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夏美华
    

基本信息

夏美华

性别:女

年龄:66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国家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茂腔,高密茂腔

从艺年限:54年

单位及职务:高密茂腔剧团 退休

所属地区:高密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13607

个人简介

  夏美华,女,1958生于山东高密。现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71年考入山东高密茂腔剧团,主攻旦角。历任高密茂腔剧团女演员队长、艺委会副主任、高密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等。

  走上艺术道路以来,夏美华悉心向茂腔老艺人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走自己的路,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具风格的老旦唱腔功力,她的嗓音宽广洪亮,咬字清晰,表演细腻大气。把茂腔艺术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听来令人心旷神怡,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夏美华从艺几十年来,从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到传统戏《对花枪》中的姜桂芝,她主演了《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盼儿记》、《南京殿》等几十出大戏,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立于舞台之上。1983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泉城之秋音乐会,以一曲传统茂腔《对花枪》中一百零八句唱段,赢得了专家、观众的满堂喝彩。1990年,在泰安剧场为全国计生委主任会议代表演出的《盼儿记》剧中饰演主角兴芹,受到彭佩云和文化部、省文化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如今,在每年百余场的上山下乡演出中,由夏美华主演的《杨八姐游春》、《寻儿记》等,成为“打炮戏”,深受当地观众欢迎。

  夏美华从艺以来,多次获得过省市汇演一二等奖,录制出版了许多茂腔光盘。1989年,被授予潍坊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评委潍坊市模范党员文化艺术工作者,2008年,荣获“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称号。

  2007年,夏美华退休后仍积极参加茂腔剧团演出,倾心培养青年演员,为茂腔事业的传承发展做贡献。


荣誉证书

1989年被授予潍坊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被评委潍坊市模范党员文化艺术工作者。

2008年荣获“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称号。

2008年6月第一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6月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历任高密茂腔剧团女演员队长、艺委会副主任、高密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等。


奖励证书

  夏美华演唱的《要彩礼》《回忆》等,先后参加山东省地方戏中青年大奖赛,均荣获一等奖。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罗衫记》:夏美华、孙秀芝

高密茂腔,以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由高密茂腔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盼儿记》曾于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颇受好评。2006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曰,又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

目前全国专业茂腔剧团只有两家,一是高密茂腔剧团,即潍坊市茂腔剧团,二是胶州茂腔剧团,即青岛市茂腔剧团。发展势头较好的应该是高密茂腔剧团。对茂腔历史加以研究,不断继承发展,是加快我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也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

媒体报道

夏美华

来源: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1日 


884B19C2DAC796DC4DC7AD6730F_674BBB94_2DCA_副本.jpg

夏美华,国家二级演员、高密茂腔名家。2017年6月被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聘为大学美育客座教授。

参加艺术工作以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循着心中的艺术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走自己的路。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具风格的老旦唱腔功力,在继承张(启荣)派唱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宽广、洪亮,咬字清晰的演唱特点,潜心探索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唱腔圆润甜美、刚柔相济、表演朴实细腻而大气的艺术风格,在茂腔现有流派中独树一帜,成为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心目中公认的张派老旦风格。四十几年的戏曲艺术经历中,从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到传统戏《对花枪》中的姜桂芝,她主演了《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盼儿记》、《南京殿》等几十台大戏,所扮角色性格迥异,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立于舞台之上。其中,主演的传统戏《杨八姐游春》、《寻儿记》等都是每到一个演出点的“打炮戏”,深受观众好评。

1979年参加昌潍地区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荣获二等奖。1983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泉城之秋音乐会,以一曲传统茂腔《对花枪》中一百零八句唱段,赢得了入会专家、观众的满堂喝彩,获报刊评论赞誉。1990年演出的现代茂腔戏《盼儿记》获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飞龙杯)二等奖;同年在潍坊市“新蕾杯”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中荣获最佳演员奖;1991年在山东地方戏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表演二等奖;1991年在潍坊市中青年演员大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十佳演员”称号;1992年在山东省地方戏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二等奖;同年,主演的现代茂腔《瓜园情》被山东电视台拍摄成舞台戏曲片播放; 1996年参加省戏协举办的“山东省地方戏邀请赛”获表演一等奖;2007年6月在“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剧目展演”中荣获最佳表演奖。1989年被授予潍坊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评委潍坊市模范党员文化艺术工作者,2008年7月荣获“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称号。1998年至2014年领衔主演的〈〈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等16部茂腔传统戏被齐鲁音像出版社拍摄成VCD碟片全国播放。2009年7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燕升访谈―戏苑百家”高密茂腔专辑中演唱传统茂腔《对花枪》选段。

