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李树梅
    

基本信息

李树梅

性别:女

年龄:79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茂腔,诸城茂腔

从艺年限:66年

单位及职务:诸城市文化局(退休)

所属地区:诸城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11191

个人简介

  李树梅,女,1945年生,一生从事“诸城茂腔”艺术,退休后,仍作为该非遗项目的潍坊市级传承人,为“诸城茂腔”的传承与发展努力着……

  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哥哥艺术爱好的影响,七岁开始登台演戏,13周岁(1958年)正式考入刚刚成立一年时间的“诸城县茂腔剧团”,从不到小学五年级就到了剧团专业学习茂腔去了。

  由于李树梅基本条件不错,也肯吃苦,便被剧团视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得到王仙梅老师的真传, 1962年7月,诸城县茂腔剧团全团赴济南向省作汇报演出,李树梅出演《双凤冤》里的张彩凤,受到副省长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后来慢慢演起了大角儿,表演也更加细腻成熟。在诸城县茂腔剧团的日子里,全年有一半时间是下乡表演。

  1965年地方剧团取消,到了1978年诸城剧团茂腔队二次成立。1978年李树梅调到了诸城市文化局工作,由于茂腔队演员人数和专业水平欠缺,便将李树梅借调到了茂腔队进行指导。三年后,李树梅又调回到了文化局工作,直到退休。

  现在,老一批的茂腔演员退休了,也就没有了专业的茂腔剧团,但是由于诸城茂腔是源于本地、深受本地人喜爱的地方戏曲,所以目前在诸城活跃着约十几支茂腔业余剧团。李树梅退休后经常被业余剧团请去排戏,指导茂腔演员表演。

  李树梅谈起诸城茂腔的传承来,皱起了眉头,对诸城茂腔的传承有着担忧。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诸城地方戏曲的发展,并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所学、所知、所悟教授给后来者,为诸城茂腔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传承下来。


李树梅1958年考进诸城县茂腔剧团,拜刘艳苓为师,经诸城茂腔前辈王仙梅指导主工青衣、闺门旦,代表作《双凤冤》《白蛇传》《东京》《梁祝》《王华买爹》《张羽煮海》等。1965年诸城县茂腔剧团撤销后,李老师被分配到商业,到了1978年诸城剧团茂腔队二次成立,李树梅借调到了茂腔队进行指导,后调回到了文化局工作。

出于对茂腔艺术的热爱与责任心,退休后的李树梅老师自组班社,排演恢复了大量诸城茂腔剧目。如今年古稀之年的李老师仍不时登台演出,义务为各个业余茂腔剧团排戏指导,倾尽一己之力为诸城茂腔的传承做着努力。李老师说:“自己年少时吃的苦就是出于对诸城茂腔发自内心的喜爱所以不觉苦,自己这一辈子一直都对茂腔充满着热爱,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诸城地方戏曲的发展,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所学、所知、所悟教授给后来者,为诸城茂腔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传承下来。”

荣誉证书

  2015年12月第四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640.webp_副本.jpg

李树梅与赵晓玲饰演白蛇传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诸城茂腔名家李树梅:我要尽最大努力,把所学的知识传给后来者

鸢都龙城


茂腔是地方戏的一个剧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茂腔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我也了解了一些茂腔的来源。早在160多年前,流行着一种“周姑子”腔调,是由一周氏尼姑哼唱以得名。

清光绪年间,有一个还俗的丁氏尼姑来诸城落户,擅唱“拉魂腔”,且与诸城“周姑调”融合到了一起,“本周姑”的唱法,被群众称为“打冒”或“打鸣”,后来冒周姑艺人吸收了京剧、梆子的优秀成分,丰富了冒周姑的艺术表现力,得以普及和发展。

