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钟珊
    

基本信息

钟珊

性别:女

年龄:54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诸城派古琴

从艺年限:14年

单位及职务:诸城文化路小学 老师

所属地区:诸城市

师承:茅毅

徒弟:

浏览次数:11233

个人简介

  钟珊,女,1970年生,诸城文化路小学音乐老师,诸城派古琴第七代传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师从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茅毅老师,也是茅毅老师在诸城的第一位弟子。茅毅老师家住南京,2008年曾来到诸城,在实验中学创立了古琴教学基地,一月来一次免费教授诸城学子。由于种种原因中断,钟珊老师也就此搁置了对古琴的接触。但是后来身边的人一次次地支持与鼓励,再加之儿子要学,坚定了她对诸城派古琴学习的信念,也许这是她与古琴的缘分吧。2010年6月29日,钟珊老师带着儿子来到了南京茅毅先生的家中真正地开始接触古琴。

  2011年12月,诸城古琴派第六代传人茅毅先生“云雪堂古琴培训基地”在诸城文化路小学落成,由钟珊老师亲授。茅毅先生为该培训基地赠送了11张古琴、51台琴桌供学生习琴。为确保教学质量,茅毅先生和他在东营的弟子张良杰老师轮流定期到校指导。诸城文化路小学也因此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器乐校园传承研究”的实验学校。

  如今,学校已有62张古琴供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九个班的小学生学习诸城派古琴,这450名学生就是未来诸城派古琴得以在当地传承的希望。许多学生非常喜欢学习古琴,都选择在放学后留下来学习一会儿古琴再回家。

  同时,诸城“云雪堂古琴培训基地”还免费传授全国各地的古琴技艺爱好者,他们都纷纷前来学习,来诸城学习原汁原味、纯正的诸城派古琴。

  19世纪中叶,诸城这片文化厚重的土地上,产生了一个有文化、有韵味、有追求的古琴流派——诸城派古琴;穿越二百年的时光隧道,诸城派古琴流传了下来;正是有师徒两人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古琴在诸城的热土上才有了今天的传承,全国各地的学员也纷至沓来,这也督促着诸城人更加注重保护、学习、传承自己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荣誉证书

  2013年6月当选为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2015年12月第四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20160728154458c4wv.png

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来源:潍坊传媒网   时间:2013-06-30

  潍坊传媒网讯(记者 许凯)28日下午,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钟珊当选会长。当晚,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茅毅携学生在潍坊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一场大型公益性音乐会,晚会深具东方文化特色。余音悠远的古琴被演绎的时而似沉鱼落雁的古装美女,时而似温柔贤惠的少妇,时而又似年高德劭的古稀老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钟珊当选会长,宣读就职感言

  钟珊作为茅毅先生在诸城的第一位门生,带领诸城文化路小学的学生们演奏了《秋风辞》和《沧海一声笑》两首曲目,曲目旋律婉转,韵律优美简单,短小精炼。


 晚会现场

  茅毅先生现场演奏《潇湘水云》和《捣衣》。诸城派代表曲目之一《捣衣》作为压轴曲目被安排在最后一曲,曲目怨而不伤,清新自然,意味深长,恰合唐诗之意。此刻现场观众情绪达到最高潮。



首床“诸城造”古琴揭开面纱

2014年07月10日

PageZ01-360_看图王.jpg

上图为李加涛展示自己斫制的古琴;下图为钟珊正在为李加涛斫制的古琴调弦试音。

  诸城市民李加涛在自家车库内斫制出

  近日,在诸城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儿——经历了漫长的斫(zhuo)琴空白期,我市首床“诸城造”古琴斫制出来了。经了解,这床古琴是市民李加涛历时半年之久,在自家车库内斫制完成的。

  车库里制出诸城古琴

  7月5日上午,李加涛正在请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诸城派古琴第七代传人钟珊调弦试音。这床古琴长3尺6寸5分,代表着一年有365天,黑色的琴面透露着古琴的大气与优雅,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它发出的琴声是否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呢?

