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展源流
    

发展源流

潍县核雕宗师都兰桂

发布日期:2017-01-26 浏览次数:5296

潍坊文化

潍坊文化的博客 2014-09-28 15:06:03

潍县核雕宗师都兰桂

/张建国

核雕,以桃核为雕刻材料,巧妙地利用核上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自然麻纹雕出各种生动的景物形象,如山水、人物、花鸟、车船等立体造型,以及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吉语印章等。作品布局简练,朴实大方,概括性强,有融天地万物于方寸之间的精髓。

桃核雕刻源远流长,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未考定。查阅古籍史册,宋代中期就有了关于它的文字记载,明代已是昌盛时期,不但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成为达官贵人的把玩珍品,朝廷里也有核雕能工巧匠,专门为皇室大臣服务。凡读过明人小品文《核舟记》的,无不为我国古代精妙绝伦的核雕工艺所折服,奇巧人王叔远竟在一个小小桃核上雕出了一篇“大苏泛赤壁”,俨然神工鬼斧之造化。

image003.jpg

承父业,精耕不辍

潍县核雕始于清朝末年。清末慈禧太后时,诸城有个绰号叫“张大眼”的桃刻艺人,曾在宫廷雕刻朝珠、捻珠、佛珠、手串等,名满京城。接近世纪交替,清朝政治经济腐败衰退,皇宫核雕艺人日益受到冷落,被迫流散京外,浪迹江湖,张大眼则选择了回家乡卖艺。潍县都家村(今属潍坊潍城区于河街道)人都渭南家境贫困,托亲靠友凑了费用和盘缠,到诸城贩卖皮货以图盈利,与张大眼街头相识,并共宿破庙。张大眼核雕技艺虽好,但想借此在“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民间维持长久生计,依然十分艰难。就在他窘迫潦倒难以存活之际,都渭南慷解羞涩之囊,立解倒悬。张大眼感激涕零,很感无以为报,就试探地问都渭南愿不愿意跟他学艺。“人过四十不学艺”是古理,但奔波劳累、收获无多的都渭南此时也想到了另一句古语“手艺强起(过)生意”——手艺能被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做在手上,还能传给子孙后代,就一口答应了。于是,张大眼就毫无保留地把技艺教给了救命恩人都渭南,都渭南回到家乡,放弃了图谋其他的念头,一心扑在核雕上,废寝忘食,锲而不舍,克服年龄带来的困难,终有小成。刻的虽然还属于扇坠、串珠、手链、生肖件等简单一类,却是人们初开眼界的“新鲜物”,往往“脱销”。虽然价格低微,通常只能收获3分、5分、8分、1毛的,却令制作者沾沾自喜,虽然3间草屋、几亩薄田,饥一顿饱一顿的家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但都渭南坚持下来了。晚年,都渭南就谋虑如何把这点看家本事传给儿子都兰桂了。

都兰桂只念过两年私塾,却心灵手巧,字也写得好,受家庭熏陶,近水楼台先得“学”,进步很快,不到20岁就挑起了生活重担,农时闲暇就刻一些桃猴、桃猪等到集市上卖,或刻图章让人立等可取,技艺和名声超过了父亲。他起五更爬半夜,背上工具箱,提溜起马扎子,凡集就赶,近的流饭桥、杏埠、双杨店集,远的潍县、稻田、寿光集,都有他的足迹和身影,但收入还是难供全家之需,于是又跑起了“单帮”。通过在丁宅当管家的好友——丁家小河村(今寒亭区双杨街道中小河村)人丁怀曾搞出挑花(刺绣)底布来,分派到乡下女人手中制作,完工后再交回城里挣点“跑腿钱”;还学了中医擗疖子术……上下求索过不少行当,最后还是归宿在核雕上。

获大奖,名扬海外

image004.jpg image005.jpg

,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美国三藩市(即旧金山市)开幕举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刚推翻帝制、亟待走向世界的中国应约参展,而展品主要是通过官方组织和商人报送方式筹集的。当时的潍县已是国内知名工艺名城,有送展任务。在城里丁四宅当管家、闲暇时接触了不少艺术门类的丁怀曾听到消息后,就想到了都兰桂,虽然自己也会刻一些人物、花鸟、生肖形象,也有一定的名气,但还认为不如艺友工专。都兰桂是庄户“草莽人家”,没钱没势,人微言轻,是没有什么门路送作品参展参赛,更别说世界级的。都兰桂曾对现在也成了核雕大师的孙子都传恭回忆说:“起初,俺俩在集上并膀摆摊耍手艺,是同行,可谁也没砸巴谁,反而你照顾我看觑,有了交情,还常互相串门。他听说要组织三藩博览会展品,就到咱家问我:‘你能不能刻个桃核?’我说:‘不是没白没黑成天刻吗?’‘不,这回要刻个机窍的、精细的,送到洋人那里展览。’‘咱是穷庄户人,有什么门子?’他说:‘旁事你都不用管,光刻就中,什么填表、交钱的零碎事我去办。’‘刻什么呢?’‘名称我想好了,叫马拉轿车,这个样……’说着,立马用毛笔在纸上画了一张草图……”结果,作品经丁怀曾创意、都兰桂执刀,不出一月雕刻成功,送展博览会。在1.8厘米高、2.8厘米长的桃核上,一匹骏马拉着一辆有东方特色的轿车疾驶。赶车人衣着朴素,强悍有力的臂膀正扬鞭驾驭。一位衣冠华丽的妇人,稳坐车中,隔窗左顾右盼,似乎陶醉在沿途风光之中。骏马的蹄、胸、辔头、套索、串铃清晰可见,轿车的篷帘轮轴具体而微,惟妙惟肖。充分展现了都氏核雕布局简练、朴实大方、概括典型、立体感强的艺术特色。