每年参加高密市迎新春戏曲晚会等公益演出活动以及高密茂腔剧团和咏梅茂腔剧团组织的上山下乡演出百余场,经常性地参加公益性演出活动,比如下乡、进社区演出、赴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以及为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演出等。排练演出之余,还积极培养后起之秀,经常应邀到业余茂腔剧团指导排练,并传承茂腔老旦、青衣、彩婆等行当的演唱技艺。经过十余年的言传身教,培养的李玉芳、赵桂珍、肖秀花等十几名青年演员,已能担任剧中主要角色的演出任务。为茂腔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7年5月被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聘为大学美育客座教授。

 

24D7F99D6D1B0A913008D400CC5_271E2BB1_2B46A_副本.jpg

 

69D7155947157C2CFE86E55382F_FAFB7189_2162B_副本.jpg


潍坊高密:茂腔——莫言家乡"姑娘腔"

2013-10-18 13:06:00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关键词: 茂腔 剧团 演员 演出 搭戏

  [提要]夏美华(右一)与莫言的合照。今年56岁的夏美华是高密茂腔剧团的退休员工,也是茂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这么唱了7年,夏美华已经习惯了京剧唱腔并成了剧团里能独当一面的角色时,又接到消息,要改回唱茂腔。


 传统戏《桃花女〉。


夏美华(右一)与莫言的合照。


传统戏《杨八姐游春》。

本报记者 张浩

  莫言在小说《檀香刑》的后记中谈到,在他二十年前刚刚走上写作道路的时候,就有两种声音像两只迷人的狐狸一样纠缠着他——

  “第一种声音节奏分明,铿铿锵锵,充满了力量,有黑与蓝混合在一起的严肃的颜色,有钢铁般的重量,有冰凉的温度,这就是火车的声音,这就是那在古老的胶济铁路上奔驰了一百年的火车的声音。”

  “第二种声音就是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地方小戏猫腔(茂腔)。这个小戏唱腔悲凉,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简直就是受压迫的妇女的泣血哭诉。高密东北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哼唱猫腔,那婉转凄切的旋律,几乎可以说是通过遗传而不是通过学习让一辈辈的高密东北乡人掌握的。”

  如今,胶济铁路上依然火车疾驰,而那种流传在乡间的凄婉旋律在历经热闹和低谷后也在慢慢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在八大样板戏的年代入行

  2013年7月份,40个年龄在17至20岁之间的茂腔学员结束了为期5年的培训后从潍坊市艺术学校毕业,他们将回到高密茂腔剧团,成为剧团里的后备力量。一下子这么多年轻人加入,而且出现在一个地方剧剧团,这在以前,夏美华想都不敢想。

  今年56岁的夏美华是高密茂腔剧团的退休员工,也是茂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她看来,给这些年轻人足够的时间打磨,重现茂腔当年的盛况有望。这种飘荡在莫言笔下东北乡里的旋律,脱胎于民间流传的“姑娘腔”,如今有了新的生机。

  1971年,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夏美华加入了高密茂腔剧团,那时她13岁。然而,她最先开始学的,不是茂腔,而是京剧。“都在唱样板戏。”那时还处于十年动荡期间,全国上下都在唱八大样板戏,听不到别的声音。

  就这么唱了7年,夏美华已经习惯了京剧唱腔并成了剧团里能独当一面的角色时,又接到消息,要改回唱茂腔。

  “当时都不想唱。”夏美说,虽说京剧和茂腔都是曲艺,但是唱法几乎完全不一样。京剧拉开架势之后声音高亢入云,茂腔却是类似于哼唱的婉转细腻,乍一切换,“根本发不出声音来”。剧团又把以前唱茂腔的老演员请了回来,都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他们在台上演,年轻的夏美华就掀着舞台边条“偷戏”,看老前辈的眼神、动作、走位,听他们的唱腔,等到她担纲主演的时候,一场大戏排练一遍就成,“功夫都在台下”。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夏美华有些感慨,她有些庆幸自己京剧打下的底子。即便是现在她演出,行家一听就知道她学过京剧,吐字清楚、中气十足。剧团党委书记史炜说,站在台上不用麦克风,一张嘴几千人都能听得清,“那就是好角”。