  自今年正月初六起,李加涛便开始着手斫制古琴,他的工作室就设在自家的车库。记者看到车库里堆放着各种木材及木工工具。李加涛表示,每当兴致高涨时,经常会制作到深夜十一二点。

  李加涛告诉记者,这床古琴是按照古法斫制的。“所谓古法,是指传统制琴方法,它对古琴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李加涛解释道。得知要用树龄长、放置时间久的老木材做木胎的话,则制作出来的古琴不仅音色通透,而且利于保存且不易变形后,李加涛便回到密州街道朱解社区老家挨家挨户地寻找,几经周折,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寻找到了老木材。“古琴的琴面是用本地桐木制作而成,琴底则是由本地楸木制作而成。桐木生长期约有30年,被砍伐后约放置了15年,楸木生长期约有50年,被砍伐之后放置了约有十几年。”李加涛指着古琴说道。刨料、修形、掏膛、上附件、上漆、成形、挂弦,李加涛就这样斫制这件高雅的艺术品。

  为了学琴而制作古琴

  李加涛从事家具组装工作,虽然熟谙木工,但是对于斫制古琴完全是门外汉,对古琴弹奏也是全然不知。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萌生了斫制古琴的想法,最初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古琴弹奏。

  三四年前,李加涛到邻居家串门,碰巧听到邻居家的孩子在弹奏古琴。李加涛立刻被优雅的琴声吸引住了,他用四个字来形容:“沁人心脾”。想到正在上小学的儿子非常好动,李加涛就想让儿子学习古琴,培养定性。“我便想到自己制琴来让孩子学琴。我觉得弹奏着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古琴,感情应该更投入,琴声自然更加优美。没想到在斫制古琴的过程中,我对古琴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每每边制琴边听琴曲,慢慢地自己也喜欢上了古琴,自己也想学古琴。”由此,李加涛成了诸城派古琴的喜爱者。

  目前,李加涛斫制的第一床古琴已经成形,且已挂弦试音,待调好音之后便可用于弹曲。记者看到,在其工作的车库内,还有一床正在斫制的古琴。“目前,这床古琴还处在修形阶段,等第二床古琴制成之后,我们父子俩便可一人一床,共同学习古琴弹奏了。”李加涛满怀期待地表示。

  填补斫琴空白期

  诸城既是“诸城琴派”的故乡,又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诸城派古琴形成于19世纪中叶。2010年,诸城派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传,诸城古琴制作始于虞舜,虞舜制作出了五弦琴。至周代,文王、武王各加一弦,称“文武二弦”,成为七弦。至近现代,诸城琴人王心源曾监制古琴20余床。另外,王心葵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回乡督工斫琴,完成了我国近代第一部制作古琴的专著《斫桐集》。另有诸城斫琴家刘田,制琴精于选材,重视音韵,式样多,在国内享有盛誉。据了解,诸城市博物馆现存古琴一床,为仲尼式,龟板色,仿唐琴,金徽玉枕。上为桐木,下为梓木,两头镶红木。池内一侧书“山左诸城王露鉴”字样,另一侧书“中华民国四年”字样。经鉴定,该琴为刘田所制。

  “文革”毁琴后,诸城古琴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诸城为诸城派古琴的发源地,但在该段时期,诸城古琴在外地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在诸城本地却出现了没落,更不用说是有斫琴师了。

  如今,在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的努力下,诸城大地上又飘起了古琴的声音。李加涛表示:“我之所以制琴,也是为诸城派古琴在本土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诸城派古琴(四)

诸城琴学复兴 茅毅师生功高

2013年09月04日


 茅毅先生(左二)在指导钟珊老师(左一)教授古琴。(资料图片)

