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焦桂英
    

基本信息

焦桂英

性别:女

年龄:97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省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茂腔,高密茂腔

从艺年限:90年

单位及职务:高密茂腔剧团 退休

所属地区:高密市

师承:张彦平

徒弟:徒弟:张其荣、蔡德花等,学生几十人。

浏览次数:20147

个人简介

  焦桂英,女,1927年生于昌邑高阳村(今属丈岭镇),第四代茂腔演员,省市两级非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她从小对茂腔就有着特别的喜好,旁人唱歌唱戏她一听就会。七岁那年就迷上了戏,十多岁时已经会了《狮子楼》、《小姑贤》等好几出戏。15岁那年嫁了高密市蔡家站(今属康庄镇)姓侯的人家做媳妇。

  解放后,焦桂英在担任蔡家站村妇女主任的时候有幸认识了茂腔第三代著名艺人老师张彦平,她一边种着地一边学着戏,张彦平一板一眼地教,她就一字一句地学,一连学会了《井台会》、《铜台府》等好几出戏。焦桂英正式演的第一出戏是《丝兰记》,她在剧中演侯门英,算是蔡站的第一个女旦角,一炮打响!为了更好的集中精力专门学戏,后来干脆辞去了妇女主任的职务。

  1952年春节刚过,由蔡站村出面牵头,报经上级批准成立了蔡家站业余剧团,当时的演出剧目有《南唐》、《西京》、《丝兰记》等10多出戏,也就是剧团成立时的创家戏,其中大部分旦角由焦桂英担任主演。剧团由原来的民营业余剧团升为县级专业剧团,后又改名为高密县茂腔剧团。

  伴随着剧团的不断升级,焦桂英这个主演也红起来了。1956年6月,在昌潍专区举办的戏曲会演中,焦桂英演出的《小脚女人》一剧中的小脚女人,获演员一等奖。同年8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二届戏曲会演中,她扮演《张郎休妻》剧中的丁香一角,获省文化局颁发的三等演员奖证书。因焦桂英品质优秀,工作出色,被选为高密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退休后,焦桂应主要是帮着儿子操持家务,打打麻将,会会朋友。每逢佳节,她的徒弟张其荣和蔡德花等人,都是风雨不误地来看她。2003年,为培养茂腔后继人才,高密市艺术剧院新招收了14名青年学员,焦桂英又被请出来对他们进行指导。可以说,焦桂英的晚年是比较快活充实的。


荣誉证书

  2008年6月第一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6月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高密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奖励证书

  1956年6月,在昌潍专区举办的戏曲会演中,焦桂英演出的《小脚女人》一剧中的小脚女人,获演员一等奖。

  1956年8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二届戏曲会演中,她扮演《张郎休妻》剧中的丁香一角,获省文化局颁发的三等演员奖证书。


主要代表作

  《小脚女人》《张郎休妻》《南唐》、《西京》、《丝兰记》、《墙头记》、《罗衫记》、《东京》、《旋风案》等传统戏,以及《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剧目。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齐鲁文化名人网上展厅

茂腔代表性传承人——焦桂英

10:43

焦桂英,女,1927年生于昌邑高阳村(今属丈岭镇),系第四代茂腔演员。


  焦桂英从小对茂腔就有着特别的喜好,旁人唱戏她一听就会。七岁那年就迷上了戏,当时村里演出的《狮子楼》、《小姑贤》等戏,她听一遍就能学会了,回家后就能全部唱下来,十多岁时已经会了好几出戏。

  1947年,焦桂英师从茂腔第三代著名艺人张延平学习,1950年,进入高密茂腔剧团从事演艺生涯,主攻青衣、花旦。因为天赋聪慧,扮相靓丽,很快成为剧团的顶梁人物。县领导着意培养,送焦桂英到省戏曲学校深造,使她得以规范系统的修习了戏曲表演的程式,业务水平得到大步提高。从此后,剧团大部分旦角由焦桂英担任主演,她的知名度日益提高,甚至把高密茂腔剧团叫成“焦桂英剧团”。


