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董志东
    

基本信息

董志东

性别:男

年龄:63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

从艺年限:45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所属地区:昌邑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8921

个人简介

董志东,男,1961年9月生,“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山东省首席技师。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起源于元明,创号于乾隆盛世,历经近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操作流程各环节至今保留完整,生产过程中以昌邑盛产的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五种粮食为主要原料。在原料粉碎时,呈“梅花瓣”状;配料过程中,“无团糟,无白眼”;人工装甑时,达到“轻、松、匀、薄、平”;加热蒸馏时,把握“缓汽蒸馏,大气追尾”的分寸;原料糊化时,必须保证“熟而不粘,内无生芯”。同时,从其制曲工艺环节中分离出的许多优秀菌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教育教学等不同领域,从而备受科技界的重视。

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继承了老一辈酿酒师傅操作积累流传下来的“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器必洁、工必细、贮必久、管必严”等很多三字经酿造口诀经验,在工艺上始终沿用传统的泥窖发酵、高温堆积、混蒸混烧、缓气蒸馏、量质摘酒、陶坛分级、恒温恒湿、避光窖藏等原生态技术要点。

荣誉证书

  2012年3月获2011年度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

  2012年12月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2010年8月29日,《乾隆赐酒》首发式,乾隆杯酒业“‘天韵’龙吟酒”新品发布会共同在潍坊富华大酒店同时召开。乾隆杯副总董志东(左一),董事长李德罡(左二)潍坊市宣传部部长刘明珂(右二),乾隆杯酒业副总王廷波(右一)在乾隆赐酒发布会上合影

00_看图王.jpg

主要作品



5cbffee7cad20_副本.png


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蒸酒


1481360109329795_看图王.jpg


媒体报道

logo.gif

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品牌促发展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3-06-20 15:07:19

00_看图王(1).jpg

潍坊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沙莎) 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乾隆杯酒业)成立于2001年,由始建于1958年的昌邑酿酒总厂改制产生。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昌邑源远流长的白酒文化,乾隆杯酒业总投资1.72亿元,一期规划用地132亩,以七分园林、三分建设之势建设乾隆杯酒文化生态博览园,集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科技学术交流、动态静态观摩、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倾力打造昌邑市首处大型公益性、文化创新、旅游展示新景点,成为潍坊市、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白酒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的总长度477米、面积1717平方米的乾隆杯酒文化观光长廊,富集酒器具文化博览、涉酒诗词书画博览、泥人泥塑展示工艺流程、传统酿造影像观摩、个性化白酒品鉴定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项目,成为公司公益事业与昌邑文化事业建设创新结合的成功尝试。目前,乾隆杯酒文化生态博览园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乾隆杯酒业以传承中华传统酒文化为己任,为保护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这一古老的昌邑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长期致力于研究挖掘乾隆杯满氏酒坊御酒文化,广泛邀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及全国知名专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整合。撰写出版发行了《乾隆杯酒文化》、《衔杯漱玉》、《古风遗韵》、《乾隆赐酒》、《醉在无酒》、《乾隆杯酒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省老字号》等专著,使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为挖掘经典历史遗产的非物质文化潜力,在全面吸收继承的基础上,立足“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为最高追求”的宗旨,以“古法古韵”为主基调,坚持“守正出奇”、“全面创新”,大胆实施了“乾隆杯工艺跨地域整合”的兼容性创新举措。从酿酒环境、原料结构、工艺兼容等酿造大要素上,进行了历时十年的探索、突破,整合、创新,一个白酒新香型——“鲁风川韵型”高端龙吟白酒问世,成为乾隆杯老字号品牌的又一经典文化奇葩,实现了酿酒大要素突破性的成功探索,是儒家文化与巴蜀经典的结合创新,是白酒主流香型兼容性的整合与再造,更为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新时尚、新特色,被认定为山东省白酒创新文化品牌。

乾隆杯酒业通过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走出了一条在鲁酒行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好酒招商网

山东省老字号理事单位授牌暨

中华老字号启动仪式

2011年6月27日,乾隆杯酒业在昌邑宾馆隆重举行“山东省老字号文化遗产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授牌”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华老字号·传统技艺启动仪式”。