万物都有根基,落叶终要归根。诸城派古琴发源于诸城,但由于种种原因,从上世纪50年代起,有过50余年的“断代”现象,致使诸城派古琴在孕育她的这片母亲大地上琴音中断,“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诸城琴学又重归母亲的怀抱,演绎了一段段艰辛的故事,弹奏了一曲曲动人的曲调,也孕育了新一代的琴学传人。

谈起诸城派古琴在诸城的复苏与传承,不得不谈及两个人,一位是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茅毅老师,另外一位就是茅毅老师在诸城的第一位弟子钟珊老师。

茅毅先生 免费教山东弟子学古琴

下午,记者来到诸城“云雪堂古琴工作室”钟珊老师的办公室,钟珊老师亲切地邀请记者坐下来,并与记者聊起了自己的老师茅毅先生。

茅毅先生是诸城派古琴第五代琴家高松如大师之孙。她一生未曾传琴于他人,只是在晚年时传于自己的孙子茅毅先生,并告诉孙子“一定要把古琴传下来”。茅毅先生十八岁曾跟随广陵派第十一代大师梅曰强先生研习古琴,但是之前在向祖母高松如先生学习诸城琴学的这七年中,茅毅先生培养了对诸城派古琴的特殊情感。这使他对诸城派古琴念念不忘,祖母的遗嘱更是让茅毅先生对诸城派古琴的传承有了一份特殊的责任。

诸城,作为诸城派古琴的发源地,传承诸城派古琴更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2008年,茅毅先生来到诸城,在实验中学创立了古琴教学基地,免费教授诸城学子。由于家住南京,相隔较远,他就一月来一次,进行古琴教授。钟珊老师得知后,便前来听课。“茅毅先生是如此的有儒雅文化气息。我突然发现,我之前学古筝,只是为了学一门技艺。从来没有想过古琴拥有这么厚重的文化背景,学古琴,不仅要学艺术,还要学习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茅毅先生在全国各地设有“云雪堂古琴工作室”,教授来自全国的古琴学习者,但是对于山东的学员,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并且给在诸城的古琴培训基地与古琴工作室免费赠送了十几台古琴与琴桌,他为了诸城派古琴在诸城的传承呕心沥血。

钟珊老师 让更多诸城人了解并爱上古琴

钟珊老师在第一次听完茅毅先生的课后,便对古琴产生了兴趣,但是这种感觉并不是十分的强烈。由于种种原因,茅毅先生后来中断了在诸城实验中学教授古琴课,钟珊老师也就此搁置了对古琴的接触。但是后来身边的人一次次地支持与鼓励,坚定了她对诸城派古琴学习的信念。

钟珊老师是文化路小学的音乐教师,曾组织学生参加过大合唱和古筝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一天,一位朋友对钟珊老师提议:“你大合唱和古筝都教得很不错,诸城这边没人比得上,我觉得你学诸城派古琴肯定也没问题。”后来,钟珊老师在与“诸城才子”惠立群老师交流时,惠老师语重心长地讲道:“诸城派古琴得有人把它搞起来,我在以前全国各地搜索诸城派古琴资料的时候,了解到在南京有一位茅毅先生,他是正宗诸城派古琴的第六代传人,你可以去跟他学学。”

“再后来,就是我儿子上小学时,学了钢琴和小提琴。等到他小学毕业时,我要求他再学习一种乐器,他告诉我,除非学习古琴,要不他就不学了。”所有的这一切让钟珊老师感觉到,也许这是她与古琴的缘分吧。然而,诸城派古琴在诸城的现状也提醒了钟珊老师,学习诸城派古琴是必须的,也是当务之急,所以在2010年6月29日,钟珊老师带着儿子来到了南京茅毅先生的家中真正地开始接触古琴。