  一年有10个月在外演出

  夏美华家里没有其他人从事茂腔演艺这条路,除了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让孩子们再吃那个苦。在她的记忆里,那个时候,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都是走不完的路,练不完的功,唱不完的戏。

  刚学戏的时候,每天5点就起床吊嗓子,还不能在院里喊,怕扰了别人睡觉,走到河边或者小公园里,喊一个小时,吃完饭后再加上乐队吊嗓子,之后再练武。有时候戏要演到晚上八九点钟,结束后还得再练一个小时才能休息。做不好还有惩罚,戒尺就直接往手上打。夏美华经常在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地上,“晚上翻身掉下床,一点都不知道,累的。”

  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面演出。夏美华说,那个时候一听“出发”俩字就头皮发麻。出发就带着铺盖卷,东西都得自己带,推着独轮车由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春秋还好,夏天的时候,汗出得戏服都能拧出水来。有一次夏美华跟一个老前辈搭戏,突然听到对方小声的说“你唱快点,唱快点”,她还没明白过来,等戏一结束,老前辈就直接热晕了,倒在台上。众人赶忙抬到后台,用凉水敷,把冰棍塞嘴里,醒了之后还得再上台。冬天的时候更痛苦,天气冷的时候,嘴张不开,手也打不开,都把演员冻哭了。那时候一年有10个月是在外面演出,“夫妻都在剧团,回家屋里就都是蜘蛛网。”

  虽然很苦,但那时人什么都不想,只想着练功、演戏。相对来说,那时他们的工资还比较高一点,每个月30块钱,后来涨到50,再后来又80块。

  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

  在从艺的这些年里,高密大大小小的村庄夏美华都去唱过戏,有过万人空巷的盛况,也有过台上人比台下人多的辛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很少有电视,听戏是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有些人为了听戏,走四五十里路赶到现场。那时候剧团到一个地方会搭台子,没有现在的架子,就是临时堆个土堆,然后在土堆上搭台唱戏。在外面买票,一天三场演出,上午一场、中午一场、晚上一场,还是有人买不到票,场子里坐得满满当当,墙头上都趴满了人。

  等到了后来,电视电脑的出现,文艺节目变多,喜欢听茂腔的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冬天天气冷,老人们就不愿意出来了,观众也慢慢的少了。

  郭德纲曾在相声里说过,德云社创建初期曾有过一屋子只坐着一个观众的场景,类似的场面,夏美华也碰到过:台下稀稀疏疏地坐了十来个人,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要多。“那也得演”,夏美华说,那时候真的感觉很心酸,但戏还是要演,而且还得认真演。

  对于夏美华来说,最让她欣慰的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她在舞台上多为老旦,剧团党委书记史炜说,“夏老师把老旦唱绝了,很多人都冲着她来听戏。”她所领衔的《杨八姐游春》现在为剧团的“看家戏”,基本上场场必点,场场必演。

  茂腔队伍 大大小小上百支

  如今,史炜并不担心茂腔传承不下去,现在在高密市大大小小的茂腔队伍有上百支,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也有是村里爱好自组队伍的。听茂腔的人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如今,高密茂腔剧团的演员们也几乎都有自己的粉丝,各个年龄段都有。史炜希望现在的队伍里能出几个好角。毕竟,“会”跟“精”不一样,“喜欢茂腔跟把这个活当一碗饭吃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史炜说,他们现在的任务是“传承发展和弘扬”,传承不成为题,发展和弘扬还得靠“好角”。

  为了扶植茂腔剧团的发展,高密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大行政拨款,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演员青黄不接的现象,在2008年还招了40个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小学员,送到潍坊市艺术学校进行了为期5年的培训,毕业之后给予事业编制,这样就吸引了很多小演员。再加上原来的49名演职员,如今的剧团已有近百人的队伍,这在地方剧团里是比较少见的。