本次仪式由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凌德全先生主持,参加本次授牌和启动仪式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年鉴》副主编杨耐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执行主编王晶女士;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华老字号编委会副主任委员耿龙武先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老字号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冬宁先生;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范新建先生;昌邑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孙孝工先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山东省老字号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乾隆杯酒业董事长、总经理李德罡先生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乾隆杯酒的发展历程与研发技艺;孙孝工先生代表昌邑市人民政府向大会致辞!孙冬宁先生代表省文化厅科技处和山东省老字号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介绍了我省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情况;《非遗年鉴》副主编杨耐女士对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讲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执行主编王晶女士、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华老字号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耿龙武先生为乾隆杯酒业老字号授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年鉴》副主编杨耐女士,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老字号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冬宁先生,昌邑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孙孝工先生,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德罡先生,共同启动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华老字号》仪式!

会议期间,还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展示了原山东省省长助理、山东省烹饪协会孙光远会长为大会题写的贺词“弘扬老字号优秀文化,开创新时期商业工作新局面”!

本次仪式的启动,对乾隆杯酒业今后加强非物质文化建设,提升锻造经典品牌,必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与提升。

乾隆杯酒,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古昌邑的历史积淀,是昌邑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乾隆杯人坚持以“文化立业、科技兴业”为框架,遵循“积极传承、认真整合、大胆创新”的方针,坚持“守正出奇、与时俱进”,多元化实施名牌经典带动战略,成为鲁酒综合实力雄厚的强势企业。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八千吨,高档酒存储运营能力三千吨,年销售收入和上交利税分别以37%和29%的幅度稳固增长。先后荣获“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奖”、“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中国芝麻香白酒标准委常委单位”、“山东名牌”、“山东省浓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称号。

五十余年来,乾隆杯人一直致力于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的挖掘、传承、整合、创新,使其成为比较系统、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长期挖掘满氏酒坊的基础上,多次邀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及全国知名专家亲临企业指导和全面系统的总结整合。走访建国前后老厂长、老艺人、老职工148人次,采访录音60余小时,调查酿酒老字号、老作坊各8处,收藏古老酒器千余件,累计行程2000余公里,拍摄有价值照片7000余张。对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们先后邀请潍坊酒文化协会及各类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加以研究整合,撰写成了《乾隆杯酒文化》、《衔杯漱玉》、《乾隆赐酒》等专著和影像出版发行,《乾隆杯酒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省老字号》一书已编纂完成,即将出版。使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在全面保护、吸收、传承的基础上,我们以“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最大化”为宗旨,利用现代酿酒高科技、新工艺、加以整合、升华,从御窖建造、保养到用料多样化、香型复合化,从蒸烧工艺到容器量身制作,大胆创新翻沙增香、陈化防渗、天然除燥、恒湿增韵等新技术,并坚定实施“以贮提质”、“以存促销”和“以奇夺人”的铁腕精品战略,使乾隆杯酒形成了“窖香浓郁、醇厚甘洌”两大有口皆碑的美誉,促进了企业市场的稳固拓展,销售效益连年稳固攀升。

为了挖掘经典历史遗产的非物质文化潜力,乾隆杯酒业立足高起点、大要素、深层次创新的前沿思维,以多元化打造酿酒业新型经典产品为目标,大胆实施了“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下江南”创新战略。根据“乾隆杯为体、川酒为用”的研发理念,在四川酒城泸州创建了高端乾隆杯酒研发生产基地,将乾隆杯皇家御窖的传统酿造技艺植根于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巴蜀酿酒圣地,并从酿酒大环境、工艺兼容、原料结构等酿造大要素上,进行了历时十年的探索、创新,使高端乾隆杯酒形成了“外具鲁酒风骨、内含川酒秀韵”的独家特色。高端乾隆杯酒的面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往开来、延伸发展创新的硕果,是乾隆杯老字号的又一经典奇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是巨大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前景是广阔的。为使老字号乾隆杯这一山东经典品牌进一步升级提档,乾隆杯酒业将以这次中华老字号启动仪式为新起点,虚心听取各位专家意见,继续与院校挂钩、与科研部门联姻,以深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李敬友

李敬友的博客


昌邑“乾隆杯”酒历史传承和发展现状调查(2008-12-30 09:10:33)

“乾隆杯”,宫廷御液流坊间?