“在2011年6月7日的东营古琴音乐会上,我非常感动,从那时起我想要把诸城派古琴传承下去。”茅毅先生虽然是诸城派古琴的传人,但学习广陵派古琴多年,而且在广陵派非常有声望。但是钟珊老师注意到,在那场茅毅先生带领弟子演奏古琴的音乐会大屏幕上,首先打出的字幕是“诸城派古琴”,当时钟珊老师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非常的感动,而且看到在座的听众都非常的喜欢诸城派古琴,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困难,我也要扑下身子好好做,让更多的人学习诸城派古琴。”也就是从那时起,钟珊老师一边认真向茅毅先生学习古琴,一边倾尽所能让更多的诸城本地人认识这门源于本地的高雅古琴艺术,并将其传承下去。

传承希望 本地学员增加外地人也慕名前来

2011年12月,诸城古琴派第六代传人茅毅先生“云雪堂古琴培训基地”在诸城文化路小学落成,由钟珊老师亲授。茅毅先生为该培训基地赠送了11张古琴、51台琴桌供学生习琴。为确保教学质量,茅毅先生和他在东营的弟子张良杰老师轮流定期到校指导。诸城文化路小学也因此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器乐校园传承研究”的实验学校。

如今,在校长与同事的支持下,学校已有62张古琴供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九个班的小学生学习诸城派古琴,这450名学生就是未来诸城派古琴得以在当地传承的希望。许多学生非常喜欢学习古琴,都选择在放学后留下来学习一会儿古琴再回家。

同时,诸城“云雪堂古琴培训基地”还免费传授其它地方的古琴爱好者技艺。潍坊、临朐、五莲等地的古琴爱好者纷纷前来学习,由此推动了诸城琴学的发展。

有一位家住潍坊市区的学生曾在那里接触过古琴,但是他的老家是诸城,便在中考结束后回诸城学习古琴。曾经有一位临朐的古琴爱好者大老远地跑到苏州去学琴,然而苏州的古琴老师告诉他,在山东就有一个诸城派古琴,建议他到诸城学琴。前两天,有一位50多岁的胶州籍著名书画家也特意来到诸城“云雪堂古琴工作室”学习古琴。“我不到胶南学,也不到青岛学,就到诸城来学习原汁原味的诸城派古琴。”虽然目前,工作室的学员较少,而且年龄从十一二岁到五十多岁不等,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在诸城发源地来学习原汁原味、纯正的诸城派古琴。

19世纪中叶,诸城这片文化厚重的土地上,产生了一个有文化、有韵味、有追求的古琴流派——诸城派古琴;穿越二百年的时光隧道,诸城派古琴流传了下来;今天,古琴在诸城的热土上有了下一代的传承人,全国各地的学员也纷至沓来,这也督促着诸城人更加注重保护、学习、传承自己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本报见习记者  岳锡玉


诸城派古琴(三)

北上南下 诸城琴学传四海

2013年08月31日


王心葵先生。王宾鲁先生。王心葵先生出生地——西施巷。

诸城派古琴虽发源于诸城,但它的发展区域却不仅仅局限于此。诸城派古琴,走南闯北,琴声穿过诸城沃土,飘过齐鲁大地,在全国的天空上优雅地飞舞。不曾想,琴声愈传愈远,漂洋过海,向世界展示着中华古韵的美丽与魅力。

北上 王心葵北大授古琴

王露(1878—1921),字心葵,出生于西施巷,聪颖灵慧、博学多才,为诸城派第三代琴家。

由于诸城派第一代琴家王既甫和王冷泉的琴学技艺分别源于“虞山派”和“金陵派”,因此两位古琴大师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琴学风格。王心葵先生师从王溥长(字既甫)之子王作祯(字心源)先生习琴,三载尽通其业,之后继而研究冷泉先生谱,历经十二载,融会贯通,并蓄南北,又吸纳了山东民间音乐,进一步完善了诸城派古琴技艺。

在历史上,王心葵先生还是第一位走出国门学习西乐,并将西乐融于诸城派古琴的琴家。王心葵先生在青年时代曾东渡日本,学习西乐六年,获得学士学位。归国后在济南大明湖畔创建了“德音琴社”传琴,跟随其习琴者众多。现代诸城琴派重要琴家詹智睿(字澂秋)即在此间跟随王心葵先生学琴。