  焦桂英演戏悟性高,戏路宽,无论青衣、花旦、老旦,演起来均能得心应手。而且嗓音甜美,行腔婉转,吐字清晰,方言浓郁,善能根据人物个性特征设计唱腔和舞台动作。她一生上演了近百余出茂腔剧目,塑造了无数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令无数观众着迷倾倒。一位农村老太太曾说:“那年我去赶双羊山,看了焦桂英演的《秦香莲》,回家后哭了一黑夜,又去看她的《茶瓶记》就笑得尿了裤子,丢死我了,该死的焦桂英真能祸害人。”由此可见一斑。

  焦桂英主要代表作有:《小脚女人》《张郎休妻》《南唐》、《西京》、《丝兰记》、《墙头记》、《罗衫记》、《东京》、《旋风案》等传统戏,以及《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剧目。

  焦桂英多次获得过省市汇演奖,被县政府选为第一届县人大代表。其门下桃李甚众,许多知名茂腔演员得其真传。如今年逾八旬,仍不辞劳苦的向后学者传授技艺,为茂腔的传承发展默默贡献着。


高密茂腔剧团演出剧照

6月13日晚,为庆祝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高密茂腔剧团演出茂腔《罗衫记》。

孙秀芝饰徐继祖


孙洪菊饰郑月素

夏美华饰姚婆

宋凤江饰徐能

 

相关链接

清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潍坊、高密、胶州一带,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吸引众人前来围观。到20世纪初,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发展,出现了戏班,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现,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有了简单的化妆,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茂腔在高密、胶州一带作为地方戏曲演唱由来已久,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茂腔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茂腔的演唱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著名作家莫言也对高密的茂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故茂腔俗称为“拴老婆撅子戏”。茂腔在本肘鼓时期只有鼓、钹、锣等打击乐伴奏,茂肘鼓时期开始使用柳琴伴奏,后来受京剧、梆子等的影响,采用京胡为主奏乐器,按京剧二黄定弦,并用二胡、月琴配合,陆续增添了唢呐、笛、笙、低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在行当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后来根据京剧行当划分角色,分工更加细致齐全。

随着茂腔唱腔的成套发展,乐队的伴奏也不断改进。“肘鼓子”只用肘鼓、手锣伴奏,后加入二胡、柳琴,直到加京胡、京二胡、三弦等,但也不能满足唱腔的需要。在演出大型古装戏,特别是大型现代戏时,为了哄托气氛,茂腔乐队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扬琴、琵琶、唢呐等民族乐器,还加进了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长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团受京剧影响较深,大都使用京剧锣鼓,但茂腔仍保留了像《单抱鞭》、《七锤子》、《楔橛子》、《四锤子》和《梆子穗》等有独特色彩的茂腔锣鼓点,以别于其他剧种。

“肘鼓子”传统戏多系反映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生活片段的小戏,颇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有童谣云:“肘鼓子戏,娘们儿的事,姑娘喜欢听,老婆摸上蜜”。经几代艺人的脑记口传和加工整理,茂腔也逐渐形成了传统保留剧目(看家戏),如“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

 

戏苑奇葩——高密茂腔

(摘自高密人民政府信息资料)

高密茂腔,以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由高密茂腔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盼儿记》曾于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颇受好评。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曰,又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

目前全国专业茂腔剧团只有两家,一是高密茂腔剧团,即潍坊市茂腔剧团,二是胶州茂腔剧团,即青岛市茂腔剧团。发展势头较好的应该是高密茂腔剧团。对茂腔历史加以研究,不断继承发展,是加快我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也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 

茂腔的起源

茂腔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为声腔系统。《辞海》艺术分册载:“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

在我国,源于民间的秧歌、花鼓、茶歌、花灯是民族文化中民间歌舞的四大派系。北方的秧歌早在宋代就盛极一时,在《东京梦华录》、《扬州鼓吹词》中均有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对“山东姑娘腔”有了记载,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更有了具体描述:“齐剧也,亦名姑娘腔,以唢呐节之,曲终必绕场宛转,以尽其致。”这种表演形式与“本肘鼓”的早期表演形式基本相符,只是“本肘鼓”曲终以锣鼓节之。“肘股子”还称作“扭股子”,指演员表演中扭动腰腿的形态,这与秧歌中“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动作相吻合。也有称作“周姑子”的,这与传说有关。说是清代初期,有一周姓还俗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经常以民间小调演唱人间不平,并将小调与流行于高密、诸城、安丘、临沂等地的秧歌、花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声腔广为流传,引起农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共鸣,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周姑子”调。此说曾得到研究者的承认,根据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记载,即认为“周姑子”是“肘鼓子”的讹传。