  2013年7月份,在厦门举办的一场海峡两岸青少年文艺晚会上,13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参演,茂腔,是里面唯一一个地方剧种。史炜说,同台表演的都是京剧、昆曲、豫剧、越剧、评剧、河北梆子这样的大剧种,茂腔作为一个地方戏能占一席之地,让他们在年轻学员身上也看到了希望。



茂腔代表性传承人——夏美华

来源:潍坊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4-12-05 

夏美华,女,1958生于山东高密。1971年,夏美华考入山东高密茂腔剧团,主攻旦角。历任高密茂腔剧团女演员队长、艺委会副主任、高密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等。

走上艺术道路以来,夏美华悉心向茂腔老艺人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走自己的路,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具风格的老旦唱腔功力,她的嗓音宽广洪亮,咬字清晰,表演细腻大气。把茂腔艺术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听来令人心旷神怡,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夏美华从艺十几年来,从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到传统戏《对花枪》中的姜桂芝,她主演了《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盼儿记》、《南京殿》等几十出大戏,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立于舞台之上。1983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泉城之秋音乐会,以一曲传统茂腔《对花枪》中一百零八句唱段,赢得了专家、观众的满堂喝彩。1990年,在泰安剧场为全国计生委主任会议代表演出的《盼儿记》剧中饰演主角兴芹,受到彭佩云和文化部、省文化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如今,在每年百余场的上山下乡演出中,由夏美华主演的《杨八姐游春》、《寻儿记》等,成为“打炮戏”,深受当地观众欢迎。

夏美华从艺以来,多次获得过省市汇演一二等奖,录制出版了许多茂腔光盘。1989年,被授予潍坊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评委潍坊市模范党员文化艺术工作者,2008年,荣获“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称号。

2007年,夏美华退休后仍积极参加茂腔剧团演出,倾心培养青年演员,为茂腔事业的传承发展做贡献。

 

高密茂腔剧团演出剧照

夏美华在《罗衫记》中饰姚婆

孙秀芝饰徐继祖

孙洪菊饰郑月素

宋凤江饰徐能

 

 



相关链接

清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潍坊、高密、胶州一带,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吸引众人前来围观。到20世纪初,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发展,出现了戏班,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现,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有了简单的化妆,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茂腔在高密、胶州一带作为地方戏曲演唱由来已久,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茂腔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茂腔的演唱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著名作家莫言也对高密的茂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故茂腔俗称为“拴老婆撅子戏”。茂腔在本肘鼓时期只有鼓、钹、锣等打击乐伴奏,茂肘鼓时期开始使用柳琴伴奏,后来受京剧、梆子等的影响,采用京胡为主奏乐器,按京剧二黄定弦,并用二胡、月琴配合,陆续增添了唢呐、笛、笙、低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在行当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后来根据京剧行当划分角色,分工更加细致齐全。

随着茂腔唱腔的成套发展,乐队的伴奏也不断改进。“肘鼓子”只用肘鼓、手锣伴奏,后加入二胡、柳琴,直到加京胡、京二胡、三弦等,但也不能满足唱腔的需要。在演出大型古装戏,特别是大型现代戏时,为了哄托气氛,茂腔乐队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扬琴、琵琶、唢呐等民族乐器,还加进了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长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团受京剧影响较深,大都使用京剧锣鼓,但茂腔仍保留了像《单抱鞭》、《七锤子》、《楔橛子》、《四锤子》和《梆子穗》等有独特色彩的茂腔锣鼓点,以别于其他剧种。

“肘鼓子”传统戏多系反映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生活片段的小戏,颇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有童谣云:“肘鼓子戏,娘们儿的事,姑娘喜欢听,老婆摸上蜜”。经几代艺人的脑记口传和加工整理,茂腔也逐渐形成了传统保留剧目(看家戏),如“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



戏苑奇葩——高密茂腔

(摘自高密人民政府信息资料)

高密茂腔,以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由高密茂腔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盼儿记》曾于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颇受好评。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曰,又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

目前全国专业茂腔剧团只有两家,一是高密茂腔剧团,即潍坊市茂腔剧团,二是胶州茂腔剧团,即青岛市茂腔剧团。发展势头较好的应该是高密茂腔剧团。对茂腔历史加以研究,不断继承发展,是加快我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也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

茂腔的起源

茂腔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为声腔系统。《辞海》艺术分册载:“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