除了与西乐结合之外,高雅文儒的诸城派古琴还走出了齐鲁,北传至北京。这一北传的转折点便是在1919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王心葵先生在北大教授古琴,琴社遂移北京。诸城派古琴琴声优雅悦耳且悦心,王心葵先生琴技高超且修养颇高,而且当时北大是全国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王心葵先生在北大教授古琴,使诸城派古城有了优秀的人文地理载体,逐渐流向全国。

谈起王心葵先生,钟珊老师表现出了由衷的尊敬与钦佩,“王心葵先生的著名弟子有张友鹤先生、詹澄秋先生。”王心葵先生不仅教琴,还精于制琴,监制250余床新琴,多为精品,分赠琴友,传播琴学。

王心葵先生编纂有《玉鹤轩琴谱》十五卷,收琴曲三十首,其中八首与《龙吟馆琴谱》完全吻合,几乎未动分毫。他是早期诸城琴家中,培养门人子弟最多、教学最有成就的古琴大师。时人将他与王心源、王冷泉合称为“诸城三王”或“琅琊三王”。

可惜这位琴界宗师,在北大只工作了两年,即因疾回归故里,1921年冬卒于私第之“耕云堂”,年仅44岁。

据钟珊老师介绍,如今,诸城派古琴在北京已有四个传授分点,而且目前,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茅毅老师正在北京进行诸城派古琴的传授。

南下 王宾鲁创新指法,建立“梅庵派”

记者从当代琴学家们那里了解到,诸城派古琴的外传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其本身独特的魅力与爱琴者勤学钻研的结果。北传有王心葵,南下的则是王宾鲁。

王宾鲁(1867-1921),字燕卿,诸城市普桥村人,师从王心源与王心葵两位古琴大师,却又不拘泥于师学,南下传习古琴,在传统的演奏风格里寻找独特,在指法运用上大胆创新,在诸城派琴曲上精酌细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梅庵派。

作为诸城琴派的支流,“梅庵琴派”的琴曲音乐具有鲜明的山东风格。这一风格与王心葵北上所传琴学有所不同,弹法更为接近民间、更为通俗。“梅庵琴派”在近现代琴坛影响很大。

该流派的南下是源于1911年,经康有为介绍,王鲁宾先生得以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成为首个进入高等学府授琴的琴家,非常有名望。

在此期间,王鲁宾先生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其中知名的有徐立孙,邵大苏等。

王鲁宾先生去世后,诸城派琴学的南传并未中断,而是由其弟子代代传延。

弟子徐立孙(1897—1969)将王鲁宾先生生前的残稿《龙吟观琴谱》进行了整理,并编订成《梅庵琴谱》传世。1929年,徐立孙创建了梅庵琴社,培养出近百名古琴人才,其中高徒有刘景绍、陈心园、吴宗汉、邵元复等。

后来,刘景绍(1903—1987)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龚一、林友仁、李禹贤、刘赤城、成公亮、孙克仁、刘善教等一大批当今活跃在琴坛上的琴家。

远播 应邀赴法演出,琴声悠远传世界

钟珊老师告诉记者:“诸城派古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她不仅在诸城本地流传,还走出了省外,甚至还走向了国外。”国内城市如潍坊、青岛、济南、北京,还有国外城市法国巴黎等,都留下了诸城派古琴的脚印。

记者了解到,6月28日在潍坊市工人文化宫上演了一场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茅毅师生音乐会,反响特别好。8月24日,在诸城本地举办了一场古琴音乐会,也方向热烈。诸城市广电新闻出版科的王主任告诉记者,要把诸城派古琴在当地的文化做足,要悦市民耳、动市民心。