综上所述,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出的“肘股子”戏由西向东流传,与当地的秧歌等民间演唱形式相融会,又结合本地的语言习俗、审美特征衍化而成,也称为“本肘鼓”。“本肘鼓”又被称为“哦哈吆”、“老拐调”,因其曲调而得名。 

高密茂腔的发展中国茂腔

自本世纪四十年代初,人们渐渐不大喜欢冒肘鼓每番句末“打冒”的唱法,随着剧种发展和唱腔的变化,演员在演唱中也因此而逐渐减少了八度翻高次数,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使唱腔形式更趋合理,人们根据“打冒”谐其原音并取其茂盛之意,“茂腔”的叫法也逐渐为戏班和群众所接受,从此,“茂腔”便取代了唱腔每番“打冒”的“冒肘鼓”。

早期的茂腔演唱只流行于农村,艺人世家多以农业为主,在农闲时才搭班巡回演唱。之后,一些组织稳定的职业社团相继出现。建国初,由于各级政府的扶持,茂腔开始进入昌盛时期,邻县不少演员流入高密,成为艺人云集之地,农村剧团多达44处,能坚持常年演出活动的就有21处。在这些民营剧团中,阵容较强的有“群力”、“民乐”、“胜利”三个职业民营剧团。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茂腔剧种的发展,通过戏曲改革,在县里成立了专业茂腔剧团。这些在旧社会被反动统治阶级所鄙视,被诬之为“下九流”、“唱小戏”的艺人们扬眉吐气,成为新中国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当时高密的茂腔演唱活动相当兴盛,造就了一大批新一代茂腔演唱艺人、名家,为茂腔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焦桂英、高润滋、李观行(编导)、张其荣、牟家明(编导)、范兆启、范云洁、高述青、宋爱华、徐德成、宋群、蔡得花、宋凤江等茂腔名家脱颖而出。茂腔名角焦桂英,精于青衣也擅长花旦,会戏近百出,演技精湛,艺德高尚,高密的长辈们一提起焦桂英来就眉开眼笑赞不绝口,戏迷们说:“茂腔的特点是打冒,焦桂英的冒谁也比不了,她那句老花腔‘罢罢罢呀我的大相公’一个高冒翻上去接着再低声细音滑下来,颤颤悠悠弯弯钩钩,酸溜溜的那个味真是麻煞人,恣死了!”还有的戏迷说:“别说她打冒,焦桂英喘出的气来都带茂腔味。”可见当时群众对她的喜爱程度有多高。半个世纪以来,她承前启后,奋力创新,为茂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高密城乡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爱称为“风流旦”、“戏母子”,为茂腔剧种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高密茂腔唱腔、音乐的创新与改革

茂腔演唱从民间小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后,很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造就了茂腔音乐质朴的乡土风味。

戏曲音乐在戏剧演出中呈现的最佳功能,就在于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剧种的“种”的概念,而且对本剧种的盛衰兴亡起着关键的作用。纵观历代戏曲剧种兴亡盛衰,常常不是因为形式上的雅俗深浅,也并非是质量上的优胜劣汰,其根本原因是取决于它的声腔是否适应发展着的时代和变迁着的人文环境。

对于高密茂腔音乐声腔,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如何改革发展,是茂腔音乐人数十年追求探索并实践着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初的茂腔唱腔曲调低沉,旋律简单,唱腔并不发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美的要求,茂腔工作者们在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京剧、梆子等音乐素养,将其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茂腔演唱当中,并将京胡、二胡、月琴这“京剧”三大件乐器搬进了茂腔音乐的伴奏中,还独创了一种新的京胡演奏技巧,“勾、抹、抿”(因茂腔女腔伴奏每个音符都需滑音而又无法记谱,故演奏者独创拉法俗称“勾、抹、抿”。“勾”即内弦上滑音,“抹”是外弦上滑音,“抿”是幅度很大的一种下滑音)。