后来“冒周姑”改名为“茂腔”,所以茂腔就在诸城这块土地上滋生、繁衍、开花、结果。

诸城茂腔在建国后,有李玉堂等人在高密组建了“群力”业余茂腔剧团;1955年该团划归诸城,称为“诸城县茂腔剧团”。

t01270103cde3ee853b.jpg

1978年《白蛇传》剧照 李树梅饰白娘子

诸城茂腔是在诸城周围邻县的地方剧种。茂腔的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八大记”为看家戏。它唱词浅显易懂,唱腔质朴无华,亲切动人;因以女腔发达,给人悲切哀怒之感,表达了旧时妇女的心声,深受妇女喜爱,故有“栓老婆橛子”之说。

其台词唱词取当地方言俗语,如“回过头来转过面,叫声妈妈我的个娘”,通俗易懂。演唱时采用满口嗓,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回忆我过去的童年,我是1958年考入诸城县茂腔剧团。

当时的团址设在诸城北关教堂西院,剧场就是现在百盛商场西门,剧场非常简陋,草坯大屋,竹排坐。我进了剧团以后,就开始投入了练功学习。那时练基本功很苦,压腿、提腿、下腰、翻跟头、毽子功等什么功都要练。说实在的,每晚睡觉前上床都感到很困难。虽然练功苦,再苦不觉苦,再累不觉累,总感觉这是我最宝贵的一段时期。

t019ca0581d53cd3547.jpg

1978年,李树梅正在化妆

因为我才十三岁,越小练功越出功,一个观念,练好基本功,将来当一名好演员。由于自己的吃苦锻炼,便被剧团领导视为重点培养对象。那时候,我对王仙梅老师非常崇拜,不光我崇拜,诸城的老百姓都很崇拜她。曾经在诸城流传着形容王仙梅老师的一句俗语“三天不喝水,也得看看王仙梅”。

第一晚上演出的传统茂腔《双凤冤》,李宇超副省长观看了我们的演出,并和我们合影留念。

王仙梅老师对我真传实教,我就跟她学习青衣行当,后来我也演出了王仙梅老师演过的不少青衣角色。如1962年7月诸城县茂腔剧团赴省汇报演出。第一晚上演出的传统茂腔《双凤冤》,李宇超副省长观看了我们的演出,并和我们合影留念。

《双凤冤》这是块悲戏,剧中人物主要有张彩凤、胡美凤、冯玉春等,原来王仙梅老师演过的剧中人物张彩凤。这天晚上由我来上演。那时我才17岁,不管是嗓音、个头、扮相还是不错的,观众也比较喜欢。

t01e03eb0381def8fe0_副本.jpg

1962年7月,诸城县茂腔剧团赴济南演出,受到李宇超副省长(第三排中))接见并合影

谈到济南的观众,那时他们没有听过茂腔,一开始上台演唱茂腔,他们不太喜欢,当唱到“打冒”时,观众有些消声细语,后来慢慢的随着我们的演出进入了剧情,也听顺耳了。我们也看得出来,他们在认真的听,认真的看。当我们演到一定的动情处,不时的给我们鼓掌。说起鼓掌来,那时我真不懂,在那个年代,观众也没有鼓掌的习惯,只是跟着演员演出当中的喜怒哀乐,喜他们跟着笑,悲他们跟着流泪。

可这天晚上掌声不断,我记得当我演到张彩凤要处斩时,我唱了茂腔当中的几句悲调哭腔,台下观众拍手鼓掌,当时我在台上不知所措,心里非常紧张,演完我就问导演这是怎么回事,导演说,这就是叫好。

现在想想真好笑。我不断地回忆过去的童年,那时和师姊妹一起练功、演出、说笑,真是幸福。转眼之间进入老年了。从小到现在,虽然吃了苦、受了累,付出了一点心血,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这是出于我对茂腔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我有生之年,我要尽最大努力,把所学的知识传给后来者。

在我有生之年,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戏剧方面所学到的艺术、知识传授给后来者,怎样传承呢,我有个建议。

t0193a19be802e6de03_副本.jpg

2013年梁祝演出剧照

一、要强化辅导培训、是否争取潍坊艺校班集中培训。

二、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扶持、经费资助,到各团体进行全面辅导排练,考核演出质量,分配场次,送戏下乡。

