸,三、四等薄而软。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在绣花帽时,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经线和纬线,绣花后用桑皮纸搓成的小纸棍插进布坯经纬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

桑皮纸桑皮纸

千年桑皮纸漫长的辉煌岁月 桑皮纸确切记载的年代是唐朝。据资料记载,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和田城北一百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了一个桑皮纸做的账本,上面记载着寺院在当地买纸的情况。 宋朝的顾文荐所作的《负暄杂录》中这样记载:又扶桑国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桑皮纸制作技术又由和田传入吐鲁番地区。到明清时期,中原与西域交流频繁,出自西域的桑皮纸也为中原地区人们所用。 在古代,桑皮纸作普通纸外,还用于高级装裱、制伞、包中药、制扇子等。上世纪初,桑皮纸还曾被短暂地用于印制和田的地方流通货币。1950年,桑皮纸退出印刷和书写用纸行列,从那时起,高档桑皮纸渐渐绝迹。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桑皮纸终于退出人们日常生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桑皮纸

起源:汉代

特点: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等

别称:汉皮纸

用途: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等

原料:桑树皮

目录:1简介2由来3历史4工艺5分类6用途7传承8保护

一、简介

公元2002626日,在http://p3.qhmsg.com/t0105a18a96de7514d0.jpg地巴海·吐尔迪,正在专心的向一群高鼻子蓝眼的当地人演示着维吾尔族传统工艺桑皮纸的制作过程,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喝彩声,他带的一些桑皮纸也被观众一抢而光。因此,托乎地巴海·吐尔迪老人被美国民俗学家称为“地球上最古老手艺的幸存者。”

--

二、由来http://p7.qhmsg.com/t014fbf287992bc5a2c.jpg

历史文献上记载,桑皮纸主要产于北方。桑极是落叶乔木,它的茎皮纤维韧长且有牢度,一度说来,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纸的原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色泽洁白,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为棉纸。宣书宜画。苏轼《三马图赞》用的是加蜡、砑光的桑皮纸。

三、历史

--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从公元3世纪造纸术就开始向外传播了。到了公元8世纪,http://p2.qhmsg.com/t0110f1b9824b3890e6.jpg1908年在和田城北100多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了一个纸做的账本,上面记载着在当地买纸的情况,说明在唐代和田一带有了造纸业。公元十一世纪以后,维吾尔族成为和田的主体民族,承袭了古代的造纸技艺。

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

公元14世纪中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以后,制作桑皮纸技艺由和田传入吐鲁番,成为新疆的又一个桑皮纸供应基地。

残存的清代桑皮纸文书和民国时期的桑皮纸钞票证明,过去新疆各地曾普遍使用桑皮纸。

四、工艺

1、选料。选上好当年新生的。http://p8.qhmsg.com/t011bf7bcfe5509e9ca.jpg

2、煮料。将桑皮放入大锅,煮个烂熟,边煮,边加胡杨土碱和胡杨灰(这种原料原自后来用胡杨枝烧砖的窑场)。将桑皮煮熟后,将熟桑皮放在阴凉处拧成一个“坨子”,发酵几天最好。

-

3、砸桑皮泥。将发酵好的桑皮,放在平石板上用木棰反复砸,边砸边翻,直至将桑皮彻底砸成泥饼,几乎看不到连接的纤维,手捏如烂泥。

4、制浆。将桑皮泥放到大水桶中,用手搅拌,桑泥熔入水形成纸原浆。再用筛子过滤掉杂质,将纸浆倒入作坊旁半埋在地上的木桶里。一般来说,木桶旁边就是供捞纸用的水 

5、捞纸。艺人把备好“克来甫”(造纸用的模具,用木条制成框架,长约40厘米,宽约50厘米,底部是沙网)放入水池中,从身旁的木桶中舀一瓢纸浆倒入克来甫,用 “皮口克”(一个有80公分长的木柄,一头有十字形木架的搅拌工具)放在飘浮于水上的克来甫里,双手搓转皮口克,搅匀纸浆,使纸浆均匀的摊铺在克来甫上,然后,用皮口克勾起克来甫从水池中捞出,放在身后困水等待晾晒。如此循环往复,捞出若干张。

6、晾晒:一般天气热时放在阴处晾干,初冬则放在阳光下晒干。最后,从克来甫上揭下桑皮纸,经过整理打包,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

据悉,每5公斤桑树枝可以剥出1公斤桑树皮,1公斤桑树皮可做成桑皮纸20张。

用这些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桑皮纸,呈黄色,纤维很细,有细微的杂质,但十分结实,韧性很好,质地柔软,拉力强,不断裂,无毒性而且吸水性强,在上面写字不浸,如果墨汁好,一千年也不会褪色,不会被虫蚀,并且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五、分类

桑皮纸呈淡褐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很薄,南疆清代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为桑皮纸作为书页,外观及手感仅比内地的古籍稍粗糙而已。桑皮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

-

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三、四等薄而软。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在绣花帽时,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经线和纬线,绣花后用桑皮纸搓成的小纸棍插进布坯经纬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桑皮纸柔软而坚韧,清代新疆的书册典籍主要用高档的桑皮纸印刷,民国时期曾有桑皮纸印制的钞票流行。中等质量的桑皮纸一般用于包装,凡装茶叶、糖果、草药、食物等,只要物件不太大,都可用桑皮纸包装。粗制的桑皮纸常常用于糊天窗或制皮靴的辅料等等。

手工制作出来的桑皮纸又分为“生纸”和“熟纸”。“生纸”即未加工的黄纸,“熟纸”则是加工后变得洁白的纸张。

六、用途

桑皮纸曾广泛地用于新疆民间。因为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制作桑皮纸曾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技艺,出现过大量制作桑皮纸的专业户。这门技艺也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

七、传承

新疆是在蔡伦造纸之后,第二个最早出现造纸术的地方。有着千年历史的桑皮纸被称为人类造纸业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记录着我国传统造纸工艺历史,是人们了解古代纸文化的一个窗口。

桑皮纸桑皮纸

桑皮纸在新疆非常古老,如今在地球上幸存的也屈指可数。它曾经一度是造纸行业的主角,因为它结实而有韧性,被用于印制纸币、制作扇面、印刷书籍等等。与桑皮纸相关的器具制品有:大锅、木棰、搅棍、纱框。新疆大漠土艺馆现收藏有桑皮纸产品及全套制桑皮纸工具。

新疆使用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20世纪4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桑皮纸曾经的辉煌已经暗淡,它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早在1950年,维吾尔族桑皮纸便开始退出了印刷和书写用纸的行列,从那时起就没有高档桑皮纸了。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维吾尔族民间仍部分在使用桑皮纸。20世纪80年代以后,桑皮纸已经完全退出了维吾尔族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没有市场需求,制作桑皮纸的匠人都已转业,他们的子孙也没有继承这门技艺的愿望。目前仅存的一位会制作桑皮纸的艺人已届暮年,这门古老的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八、保护

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特选材料后,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为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技艺的抢救和振兴带来新机遇。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很小的纸坊,难以抗衡市场激烈的竞争;知晓桑皮纸手工技艺的人很少,熟练并精通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传承千年的绝活濒临灭绝。

2006520日,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托乎地巴海·吐尔迪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