茂腔音乐在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感到的问题是板式不够用,当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或对不同事物做出的不同反应时,其内在节奏,往往与原板、二板原来的节奏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茂腔工作者就向其它剧种学习其板式结构形式,来丰富自己,根据板式派生规律,首先以原板为主体,做不同节奏和速度处理,先后创造了原板类的各种板式,如慢原板、原板、快原板、快板、散板等,同时又在二板的基础上,创造了慢二板、二板、快二板、导板、回龙、紧拉慢唱等不同板式。经过长期的实践,使各类板式在节奏、速度、字位、旋律的简繁等方面趋于规范,基本上确定了茂腔原板类、二板类各种板式的规则,并在行腔和咬字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使唱腔更具时代气息,声调更趋完美。 

不断发展的高密茂腔

高密茂腔剧团自创建以来,有过闪光的历史,也有过不景气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重新出台,茂腔又一次焕发勃勃生机。剧团以“出新人、出新戏、提高艺术生产能力”作为深化剧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注重在“树”人方面下功夫,以保证茂腔事业后继有人。在艺术实践中开创“以戏带人、以人带戏”的创新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代茂腔戏《盼儿记》的创作演出成功,可以说是艺术改革和二度创作的结晶,在高密茂腔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在专家和导演严格而耐心的指导下,演员们的艺术表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新颖的表演手法和近乎完美的艺术创新在晋京演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博得了文化部领导、在京戏曲专家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剧团从此也掀开了茂腔演出史上崭新而辉煌的一页。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县文化局局长的刘福海和时任县计生委主任的李桂芳,为这台反映计划生育的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晋京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功不可没。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孙惠斌更是始终把这台戏抓在手上,亲自领队晋京演出。还有外聘的一些老艺术家像北京的陈坪(艺术指导)、胶州的姜立清(舞美)、潍坊的牟家明(编剧)、杨洪德(导演)、郭天民(音响灯光)、吴超凡(作曲)等都为该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尤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高尚艺德使剧团演员受益匪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密茂腔剧团以《盼儿记》晋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为起点,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连年创作排演了《根的呼唤》、《焦裕禄》、《瓜园情》、《公仆颂》等反映时代强音的茂腔现代戏,其中《根的呼唤》一剧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并荣获九四年度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使得剧团在茂腔界异军突起,成果斐然,一大批青年演(奏)员脱颖而出,并屡次在省、市戏曲演员大奖赛中获得大奖。

为增强茂腔艺术的生命力,扩大茂腔艺术领域,近几年,剧团又重新挖掘整理,精雕细琢,将《西京》、《寻儿记》、《罗衫记》等26出传统茂腔剧制作成VCD光盘全国发行,很受各地戏曲朋友的喜爱,为茂腔艺术的推广开了一个好头。

谈到茂腔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不能“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要出精品,出新人。剧团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于有没有足够数量的戏剧精品,老戏老演不行,老演老戏更不适应形势需要。舒舒服服出不了精品,胸怀不宽育不出新人。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要保持民族化,也要注重时代化、大众化,适应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戏曲要发展,一靠名品,二靠名角。必须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和人才战略,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有了精品,还要有新人。只有以宽广的胸怀育新人,求贤若渴,甘当人梯,才能使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涌现,脱颖而出,茂腔的繁荣才有希望。

当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重视,一些扶持发展文化的文艺政策的出台,为茂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愿广大茂腔艺术工作者抓住机遇,珍惜荣誉,继续发扬求新求美的钻研探索精神,努力向上,精益求精,使茂腔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剧种在祖国戏曲大花园中更加绚丽多彩,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食粮。

                                                                             (感谢李观行先生提供部分历史资料) 


恣意小五

茂腔艺人焦桂英

2014-03-14 16:27出处:潍坊报业网(记者 刘扬 通讯员 李观行/文)

半个世纪以来,焦桂英的名字在高密城乡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当地群众赠名“风流旦”、“戏母子”。当年高密四乡的群众有这么一个顺口溜:“豁上不吃饭,看看风流旦;豁上不出工,看看焦桂英。”可以想见焦桂英的艺术魅力。

焦桂英1927年生于昌邑高阳村(今属丈岭镇),她从小对茂腔就有着特别的喜好,旁人唱歌唱戏她一听就会。七岁那年就迷上了戏,当时村里演出的《狮子楼》、《小姑贤》等戏,她听一遍就能学会了,看戏回家后就能全部唱下来。十多岁时已经会了好几出戏,劳动的时候她一边干活一边哼唱,不唱就觉着闷得慌,一唱就感到很痛快,虽然家里缺吃少穿,一唱起戏来她什么都忘了。