——昌邑“乾隆杯”酒历史传承和发展现状调查

  本报记者 李敬友

  潍坊是鲁酒重镇,景芝酒、临朐酒、青州酒、诸城酒……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精彩演绎,群雄并起,逐鹿鸢都。而在这群雄逐鹿的“潍坊酒场”上,“乾隆杯”是“老树”绽“新枝”,“俏”把“春”来争。

  从守昌邑一隅到站稳潍坊市场,甚至名遍大江南北,短短几年的时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昌邑“乾隆杯”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采川酒之精华,集鲁酒之大成,乾隆杯正在为鲁酒的重新崛起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一个个泥窖,一尊尊酒坛,一个故事……全都弥漫着酒香。走近“乾隆杯”,是走近一段历史,更是走进一种文化。

  “乾隆杯”

  乾隆皇帝御赐?

  “你一杯,我一杯,成事就喝乾隆杯!”随着影视明星张铁林“御服推介”,“乾隆杯”的名号响彻大江南北。为何选定张铁林代言?无他,盖因张铁林是名声卓著的“皇帝专业户”,而且不止一次地成功演绎过清帝乾隆。

  而要谈“乾隆杯”酒,乾隆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乾隆十五年编纂的《昌邑县志》记载确凿:“传乾隆十三年,上微服私访盐政,酿酒世家满世隆护驾有功,后召入京赐酿制秘方,故昌邑酒远近驰名。”

  满世隆何人也?护得哪门子驾?又得何秘方酿何美酒?昌邑一带的传说在印证着《昌邑县志》所志内容的同时,也在揭开萦绕在“乾隆杯”酒周围的层层迷团。

  昌邑地处渤海莱州湾畔,自古便得渔盐之利,“义利并重”是昌邑人的性格因子。渔盐均为税之大出,自然能得“上顾”,而渔盐税里的猫腻又太多,自然上面更加“眷顾”。况且,众所周知,这乾隆皇帝有微服私访的“癖好”。

  于是,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东巡,封泰山、祭孔庙,在到达昌邑潍水渡口的当儿,乘机微服私访北海盐务,顺便再瞅几眼地方美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怎奈出行不利,风云突变,辕断泥潭,乾隆帝饥寒交迫又染风寒,正所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天子也只能望天兴叹!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昌邑酿酒世家满世隆押车路过,救起乾隆,并请当地名医黄元御为之诊治。

  乾隆皇帝也是个重情义的人,返回京城后,特召满世隆进宫,见其“志在酿酒,无意为官”后,逐赐其宫廷酿酒秘方。满世隆本就是酿酒行家,再加之乾隆皇帝所赐的秘方,“鼓捣”出惊世好酒自当不在话下。他将自己所酿之酒送入皇宫,乾隆皇帝饮后不禁龙颜大悦,于是举杯赐名“乾隆杯”,“乾隆杯”从此闻名于世。

  昌邑酿酒到底始于何时已经无从查考,但一个基本的认同是:“乾隆杯”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在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寻常百姓家”飞进了“旧时王谢堂前燕”,当民间技艺和庙堂秘制合流,一种琼浆玉液注定要流淌千年。

  酿酒口诀

  乾隆杯的“传家宝”

  “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器必洁、工必细、贮必久、管必严……”这是昌邑老一代酿酒师傅流传下来的酿造口诀,对仗严整,朗朗上口,俨然一部传世酿酒“三字经”。

  这是昌邑酒酿造技艺的精华所在,用口诀形式口口相传,沿袭至今,在历史悠久的酿造过程中,一代代酿酒师傅们严格操作,身体力行,其作用显而易见。

  这样的口诀几乎贯穿了乾隆杯酒酿造的整个过程。实际操作上,酿酒师傅要把握“稳、准、细、净”四个字,方能做到持之以恒。细分到某一流程中,也有实用的口诀。如粉碎原料时,要呈“梅花瓣、无孢生”;配料过程中,要做到“无团糟、无白眼”;人工装甑时,讲求“轻、松、均、薄、平”;加热蒸馏时,需把握“缓汽蒸馏、大气追尾”;糊化程度时,应保证“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等。

