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陈相田
    

基本信息

陈相田

性别:女

年龄:72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艺人 

从艺品类:其他,白塔转灯

从艺年限:52年

单位及职务:昌邑市龙池镇北白塔村转灯艺人

所属地区:昌邑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2225

个人简介

陈相田,男,1952年生,昌邑市龙池镇北白塔村的村民,如今只有他还在坚守着制作转灯这门手艺。

在昌邑市龙池镇北白塔村,看转灯是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挥之不去的记忆。北白塔转灯历史悠久,兴盛一时。如今,转灯已经逐渐消失,但依旧有制作转灯的艺人在坚守着这门手艺。

白塔转灯外形多为六角或八角,变化灯多为长方形,通常在灯内安装一转轮,吊好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鸟、鱼虫等形象,转轮下点燃蜡烛,引起空气冷热交流,使轮子转动,同时画面转动产生变化,动感很强,引人入胜。

转灯美观大方,但是制造起来却十分繁琐,需要历经扎灯架、上灯衣、制风伞、装内灯等七八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制作转灯曾是北白塔村民引以为傲的手艺,兴盛之时转灯的种类达到了百余种之多,转灯的内容涵盖了历史故事、异闻传说、乡村趣事等,北白塔村每年都会举行灯会,上年纪的村民对此还有印象。

如今转灯制作技艺逐渐衰落,很多老艺人已经逝去,曾经兴盛的手艺面临着重重困难。陈相田依旧坚守着制作转灯,虽然面临着困难,但是也延续着希望。如今他已经收了几个徒弟,手把手的教他们制作手工转灯。

白塔转灯作为乡土民俗文化,在当地有着光辉而悠久的历史,通过古灯技艺的传承可以作为普及人文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良好途径。陈相田经过制作技术的改良,使古灯得以传承的同时花灯更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个人图片

20190223123358_32d1a644e60e4f00998ffa2ff39bee2d_1.jpeg

媒体报道

 

昌邑市第四届乡村旅游节暨第四届龙乡文化节开幕,精彩活动将持续到10月1日 

 用户1914708354


白塔转灯历史久远,很多人慕名来看它如何旋转

t011db7a6e3e2a193ad.jpg

制作精美的白塔转灯。

龙池镇北白塔村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转灯村”,村里做灯挂灯赏灯的习俗始于北宋末年。转灯,又叫走马灯,往往传递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等寓意,是春节、元宵节时烘托节日氛围的佳品。随着时代变迁,转灯制作这门曾经兴盛的手艺日渐式微,在本届龙乡文化节上,陈相田带着自己制作的20多盏转灯亮相,灯内有一两盏灯泡,随着转筒转动,在外层的灯架上影影绰绰,投射出“猪八戒背媳妇”“骏马”“扇子舞”等不同的图案。

最让人称奇的是一盏“鲤鱼跃龙门”转灯,灯的整体构造为长方形,中间有一架“龙门”,里边分隔成两部分,两边各有一个灯泡和一个转筒,右边转筒上贴着不同形状的鲤鱼,左侧则贴着形态各异的龙。随着转筒转动,右侧的鲤鱼“活动”起来,纷纷跃过中间的龙门,“变身”为一条条龙,让人啧啧称奇。

很多人慕名来到现场,只为亲眼看看一个灯笼如何能够不用电力还能不停旋转,在灯上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陈相田说,转灯利用的是空气冷热对流原理,以前用的是蜡烛,能够提供的热量比较多,但燃烧的时间比较短,他和徒弟经过多年研究换成了灯泡。不过,由于灯泡热量有限,如何让转筒转动起来,他们钻研了很长时间,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

如今,白塔转灯已经被列入了昌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不少人关注到这一历史悠久、技艺精巧的传统手艺。“今天来参加节会的人很多,通过这个平台宣传、展示了我们白塔转灯,大家都很感兴趣,我也很高兴。”陈相田说。

精彩活动

教5岁孙子龙池剪纸,希望他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t014039f2fec205971f.jpg


王海英(左)在教孙子剪纸。

走进龙池剪纸展区,内容丰富、花式多样的剪纸让人应接不暇。一张长3.8米的《二龙戏珠》十分惹人注目,画面中,两条长龙吐着祥云,正在嬉戏。这张剪纸是由龙池镇北白塔村的陈相田制作的。陈相田家族为剪纸世家,儿媳妇王梅、孙子陈汝涵都是剪纸好手。

当天,陈相田的儿媳妇和孙子也来到现场,母子俩正在认真剪纸。13岁的陈汝涵剪了一个正在和小鸡玩耍的小女孩,画面形象逼真,十分具有生活气息。“我从小就看爷爷剪纸,自然而然也学会了,每完成一件作品我都很有成就感。”陈汝涵说。