15岁那年,父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将她卖给高密市蔡家站(今属康庄镇)的侯姓人家做媳妇。男人家也很穷,在逃荒途中,在磨难之时,焦桂英听会的那些茂腔戏却一句也没忘了。

家乡解放后,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焦桂英在担任蔡家站村妇女主任的时候有幸认识了老师张彦平,她一边种着地一边学着戏,张彦平一板一眼地教,她就一字一句地学,一连学会了《井台会》、《铜台府》等好几出戏。那时村里开大会,他们放上张桌子就唱起来,老少爷们非常欢迎,因为演员和群众距离很近,老乡们感到格外亲切。

焦桂英演的第一出戏是《丝兰记》,她在剧中演侯门英。过去这里一直是男人演旦角,焦桂英算是蔡站的第一个女旦角,第一次上场时吓得她浑身乱哆嗦,哆哆嗦嗦唱完了,没想到一炮打响了!从那以后她再演出就不害怕了,逢年过节他们就组织起来在街头演唱。自从演出了点小名堂,临近的村子就纷纷邀请他们去演戏,演多了唱热了焦桂英的戏瘾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集中精力专门学戏,后来干脆辞去了妇女主任的职务。

1952年春节刚过,由蔡站村出面牵头,报经上级批准成立了蔡家站业余剧团,当时的演出剧目有《南唐》、《西京》、《丝兰记》等10多出戏,也就是剧团成立时的创家戏,其中大部分旦角由焦桂英担任主演。剧团由原来的民营业余剧团升为县级专业剧团,后又改名为高密县茂腔剧团。

伴随着剧团的不断升级,焦桂英这个主演也红起来了。她卖力气演出,观众就爱看她的戏,不少观众还专门点她的戏看。有的人看完戏后忘记了戏名,他跟别人说我今晚上看的是焦桂英。有的观众叫不出剧团的名字,就把剧团叫成了焦桂英剧团。剧团下乡演出的时候,乡亲们望见了剧团的人老远里就大喊:焦桂英剧团来了!焦桂英剧团来了!

1956年6月,在昌潍专区举办的戏曲会演中,焦桂英演出的《小脚女人》一剧中的小脚女人,获演员一等奖。同年8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二届戏曲会演中,她扮演《张郎休妻》剧中的丁香一角,获省文化局颁发的三等演员奖证书。因焦桂英品质优秀,工作出色,被选为高密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焦桂英的茂腔戏令无数观众着迷倾倒,一位农村老太太说:“那年我去赶双羊山,看了焦桂英演的《秦香莲》,回家后哭了一黑夜,又去看她的《茶瓶记》就笑得尿了裤子,丢死我了,该死的焦桂英真能祸害人。

退休后,焦桂应主要是帮着儿子操持家务,有时候也打打麻将,会会朋友。每逢佳节,她的徒弟张其荣和蔡德花等人,都是风雨不误地来看她。2003年,为培养茂腔后继人才,高密市艺术剧院新招收了14名青年学员,焦桂英又被请出来对他们进行指导。可以说,焦桂英的晚年是比较快活充实的。

守望落陌

守望落陌的博客


茂腔传承普系

2011-03-09 15:13:15

老满州(约1844-1914),佚名。还俗尼姑,随夫姓丁。传闻她父母会唱拉魂腔,约在1860年前后,随父母从苏北流落在鲁中南沿街卖唱,后在日照老牛窝定居,与演唱“本肘鼓”的艺人丁某结婚。老满州所唱的肘鼓子(拉魂腔)与本肘鼓有所区别:女声唱腔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称为“冒调”,促使本肘鼓与冒调相互吸收融化。老满州及其二女儿丁宝红先后嫁给演唱本肘鼓艺人,这种婚姻上的结合。加速了本肘鼓与冒调的结合,发展形成了“哩冒鼓”,后来谐音定名“茂腔”。1876年,以老满州为主组成丁家班,在临沂、胶州、高密一带流动演出。1895年在诸城安家落户。她所生三男四女,六人能演出。长子丁大,工大生兼花脸;次子丁仁奎,主弦;三子丁三孝,司鼓兼演生行;长女留妹,艺名大相公,擅演小生;次女丁宝红(成妹),丁家班主演;三女阳三,戏路甚宽,扮演生旦,均甚出色,有“三不出台,不顶一台戏之说,四女不演戏,早亡。