诸城派古琴有着鸿鹄之志,在古琴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琴家队伍愈变愈大,琴音也越行越远,传播范围已扩大到了世界。诸城派古琴传人曾应法国巴黎文化中心的邀请,在法国巴黎举行举办过古琴专场音乐会。不仅如此,诸城派古琴还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展其芳容,将中华琴韵带向了世界。

目光从历史拉回到现在,诸城派古琴的琴音从遥远的年代传来,亘古的琴文化覆盖了中华的大江南北,飘到了异域之疆。诸城派古琴之所以能走得远走的广,是王既甫先生、王冷泉先生、王心葵先生、王宾鲁先生及历代琴家努力的结果。诸城派古琴正是在他们弹奏的指间、抚摸的琴间、喜爱且奋斗的心间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融贯古今、融合中西的诸城派古琴有着自己的发展年轮,在不断的流传中创新立意,为这纯正古老的琴之音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元素、带来新发展。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岳锡玉




密州文脉通天下 诸城琴魂贯古今  龙吟习习”茅毅师生古琴音乐会在诸城举行

作者:王平 文章来源:诸城信息港 更新时间:2011-12-25 15:58:48

本网12月25日讯 南风千古遗清韵,舜帝故里觅知音。23日晚,诸城市政府礼堂内琴音铮铮,“龙吟习习”。诸城古琴第六代传人、中国琴会理事、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茅毅先生率领其弟子在这儿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古韵古色的古琴流行风暴。

image001.jpg

image002.jpg

本场音乐会由共青团诸城市委、诸城市教育局、诸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文化路小学承办,山东高强度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协办。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文化执法局的负责人和来自市音乐家、舞蹈家、管乐、书法、美术、作家等专业文艺团体的专家学者,教育战线上退下来的老领导、老教师、在校学生以及来自北京、江苏、福建、聊城、东营等全国各地茅毅先生的弟子和古琴爱好者一起汇聚礼堂,聆听了这场精彩的古琴音乐盛宴。

image003.jpg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被称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其历史几乎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在丰厚文化中,诸城古琴犹如一朵奇花异葩,开创了古琴艺术进入高等学府的先河,以独特的演奏技巧,成为古琴的一个重要流派。自1918年诸城琴派创始人王露先生北大任教之后,这一艺术瑰宝逐渐离开诸城,至今已近百年。2003年,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称号,诸城古琴也随之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诸城古琴虽然曾经离开过诸城,但它的根没有离开,还深深地扎在龙城大地。诸城琴派北支的艺术风格大致为:刚中带韧,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即以丽密深曲为特征,又具空灵回荡之美。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气卷风云,韵缀繁星。具“高古淡泊,宏、雄、健、溜、奇、古、逸”的文人音乐特点。

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茅毅先生祖籍山东济南,十岁开始从祖母诸城派第五代琴家高松如习奏古琴,十八岁又随广陵派第十一代琴家梅曰强研习古琴演奏和琴学研究十二载,操琴三十三载,对诸城古琴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音乐会上,他亲自操琴演奏了诸城派王心葵传谱《玉鹤轩琴谱》中的《石上流泉》和《长门怨》,静夜清弹,令人有碧涧泠泠,枕流漱石之想。

image004.jpg

听说茅毅先生要到文化路小学做古琴知识报告,指导孩子们抚琴。音乐会现场,不少观众都纷纷对茅毅先生提出了关于古琴方面的问题,气氛热烈,问答活泼有趣,现场掌声不断。

image005.jpg

来自文化路小学的教师钟珊作为茅毅先生在山东诸城的第一位门生,也是一名古琴艺术的传承者,现场一曲诸城派王心葵传谱《松弦馆琴谱》中的《良宵引》,结构精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

image006.jpg

音乐会现场还举行了捐琴揭牌仪式,茅毅先生向文化路小学公益捐赠古琴11架,并为文化路小学云雪堂诸城古琴培训基地揭牌,让古琴文化在诸城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大更好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