陈相田的表弟王海英也是一名剪纸艺人,曾师从昌邑著名剪纸大师陈光宗。当天,王海英也带着5岁的小孙子王睿苒来到活动现场。王海英正在教孙子剪《童趣》,画面中,一个小朋友拿着风车风筝,右下角是一个卡通兔子,潍坊元素十足。“别看小孙子只有5岁,他也很喜欢剪纸,已经会剪字、花等简单的小图案。”王海英说。

王海英告诉记者,龙池镇的民间剪纸由来已久,剪纸品种多以窗花为主,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经常用于春节贴用。由于剪纸艺人多数是民间年纪较大的妇女,风格表现为粗犷奔放,乡村气息很浓。近年来,龙池镇委镇政府采取措施,扶持老人支持新学者,申请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龙池小学开设了剪纸传习所,培养继承人,希望将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我今天带孙子来,就是想让他感受一下,希望将来他能把龙池剪纸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王海英说。





“非遗”传承700年,潍坊这个地方靠转灯“走红”

来源:潍坊广播电视报 编辑:wftv 2019-02-23 10:40


昌邑龙池镇北白塔村,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转灯村”。村里做灯挂灯赏灯的习俗,始于北宋末年,如今已经延续了近700多年。

转灯,又叫走马灯,往往传递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等寓意,是春节、元宵节时烘托节日氛围的佳品。随着时代变迁,转灯制作这门曾经兴盛的手艺一度走向衰败,但在去年又突然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近日,《潍坊广播电视报》记者来到北白塔村,探访到了北白塔转灯“走红”的“秘密”。

传承700多年

昌邑北白塔转灯成“抢手货”

2月15日,记者来到了北白塔村转灯非遗传承人陈相田的家里。记者看到,客厅里摆着五六盏已经制作成型的转灯。“这些都是春节期间的订单,因为材料不够了,至今还未能完全做好。”陈相田说。在他家的院子里,还有三个转灯的红漆铁艺骨架,“这也是客户定的货,元宵节到了,由于订单太多,制作又费时间,还没排上,我得抓紧时间制作灯衣、转筒纸等关键材料。”陈相田说。

陈相田告诉记者,2018年12月份,昌邑北白塔转灯扎制技艺入选昌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不少人关注到这一历史悠久、技艺精巧的传统手艺。很快,昌邑北白塔还有人能够做转灯的消息传播开来。“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亲眼看看,一个灯笼,如何能够不用电力还能不停地自动旋转,并在灯上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

于是,到了2019年春节前夕,陈相田接到的订单“超限”了。“虽然不足百套,但实在做不过来了,很多订单我只能推掉。”他说,转灯是纯手工制作,且如今能够独立制作出转灯的人不多,耗时还是挺长的,一时无法接那么多订单,于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北白塔的转灯始于北宋末年,兴于清代,曾经盛极一时。“听村里老人说,从宋末开始,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转灯,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以前村里每年都要举办灯会,吸引了周边的村民赏灯观灯,成为当地的一大文化盛事。后来随着时代变迁,这门手艺走向了衰败。”陈相田告诉记者,白塔灯会至今已经消失了30多年,如今能够制作白塔转灯的人也不多了,曾远近闻名的白塔灯便少有人知。

北白塔转灯最初并非用于赏玩

而是为了教化百姓

制灯的工匠们,把剪纸贴在灯筒上,当灯筒内的蜡烛或灯泡亮起产生热量后,转筒就会开始转动,而转筒上的剪纸就会随着转筒发生巧妙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个故事。

记者了解到,北白塔村转灯最兴盛时有100多种,如今流传下来的并不多。“我们可以做‘鲤鱼跳龙门’灯,鲤鱼游着游着,突然跳起,穿过龙门,变成一条龙,这整个过程都能通过转灯表现出来。”陈相田说,通过机关设计,转灯还能出现剪纸人物一跪一拜的动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转灯制作得如此精巧,最初并非是为了观赏玩耍。

陈相田说,这还要从白塔灯的源头说起。在北宋末年,北白塔陈家祖先是当时北海县县令,为了教化辖内百姓,不让他们因赌博荒废一生,就想到了扎花灯这件事。“当时在其辖内,谁赌博了,就罚谁扎灯。扎灯是门磨心性的技术活,且作品老百姓都喜欢,很快就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陈家祖先卸任之时,为感谢这位父母官,当地百姓还以扎制的花灯为礼送给他。后来,以陈家先祖为典范,北白塔村人逐渐以家家户户扎花灯、挂花灯为荣:这代表着这一家人不忘本,以勤劳致富为荣,并通过一年一度的灯会,把这一观念传播给更多的外地人。”