在我国,源于民间的秧歌、花鼓、茶歌、花灯是民族文化中民间歌舞的四大派系。北方的秧歌早在宋代就盛极一时,在《东京梦华录》、《扬州鼓吹词》中均有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对“山东姑娘腔”有了记载,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更有了具体描述:“齐剧也,亦名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宛转,以尽其致。”这种表演形式与“本肘鼓”的早期表演形式基本相符,只是“本肘鼓”曲终以锣鼓节之。“肘股子”还称作“扭股子”,指演员表演中扭动腰腿的形态,这与秧歌中“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动作相吻合。也有称作“周姑子”的,这与传说有关。说是清代初期,有一周姓还俗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经常以民间小调演唱人间不平,并将小调与流行于高密、诸城、安丘、临沂等地的秧歌、花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声腔广为流传,引起农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共鸣,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周姑子”调。此说曾得到研究者的承认,根据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记载,即认为“周姑子”是“肘鼓子”的讹传。

综上所述,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出的“肘股子”戏由西向东流传,与当地的秧歌等民间演唱形式相融会,又结合本地的语言习俗、审美特征衍化而成,也称为“本肘鼓”。“本肘鼓”又被称为“哦哈吆”、“老拐调”,因其曲调而得名。 

高密茂腔的发展中国茂腔

自本世纪四十年代初,人们渐渐不大喜欢冒肘鼓每番句末“打冒”的唱法,随着剧种发展和唱腔的变化,演员在演唱中也因此而逐渐减少了八度翻高次数,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使唱腔形式更趋合理,人们根据“打冒”谐其原音并取其茂盛之意,“茂腔”的叫法也逐渐为戏班和群众所接受,从此,“茂腔”便取代了唱腔每番“打冒”的“冒肘鼓”。

早期的茂腔演唱只流行于农村,艺人世家多以农业为主,在农闲时才搭班巡回演唱。之后,一些组织稳定的职业社团相继出现。建国初,由于各级政府的扶持,茂腔开始进入昌盛时期,邻县不少演员流入高密,成为艺人云集之地,农村剧团多达44处,能坚持常年演出活动的就有21处。在这些民营剧团中,阵容较强的有“群力”、“民乐”、“胜利”三个职业民营剧团。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茂腔剧种的发展,通过戏曲改革,在县里成立了专业茂腔剧团。这些在旧社会被反动统治阶级所鄙视,被诬之为“下九流”、“唱小戏”的艺人们扬眉吐气,成为新中国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当时高密的茂腔演唱活动相当兴盛,造就了一大批新一代茂腔演唱艺人、名家,为茂腔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焦桂英、高润滋、李观行(编导)、张其荣、牟家明(编导)、范兆启、范云洁、高述青、宋爱华、徐德成、宋群、蔡得花、宋凤江等茂腔名家脱颖而出。茂腔名角焦桂英,精于青衣也擅长花旦,会戏近百出,演技精湛,艺德高尚,高密的长辈们一提起焦桂英来就眉开眼笑赞不绝口,戏迷们说:“茂腔的特点是打冒,焦桂英的冒谁也比不了,她那句老花腔‘罢罢罢呀我的大相公’一个高冒翻上去接着再低声细音滑下来,颤颤悠悠弯弯钩钩,酸溜溜的那个味真是麻煞人,恣死了!”还有的戏迷说:“别说她打冒,焦桂英喘出的气来都带茂腔味。”可见当时群众对她的喜爱程度有多高。半个世纪以来,她承前启后,奋力创新,为茂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高密城乡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爱称为“风流旦”、“戏母子”,为茂腔剧种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高密茂腔唱腔、音乐的创新与改革

茂腔演唱从民间小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后,很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造就了茂腔音乐质朴的乡土风味。

戏曲音乐在戏剧演出中呈现的最佳功能,就在于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剧种的“种”的概念,而且对本剧种的盛衰兴亡起着关键的作用。纵观历代戏曲剧种兴亡盛衰,常常不是因为形式上的雅俗深浅,也并非是质量上的优胜劣汰,其根本原因是取决于它的声腔是否适应发展着的时代和变迁着的人文环境。