三、每年搞一次文艺调演。鼓励各社区文化站编导人员,编排一些现代剧目,参加市里演出,这也是提高他们的演艺水平,也是对茂腔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梅香伴茂腔,一晃一甲子

2013年10月23日

李树梅表演诸城茂腔动作


1962年赴济南演出留念,第一排右五为李树梅。(资料图片)  今年李树梅()登台表演《白蛇传》的剧照。(资料图片)

70岁诸城茂腔名家李树梅仍坚持登台

  说起诸城地方文化就不得不说诸城茂腔,一提诸城茂腔,就不得不提李树梅。她是诸城茂腔名家,虽然今年已经70岁,但是精神头儿十足,一生的茂腔功底让她现在表演起茂腔来仍是唱腔圆润、身段标准优美,深受诸城人民的喜爱。

  2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艺术团小区的李树梅家中采访,刚一进家门,茂腔的旋律便扑耳而来……

  说历史 百年前“周姑调”演变而来

  李树梅见到记者到来,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先将诸城地方戏曲——诸城茂腔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

  诸城茂腔是在诸城及周围邻县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茂腔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八大记”为看家戏,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

  早在160多年前,诸城一带流行着一种“周姑子”腔调,是由一周氏尼姑哼唱而得名。清光绪年间,有一个还俗的丁氏尼姑来诸城落户,善唱“拉魂腔”,且与诸城“周姑调”(本周姑)融合到了一起,使“本周姑”形成了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被群众称为“打冒”或“打鸣”,“本周姑”也被改称为“冒周姑”;后来冒周姑艺人吸收了京剧、梆子的优秀成分,丰富了冒周姑的艺术表现力;解放后,各地相继成立职业剧团,使“冒周姑”得以普及和发展。为谐原音,取“茂盛”之意,“冒周姑”改名为“茂腔”。

  诸城茂腔早期以家庭戏为主,班社有“顺和”“春和”“共和”等;建国后,李玉堂等在高密组建了“群力”业余茂腔剧团;l955年,该团划归诸城,成为“诸城县茂腔剧团”,所演剧目多次获奖。

  李树梅向记者详细讲解道,茂腔是由民间小调逐步发展而成的板腔体。它唱词浅显易懂,平白如话;唱腔质朴无华,亲切动人;因以女腔发达,给人悲凉哀怨之感,表达了旧时妇女的心声,深受妇女喜爱,故有“栓老婆橛子”之说,如《张郎休妻》、《王二姐思夫》等。

  《诸城文化志》记载,其台词唱词取当地方言俗语,如“回过头来转过面,叫声妈妈我的娘”,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绝无矫揉造作之情。演唱时采用满口嗓,句句入耳。同时演员可自由发挥,乐队能即兴伴奏,易听易懂,易学易唱,妇人、小孩都能来上几句,其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忆经历 练功和演戏再苦也坚持

  李树梅第一次登台是儿时七岁的时候,虽然那时表演唱腔还稚嫩,也未受到过专业培训,但是受村里老人唱茂腔的影响,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那时就在台上演一些小戏、表演一些小角色,如小书童之类的角色。

  “我之所以打小会茂腔是由于我哥哥李树林的教导。我哥哥长我十岁,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在村里成立了茂腔业余剧团,经常组织排戏,表演诸城茂腔剧”,李树梅回忆起小时候哥哥在艰苦条件下教授自己茂腔表演的点点滴滴。在李树梅小的时候,村里没有电视,连放电影的都没有,一到了冬天李树林就把那家中棉被的被里拆下来挂在炕上充当幕布,把炕当做戏台,手把手的教李树梅怎样上台下台、从幕布后边怎样出来、怎样甩袖等茂腔表演。

  1957年正式成立“诸城县茂腔剧团”,团址设在北关教堂西院。“1958年,这个茂腔专业剧团招考,我就去考试了,结果就被录取了。那个时候我才13周岁,上了不到五年学就到了诸城县茂腔剧团专门学习茂腔去了。”李树梅告诉记者,进了剧团就住在了剧团,专心致志地学习茂腔表演,虽然艰苦,但那却是李树梅最宝贵最多姿的一段时期了。