丁宝红(1882--1953),乳名成妹,因排行第二,被称为“二或“二相公”。日照老牛窝人。自幼随母老满州学唱,工青衣、花旦。1895,全家定居诸城。后来宝红嫁给本县王家大庄演唱“本肘鼓”的艺人王玉林,王擅长司鼓兼大生,从而促成了本肘鼓和冒调的结合。她在唱腔的处理上,移花接木,效果良好,以下句唱腔尾音向上翻高八度,代替了本肘鼓尾音带“哦嗬的传统唱法。除柳琴外,增加了三弦伴奏,固定了有乐器伴奏的板式变化体唱腔使茂腔艺术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她在茂腔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民国时期1917年,她进入青岛,与范宝红合作演出,代表剧目有《东京》、《西京》、《金簪记》等。后参加共和班,与李凤山、李元林、张凤山、张凤宝等流动演出于诸城、高密、胶州、安丘一带,以唱功著称。有“二的唱值千金,一两银子买一分之说。她的女儿彩云、彩虹、彩凤,儿子福举,孙女王仙梅皆从事茂腔艺术,且各有所成。

冯小春(1889-1973)山东胶南人,著名茂腔琴师。精于演奏茂腔,亦能为京剧、河北梆子(板胡)伴奏,是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创始人之一。他的伴奏方法洗练,色腔严谨,伴奏中常用挑弦技巧(现已失传),在山东省及东北三省较有影响。其徒弟李焕武是原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琴师,鲁殿臣是青岛市光明剧团琴师。

王福举(1908-1989)山东诸城人。生于茂腔世家,是茂腔早期女演员“老满州”的外孙,丁宝红之子。自幼随家族学艺,12岁学习打击乐,后一直为戏班的司鼓。其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精熟戏文,在茂腔表演团体中较有影响。1953年加入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任司鼓。

刘顺仙(1909-1983)女,山东胶州人。幼年随巩玉忠、于瑞亭等学戏,工花旦。十一岁进青岛市,十三岁随“顺和班”到烟台、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演出,达十一年之久,逐渐成为主要演员,深受欢迎。1942年回青岛,兼演柳腔,改唱老旦。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奖。

曾子明(1917-1987)山东胶州人自幼随家人学茂腔,工彩旦、大生、老生,韵味浓郁,功底扎实。是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创始人之一,金光茂腔剧团是以茂肘鼓艺人宿艳琴、曾金凤、王凤松、曾子明等人为主组成。建团后改编排演了《兰桥会》,在青岛光陆戏院首次演出,连续9场,座无虚席。继而又排演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锦香亭》、《罗衫记》等传统剧目20多出,久演不衰。曾子明后转入高密剧团,其女曾淑贞也自幼随父学艺,工小生、彩旦,后因剧团下放胶州改行其他行业。

高润滋(1918-)山东高密人。15岁学艺,工老生,1954年加入高密剧团。其嗓音厚实,运用自如,韵味浓郁,功底扎实。在潍坊一带较有影响,1982年退休。其子高树清现为高密剧团主要演员。

韩永善(1922-1995)山东胶州人。16岁学艺,1950年参入创建青岛光明茂腔剧团,1955年转入青岛金光茂腔剧团,任该团团委员会委员、业务股长。初学老生、丑行,后工花脸,擅唱反面角色,在《罗衫记》中饰徐能。1956年获山东戏曲观摩大会三等奖。

王艳秋(1925-1995)女,山东黄县人。15岁学艺,工闺门旦、青衣,其嗓音高亢、嘹亮韵味浓郁,独具一格。1950年加入青岛金光茂腔剧团,晚年改唱老旦,是茂腔剧种影响较大的演员之一。

李玉香(1926-1982)女,山东胶州人。自幼随父母学茂腔,小生、青衣兼能,后专攻小生,在胶州一带声誉甚佳。1945年进入青岛市,与多名茂腔艺人组班演唱。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李玉香任团长。1957年主演《花灯记》晋京演出,同年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李玉香扮相英俊潇洒,唱做俱佳,擅演“四大京”、“八大记”和移植剧目《秋江》、《张羽煮海》等。曾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剧协山东分会理事。