对于高密茂腔音乐声腔,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如何改革发展,是茂腔音乐人数十年追求探索并实践着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初的茂腔唱腔曲调低沉,旋律简单,唱腔并不发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美的要求,茂腔工作者们在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京剧、梆子等音乐素养,将其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茂腔演唱当中,并将京胡、二胡、月琴这“京剧”三大件乐器搬进了茂腔音乐的伴奏中,还独创了一种新的京胡演奏技巧,“勾、抹、抿”(因茂腔女腔伴奏每个音符都需滑音而又无法记谱,故演奏者独创拉法俗称“勾、抹、抿”。“勾”即内弦上滑音,“抹”是外弦上滑音,“抿”是幅度很大的一种下滑音)。

茂腔音乐在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感到的问题是板式不够用,当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或对不同事物做出的不同反应时,其内在节奏,往往与原板、二板原来的节奏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茂腔工作者就向其它剧种学习其板式结构形式,来丰富自己,根据板式派生规律,首先以原板为主体,做不同节奏和速度处理,先后创造了原板类的各种板式,如慢原板、原板、快原板、快板、散板等,同时又在二板的基础上,创造了慢二板、二板、快二板、导板、回龙、紧拉慢唱等不同板式。经过长期的实践,使各类板式在节奏、速度、字位、旋律的简繁等方面趋于规范,基本上确定了茂腔原板类、二板类各种板式的规则,并在行腔和咬字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使唱腔更具时代气息,声调更趋完美。

不断发展的高密茂腔

高密茂腔剧团自创建以来,有过闪光的历史,也有过不景气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重新出台,茂腔又一次焕发勃勃生机。剧团以“出新人、出新戏、提高艺术生产能力”作为深化剧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注重在“树”人方面下功夫,以保证茂腔事业后继有人。在艺术实践中开创“以戏带人、以人带戏”的创新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代茂腔戏《盼儿记》的创作演出成功,可以说是艺术改革和二度创作的结晶,在高密茂腔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在专家和导演严格而耐心的指导下,演员们的艺术表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新颖的表演手法和近乎完美的艺术创新在晋京演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博得了文化部领导、在京戏曲专家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剧团从此也掀开了茂腔演出史上崭新而辉煌的一页。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县文化局局长的刘福海和时任县计生委主任的李桂芳,为这台反映计划生育的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晋京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功不可没。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孙惠斌更是始终把这台戏抓在手上,亲自领队晋京演出。还有外聘的一些老艺术家像北京的陈坪(艺术指导)、胶州的姜立清(舞美)、潍坊的牟家明(编剧)、杨洪德(导演)、郭天民(音响灯光)、吴超凡(作曲)等都为该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尤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高尚艺德使剧团演员受益匪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密茂腔剧团以《盼儿记》晋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为起点,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连年创作排演了《根的呼唤》、《焦裕禄》、《瓜园情》、《公仆颂》等反映时代强音的茂腔现代戏,其中《根的呼唤》一剧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并荣获九四年度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使得剧团在茂腔界异军突起,成果斐然,一大批青年演(奏)员脱颖而出,并屡次在省、市戏曲演员大奖赛中获得大奖。

为增强茂腔艺术的生命力,扩大茂腔艺术领域,近几年,剧团又重新挖掘整理,精雕细琢,将《西京》、《寻儿记》、《罗衫记》等26出传统茂腔剧制作成VCD光盘全国发行,很受各地戏曲朋友的喜爱,为茂腔艺术的推广开了一个好头。

谈到茂腔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不能“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要出精品,出新人。剧团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于有没有足够数量的戏剧精品,老戏老演不行,老演老戏更不适应形势需要。舒舒服服出不了精品,胸怀不宽育不出新人。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要保持民族化,也要注重时代化、大众化,适应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戏曲要发展,一靠名品,二靠名角。必须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和人才战略,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有了精品,还要有新人。只有以宽广的胸怀育新人,求贤若渴,甘当人梯,才能使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涌现,脱颖而出,茂腔的繁荣才有希望。

当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重视,一些扶持发展文化的文艺政策的出台,为茂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愿广大茂腔艺术工作者抓住机遇,珍惜荣誉,继续发扬求新求美的钻研探索精神,努力向上,精益求精,使茂腔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剧种在祖国戏曲大花园中更加绚丽多彩,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食粮。

(感谢李观行先生提供部分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