在布展过程中,组委会惊讶这件作品的鬼斧神刀,电函作者前往。丁怀曾欣然前往,还在现场做了核雕表演,边刻边卖,购者如鲫。归国后,他不忘所自,言信行果,很快把《马拉轿车》赢得的金奖牌送到了好友手上。由此,都兰桂的核雕技艺名播海内外。现在还存有奖状、作品,比如荣获民国二十三年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超等奖等;由此可见,正因为当初都、丁强强联手,精诚合作,才光大了潍县核雕的影响,从而使潍县核雕在潍坊工艺美术史,乃至我国核雕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彪炳后世。

image007.jpg image008.jpg

授技艺,薪火永传

都兰桂一生授徒三人,门婿于学修、义子考功卿、孙子都传恭。于学修英年早逝,考功卿和都传恭将核雕艺术继续发扬广大。说起都兰桂收考功卿为徒,还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故事呢。

考功卿是考家村(今属潍城区于河街道)人,不擅农活,见集就赶,打磨时间。在流饭桥集上,他看到一个老汉坐在马扎上,一手攥桃核,一手拿刀子,淡定安然,抠来剜去,没大一会就能出手挣到钱,就萌生了也干这个的念头。苦苦思索了好几天,想出了个“曲线拜师”办法——请也常到集上闲耍的都洪英(都兰桂之子)吃了顿饭,算是“酒”园结义,搞定了兄弟关系,套上了和都兰桂的近乎。他想,下一步怎么进人家的家门呢,老汉不认我,万一轰出我来怎么办?就在这时,天助他也,“着意”在他肩膀上长了个疖子——老汉还是“疖子大夫”,求医进门顺理成章。于是,身材高大的考功卿就昂首阔步跨进了都家大门。都兰桂擗开他的疖子,挤出脓,刚擦干净,这条汉子就噗通跪在地上,朝他一口一个“干爹”叫不截声,连谢“救命”之恩,进而表达学艺心切。纳罕的都兰桂听完讲述,方知这是儿子的私拜兄弟——自然是自己的干儿子了;再想想他的路径,先当干儿再求艺,懂得人情世故,定是个有心计之人……就拉起这壮汉的手掌反复看了几遍,说:“哈,你施计逼我,我只好投降听命,我收了……”当即宣布免除了收徒程式的繁文缛节。

都兰桂一生钻研核雕技艺,除成名作《马拉轿车》外,精细作品还有《百鸟朝凤》《文王百子图》《百寿图》《梁山一百单八将》等。待解放,他年事已高,手力、眼力都无可抑制地退化,多数创作都和考功卿联手进行。1955年,师徒俩连续奋战4个月,创作了《八骏图》《西厢》等7件作品,作为周总理出国访问时的赠送礼品。1956年罗马尼亚文化代表团来潍,他送上两件作品。19574月,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来我国访问,都兰桂和考功卿连雕5件上品,送给苏联友人。值得一提的,还有敬奉毛主席和伏罗希洛夫各一枝的红木嵌银手杖,杖头镶有他的核雕《二龙戏珠》。国庆10周年前夕,他首创了《百万雄师过长江》的核雕,由考功卿到北京代他开会,转呈毛主席。都兰桂1956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7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老艺人,每月享受国务院特殊补贴50元、潍坊市手工业管理局补助30元;曾当选为潍坊市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1960年病逝,享年79岁。临终前,都兰桂对前来探望的考功卿说:“多,多带徒弟,带徒弟啊,不管,不管是谁……”断断续续的最后嘱咐,反映了他的观念解放、理念进步——照直说,艺术不应该只是属于哪个人哪个家庭的,拥有者“不管是谁”。

枯木逢春,与时俱进,用作品讴歌新社会、新生活,敬奉人民领袖,促进中外艺术交流,是建国后都兰桂的创作主旋律,而他晚年最大的贡献,在于培养、提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核雕高手考功卿、都传恭。他们再传续,形成群体,从而使得潍坊核雕薪火永传,绵延不断。

(原文刊发时有删改)此文发表在《潍坊文化》杂志上的76-78页

 

潍县核雕宗师都兰桂

003ivuBVzy6MoxMV9IU1c&6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