宿艳琴(1927-1996)女,山东安丘人。著名茂腔演员,剧协山东分会会员。7岁学艺,8岁登台演出,工青衣、花旦。1950年参与创建青岛金光茂腔剧团,1954年获华东戏曲观摩大会二等奖。其演唱吐字清晰,做功细腻。曾被选为青岛市人大代表、胶州市政协委员。

焦桂英(1927-)女,山东昌邑人。著名茂腔演员,七岁学戏。焦桂英演的第一出戏是《丝兰记》,她在剧中演侯门英。过去这里一直是男人演旦角,焦桂英算是蔡站的第一个女旦角,第一次上场时吓得她浑身乱哆嗦,哆哆嗦嗦唱完了,没想到一炮打响了!从那以后她再演出就不害怕了,逢年过节他们就组织起来在街头演唱。自从演出了点小名堂,临近的村子就纷纷邀请他们去演戏,演多了唱热了焦桂英的戏瘾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集中精力专门学戏,后来干脆辞去了妇女主任的职务。

1952年春节刚过,由蔡站村出面牵头,报经上级批准成立了蔡家站业余剧团,当时的演出剧目有《南唐》、《西京》、《丝兰记》等10多出戏,也就是剧团成立时的创家戏,其中大部分旦角由焦桂英担任主演。剧团由原来的民营业余剧团升为县级专业剧团,后又改名为高密县茂腔剧团。

伴随着剧团的不断升级,焦桂英这个主演也红起来了。她卖力气演出,观众就爱看她的戏,不少观众还专门点她的戏看。有的人看完戏后忘记了戏名,他跟别人说我今晚上看的是焦桂英。有的观众叫不出剧团的名字,就把剧团叫成了焦桂英剧团。剧团下乡演出的时候,乡亲们望见了剧团的人老远里就大喊:焦桂英剧团来了!焦桂英剧团来了!

1956年6月,在昌潍专区举办的戏曲会演中,焦桂英演出的《小脚女人》一剧中的小脚女人,获演员一等奖。同年8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二届戏曲会演中,她扮演《张郎休妻》剧中的丁香一角,获省文化局颁发的三等演员奖证书。因焦桂英品质优秀,工作出色,被选为高密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王仙梅(1930-2001)女,山东诸城人。生于茂腔世家,王福举之女。自幼学艺。8岁登台,初学花旦,后工青衣。其嗓音高亢嘹亮,演唱时乡土气息浓郁,婉转自如。在诸城一带传有“三天不喝水,也要看王仙梅”之说。

李兰香(1930-1966)女,山东胶州人。自幼随父母学演茂腔,工花旦。1945年随姐姐李玉香进入青岛市。解放后参与组建青岛光明茂腔剧团并在剧团担任主要演员。1956年参加山东省戏曲观摩大会,在《罗衫记》中扮演郑月素,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主演《花灯记》晋京会演获得好评。其唱腔满宫满调、高亢明快、深沉浑厚,擅演剧目有《罗衫记》、《秋江》等。

曾金凤(1931-)女,山东胶州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山东分会名誉理事,青岛市戏曲家协会顾问,胶州市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父学艺,1949年和宿艳琴、王艳秋、曾子明、温秀琴等组成剧团,于1950年政府批准为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她先学青衣、花旦,后工小生。她在舞台生活50多年,勤奋于党的文化事业,对茂腔剧种得发展,对茂腔唱腔的改革,对青年演员的培养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茂腔剧种有代表性的著名演员。

匡国栋(1933-)山东胶州人。中国剧协山东分会会员,工老生、丑行。其嗓音高亢,唱腔韵味浓郁,表演逼真,多次在省市级文艺会演中获奖。

张茗华(1934-)女,山东青岛人。中国剧协会员。幼年学京剧,后转入青岛市茂腔剧团,工青衣、花旦、小生。其嗓音嘹亮,基本功扎实,做工精细、自然,戏路宽,多次在省级会演中获奖,曾任青岛市茂腔剧团副团长。

张其荣(1938-)女,山东高密人。1955年加入高密县茂腔剧团,工老旦。其唱腔韵味浓郁,行腔委婉,吐字清晰、做工精细、自然,在《对花枪》中饰姜桂枝;《八姐游春》中饰佘太君,开创了茂腔戏中老旦担任重头戏的先例。在潍坊和高密一带颇有影响。