  李树梅告诉记者:“刚进剧团的时候虽然要求七点开始练功,但是我们这些学员一般都是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到扶淇河旁边的树林子里练嗓子,练到快七点再回剧团,回到剧团接着再练两个小时的功。”练功先从基本功练起,练压腿、踢腿、下腰、翻身、跑圆场等等唱念做打声情并茂,饰演一些丫鬟等小角色。后来慢慢练起了水袖组合、花旦组合的动作,表演更加细腻,也慢慢演起了大角儿。

  由于李树梅基本条件不错,也肯吃苦,便被剧团视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得到王仙梅老师的真传,“那个时候,诸城流传着一句形容王仙梅老师表演茂腔技艺高超的话,‘三天不喝水,也得看看王仙梅’。王仙梅老师对我特别好,我就是跟她学的青衣。”1962年7月,诸城县茂腔剧团全团赴济南向省作汇报演出,李树梅出演《双凤冤》里的张彩凤,受到副省长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那个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饭是在早上练完两小时功后的九点钟。剧场就在现在西关大街与广场路交叉口国美家电那个位置,吃完饭有午戏的就化妆给群众演戏看,没戏的就排戏练戏,到下午四点再吃第二顿饭。”李树梅回想说那时一个月才发16块钱,到食堂打饭用粮票、菜分,每顿饭都得算计着吃,比如早上那顿只吃半个馒头,等到晚饭的时候只买一个馒头,再加上早上剩下的那半个馒头当一顿饭。另外,因为家人都在农村,生活困窘,她还省吃俭用,每月剩下几块钱带回给家里用。

  在诸城县茂腔剧团的日子里,全年有一半时间是下乡表演。“剧团用一辆小推车推着锅碗瓢盆,我们每个人用扁担挑着自己的铺盖去住在老百姓家中,但是不吃百姓家中的一口粮。”李树梅讲到这突然笑了起来:“下乡表演时没有自行车,我们得挑着行李走很远,还得给老百姓表演茂腔,消耗得多,所以就饿肚子。路边有豆角,我们就趁团长不注意偷偷的摘点吃。”

  1965年地方剧团取消,到了1978年诸城剧团茂腔队二次成立。1978年李树梅调到了诸城市文化局工作,由于茂腔队演员人数和专业水平欠缺,便将李树梅借调到了茂腔队进行指导。三年后,李树梅又调回到了文化局工作,直到退休。

  思未来 望更多人关注学习茂腔

  现在,老一批的茂腔演员退休了,也就没有了专业的茂腔剧团,但是由于诸城茂腔是源于本地、深受本地人喜爱的地方戏曲,所以目前在诸城活跃着约十几支茂腔业余剧团。李树梅退休后经常被业余剧团请去排戏,指导茂腔演员表演。

  李树梅谈起诸城茂腔的传承来,皱起了眉头,对诸城茂腔的传承有着担忧。9月30日,在诸城市青少年宫会议室举行了“2013诸城茂腔研讨会”,参会人员对诸城茂腔的发展现状、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诸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王聚培告诉记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发掘年轻艺术人才,在剧目和唱腔旋律上更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有地方特色又有现代韵味的新旋律,才能将诸城茂腔更好地传承下去。

  李树梅告诉记者,自己年少时吃的苦就是出于对诸城茂腔发自内心的喜爱所以不觉苦,自己这一辈子一直都对茂腔充满着热爱,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诸城地方戏曲的发展,“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所学、所知、所悟教授给后来者,为诸城茂腔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传承下来。”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岳锡玉 实习生 张婧(署名除外)


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

山东地方戏曲茂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层瞭望 2016-03-22 23:21:31

前言:

  1987年,诸城撤县建市,“诸城县茂腔剧团”衍变成了“诸城市艺术团”,当年这批县剧团的演员们,现在都已年过古稀,最大的84岁,最小的也超过了70岁,是他们创造和见证了那个年代诸城茂腔的辉煌。

  岁月如梭,还记得活跃在诸城城乡戏台上的他们吗?能认出几位?不防拿手机给家里年长的看看,试试能否勾起他们心底最深的回忆??