陈相田说,到了清朝,北白塔转灯最为兴盛,灯会也十分热闹。据传当时有一任县令刚刚上任,听说辖内白塔灯会传承久远,且民风颇正,于是派衙役假装到灯会上赌钱,结果在表明身份的情况下,衙役们仍被抽了二十下鞋底,县令也被罚做一盏转灯。

“白塔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宣传教化,让老百姓在制作、观赏之时收到熏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匠人们才想方设法增加其趣味性。”陈相田说,这是这门传统手艺的根本。

他说,如今,很多转灯都是用电机带动的,转灯也可以使用粗制滥造但效率更高的工艺生产,但他手中的白塔灯不能这么做,这也是他无法接下更多订单的原因:在人手匮乏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艺术性,就只能牺牲效率。

“历经数个朝代,白塔灯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内涵远远重于工艺,应当珍之、敬之。”陈相田说。

制作转灯技艺精巧

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据了解,一套北白塔转灯有两盏灯,最简单的一套转灯,价格也要近千元。为何看似简单的灯笼,却价格不菲?

“点一根蜡烛,就能让灯不停地转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相田说,白塔灯历史悠久,以前北白塔村家家户户都会做灯,这也让他从祖辈和乡邻处学到了不少做灯的传统技艺,即便如此,真正想让转灯转起来,他依旧废了不少心神。

“转灯的灯衣,不是粘上去的。”陈相田说,做好灯架后,需要往灯架上套灯衣,用的布料太紧套不上去,太松影响使用效果,如何用得恰到好处,就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转灯最难之处,还在于内部的转筒。“转筒上的‘风扇’可不简单,我们需要用特制的纸张。”他说,转灯往往是在冬季夜间的室外使用,如果“风扇”的纸张受潮,就可能无法转动甚至直接损毁。而通过特殊药液浸泡过的纸张,不容易受潮,且即便是全部淋湿,晾干后仍能继续使用。

在下方与“风扇”相连的转筒,制作更精巧。“其实,传统转灯这一部分是数张纸片通过发丝、绸缎丝连接在‘风扇’上。但是,这种设计容易出现纸片遇大风乱摆、影响视觉效果的情况。”陈相田说,最重要的是,在如今,可以用电灯泡代替蜡烛作为光源,如果用灯泡,用一张纸围成的灯筒更容易转动。这一门改进的手艺,是他在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中摸索出来的,“转筒的直径,纸张的长宽,都有精确无误的限制,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此外,陈相田说,转灯的扎制,还需要制作者会剪纸、书法等技艺,这样才能让转灯里的图案栩栩如生,形成变化。所以,转灯看似价值不菲,但了解的人都明白,其实物有所值。

传承面临难题

老艺人希望重启北白塔灯会

“十四瓦城看庙会,十五白塔观花灯。”陈相田说,北白塔观花灯,曾经是当地春节、元宵节必备的游乐项目,以前每到正月十二,北白塔家家户户都会把自家扎制的花灯挂出来,并配上灯虎、灯迷,供观赏者欣赏。

所谓灯虎,就是在灯上题上几行字,用以说明这盏灯所要表达的寓意。即便灯扎得不好,但只要配上合适的灯虎,也能让这盏灯成为灯会上的亮点。因此,白塔灯会称得上是可以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白塔灯会逐渐消失。如今北白塔的年轻人,能够熟练扎制转灯的已经很少。”陈相田说,他现在有两个徒弟,大徒弟跟随自己学艺二十五年,小徒弟学艺也有十多年。但陈相田自己的孩子们却都没有认真学过。“也不能怪他们,这门手艺不能养家糊口,只能是一个兴趣,有空了动动手。”陈相田虽这样说,但脸上却满是遗憾。他说,村里老一辈人越来越少,一些传统技艺也失传了,为了保住这门手艺,他经常和外地扎灯艺人们交流钻研,请教村里在世的老人们,以还原更多的扎灯技艺,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对于传承和发展来说,明显是不够的。为此,他特别想重启北白塔灯会。

“北白塔灯会,是聚集各家各户之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盛会,如果能够重新启动,一定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让更多人了解白塔灯。有谁想学的,我可以倾囊相授,绝不‘藏艺’。”陈相田说,当每家每户都能做出北白塔转灯参加灯会之时,他才觉得没有辜负创造这门手艺的祖辈们。

作者:曹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