范云洁(1940-)女,山东高密人。中国剧协山东分会会员,幼年随老艺人范云才(艺名范八)学艺,工花旦。1955年在青岛是金光茂腔剧团,后转入高密县茂腔剧团。1965年担任高密县茂腔剧团业务副团长,后任团长、支部书记。

孙瑞秀(1941-)女,山东胶州人。1960年参加青岛茂腔剧团,先学青衣、花旦、后工刀马旦、老旦。她饰演的《罗衫记》中的郑月素,《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智取威虎山》中常宝,《李双双》中的李双双,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行腔优美,吐字清晰,韵味浓郁,深受群众欢迎,曾获市级表演奖并多次参加录音录像。

张巨川(1944-)山东胶州人14岁进京剧剧团,16岁转入青岛茂腔剧团,工老生和花脸,兼胶州大秧歌的武生。其唱腔韵味浓郁,嗓音嘹亮。曾担任青岛市茂腔剧团副团长,96年担任胶州文化馆副馆长。

张梅香(1950-)女,山东胶州人。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尖子演员”。1970年参加青岛市茂腔剧团,师承曾金凤,工青衣、花旦,在《燕双飞》中俞丽芬,《弘文才女》中饰白玉,《朝阳沟》中饰银环。唱腔优美。做功内在感强。戏路较宽。多次在省市级文艺会演中获奖。2003年获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戏曲演员表演大赛“十佳花旦金奖”。她演唱的《赵美蓉观灯。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制成盒式录音带出版发行。任山东省五届、青岛市四届、五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王本宏(1959--)山东胶南人,82年考入胶南县〈今胶南市〉茂腔剧团,先工小生后工大生和老生,至今20余年,曾在30多部传统戏担任主要及重要角色,参加演出的<俩老头〉、〈徐福东渡〉被青岛电视台拍成电视片播放,磁带〈张郎休妻〉、〈火焰驹〉、〈裴绣英寻夫〉、〈于兰英讨饭〉,被齐鲁音像出版发行于华北、华东地区及海内外。省戏协会员、青岛戏协理事。


济宁新闻网

潍坊、青岛、日照半岛地区的“茂腔(猫腔)

作者: 文如安  发布时间: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故茂腔俗称为"拴老婆撅子戏"。在莫言的作品《檀香刑》多次提到的曲艺艺术,在作品中叫做“猫腔”,莫言本人也说过:我一听“猫腔”就感觉热泪盈眶!

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8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早期的茂腔演唱只流行于农村,艺人世家多以农业为主,在农闲时才搭班巡回演唱。之后,一些组织稳定的职业社团相继出现。建国初,由于各级政府的扶持,茂腔开始进入昌盛时期,邻县不少演员流入高密,成为艺人云集之地,农村剧团多达44处,能坚持常年演出活动的就有21处。在这些民营剧团中,阵容较强的有“群力”、“民乐”、“胜利”三个职业民营剧团。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茂腔剧种的发展,通过戏曲改革,在县里成立了专业茂腔剧团。这些在旧社会被反动统治阶级所鄙视,被诬之为“下九流”、“唱小戏”的艺人们扬眉吐气,成为新中国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

当时高密的茂腔演唱活动相当兴盛,造就了一大批新一代茂腔演唱艺人、名家,为茂腔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焦桂英、高润滋、李观行(编导)、张其荣、牟家明(编导)、范兆启、范云洁、高述青、宋爱华、徐德成、宋群、蔡得花、宋凤江等茂腔名家脱颖而出。

茂腔名角焦桂英,精于青衣也擅长花旦,会戏近百出,演技精湛,艺德高尚,高密的长辈们一提起焦桂英来就眉开眼笑赞不绝口,戏迷们说:“茂腔的特点是打冒,焦桂英的冒谁也比不了,她那句老花腔‘罢罢罢呀我的大相公’一个高冒翻上去接着再低声细音滑下来,颤颤悠悠弯弯钩钩,酸溜溜的那个味真是麻煞人,恣死了!”还有的戏迷说:“别说她打冒,焦桂英喘出的气来都带茂腔味。”可见当时群众对她的喜爱程度有多高。

半个世纪以来,焦桂英承前启后,奋力创新,为茂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高密城乡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爱称为“风流旦”、“戏母子”,为茂腔剧种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1481362631855471.jpg

茂腔戏传承人——焦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