  “这些酿酒历程中形成的口诀,已经成了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公司的宝贵文化遗产,成为杏仁香型白酒的酿造精华。当然,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传统技艺精华,才有了杏仁香型‘乾隆杯’酒‘隔壁三分醉,开瓶十里香’的声誉。”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罡告诉本报记者。

  李德罡还告诉记者,乾隆杯酒酿造技艺的神秘,就在于酿造过程地道、复杂、传统,不仅在工艺上要高温堆积、清蒸混烧、泥池发酵、缓气蒸馏、长期贮存,而且在原料的选择上也非常严格,必须以优质的高粱、大米、小麦、杏仁为主要原料细作精酿。

  在酿造的过程中,具有严格的传统工艺程序,先以优质小麦配置的中温曲做糖化发酵剂,经泥窖固态发酵两个月后,混蒸混烧,质量接酒,在经过分级贮藏一年以后,才称得精心酿制而成。

  昌邑有水,北临渤海莱州湾,南连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而胶州湾也离此不远,境内河流以潍河为最多达11条,可以说是水系密布,水气淋漓。有此地利,甘甜淳洌的昌邑水注定要成就“乾隆杯”酒的高贵“出身”。

  “一个地方要出好酒,大抵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旺盛的市场需求,高超的酿酒技艺,优越的水源支撑。乾隆杯酒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这四个条件的‘因缘际会’。”李德罡如是说。

  一樽乾隆杯

  “御窖”五十年

  “一樽乾隆杯,御窖五十年。”这是乾隆杯的广告用语。2008年7月,昌邑乾隆杯酒业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50周年庆典,1958年始建的昌邑乾隆杯酒厂是其追溯的肇始。

  “乾隆杯”酒传统酿造工艺有六大操作标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窖池的窖龄达标。“必须是连续使用二十年以上的老窖泥池,池壁为富含酿酒微生物群的老窖泥,依此产生浓香风味。”一位老酿酒师傅指着窖池向记者介绍。

  这位老师傅告诉记者,直到解放初期,昌邑的私人酿酒作坊还不下百家,当时就有“昌邑百窖”之称,可是,这些作坊的生产规模都不算不大,只是以行业群体的数量众多著称。

  在这百窖之中,自称是御窖的,就多达十余家。然而,哪一家是由祖上正宗所传的御窖?哪一家是托人名号行商?因缺乏明确的资料难以断定。幸而后来的社会发展,几乎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然的继承保护了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杏仁香型白酒的生产技艺传承下来,并得到保护和发展。

  1956年公私合营,几十家个体酿酒作坊合营为几个合作社性质的生产单位,原有的酒窖,也随他们的主人一起,成了这些合作社的财产。当年,这些酿酒合作社虽然规模小,但各个单位都拥有自己的酒窖,尽管这些窖池里的窖泥,大多是从过去私人酿酒作坊酒窖中搬迁合并过来的。但确是货真价实的祖传。

  1958年大跃进,在原来各个酿酒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昌邑乾隆杯酒厂。至此,昌邑乾隆杯酒才多川并流,形成了独树一帜和源自一脉的格局。

  “酒厂尽管对原有的酒窖进行了翻修扩建,还有一些酒窖,是从别的地方搬迁而来,但窖池中所用的窖泥,几乎都是原先窖池中的古老窖泥。因此,乾隆杯酒厂所有的窖泥和贮藏的老酒,虽然年代不一,源头纷呈,但均为1955年以前所贮,其中确有延续了数百年光阴的老御窖窖泥。所以,后来才有了‘一樽乾隆杯,御窖五十年’的广告用语。”说起这些来,这位老师傅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

  其实,除了原厂的就窖,乾隆杯酒业还投入巨资在著名的世界酒谷——四川泸州收购了一座历史悠久的酒厂,建成了山东昌邑乾隆杯酒业基酒泸州生产基地,还聘请当地酿酒大师一起酿制,集鲁川酿酒技艺精华,兼容并包的“乾隆杯”酒越酿越香,越香越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