  

  

  3月15日,诸城市茂腔老演员座谈会在市艺术团举行。老演员们齐聚一堂,一起回忆过往的经历。

  1955年以后茂腔剧团又先后招收了胡玉兰、李华东、祁艳君、曹日华等茂腔演员,孙日明也是最早进团的茂腔学员之一,他说“茂腔剧团刚成立时,条件非常的艰苦,可以说是李玉堂为首的茂腔前辈用扁担挑到诸城来的。和其他地方的专业茂腔剧团相比,诸城茂腔剧团的成立比高密茂腔剧团早两年,五莲县的茂腔剧团也是由诸城茂腔剧团分离出来的”。

  徐艳芳出生于茂腔世家,她也是诸城县茂腔剧团创始人之一尹翠云的女儿,“最初,茂腔叫肘鼓子戏,方圆百里没有不知道我们家,我的父母、哥哥、嫂子都是茂腔演员,当时是他们在诸城、胶州、高密等地巡回演出,一天一个地方。”

  诸城茂腔剧团最红火的时候是五十年代,每当七月七演出《天河配》时,从白天到晚上,一天连演七场,看戏的群众非常多,有些老太太把鞋都挤掉了。

  

  老演员们宝刀未老,纷纷亮相,表演当年最拿手的唱段,举手投足之间仍能感觉他们年轻的影子。

  

  

  通过接触,年轻一代感受到他们身上文化传承的精神,老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将自己毕生积累的茂腔演出经验和技巧无私传的授给年轻的茂腔演员,也希望诸城茂腔能够再续当年的辉煌。(通讯员:刘旭旭)

  茂 腔

  茂腔是诸胶高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看茂腔,听茂腔在诸城更是一种割舍不断的传统。虽然,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年轻人也逐渐失去了观戏的兴趣,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茂腔仍然有传承和弘扬的必要性。

  

  诸城茂腔的起源和形成 诸城茂腔形成离不开一位外号“老满洲”的女性。“老满洲姓丁,清光绪末年,唱“拉魂腔”老满洲带着四个女儿,三个儿子来诸城落户,她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诸城姓王的唱本肘鼓的艺人,使‘拉魂腔’和诸城地区‘本肘鼓’结合。后来,老满洲的二女儿生了王福举,王福举就是茂腔名角王仙梅的父亲”,做为诸城茂腔的代表性传承人,七十多岁的李树梅查阅了很多资料,希望能够论证“茂腔的根在诸城”这一观点。在群力茂腔剧团成立后,王仙梅、陈艳琴、尹翠云等成为这个剧团的台柱子,红遍诸胶高地区。

  

  诸城茂腔的发展历史 诸城茂腔发展的历史和诸城茂腔剧团的变革有着很密切的关联。现在家住胶州市里岔镇甘沟村的马文洲,是艺术团请来的重要客人,他是诸城县茂腔剧团的创始人之一。他说“诸城县茂剧团的前身是在高密成立的群力茂腔剧团,1952年,以李玉堂为首,包括我、徐玉义、崔玉凤、石宗奇、尹翠云、刘衍奎等在内的十几个人成立这个茂腔剧团。”1954年,为响应国家

  号召,群力茂腔剧团正式登记为国家专业茂腔表演团体,1955年9月,茂腔剧团划归诸城县。1957年4月改称诸城县茂腔剧团,文革前夕,茂腔剧团解散。文革之后,在诸城县京剧团内设立了茂腔演出队。现为诸城市艺术团团长的韩鹏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对诸城茂腔有这一段历史非常自豪,他说“1978年11月,诸城京剧团改名为诸城县剧团,到1981年又恢复诸城县茂腔剧团的名字,直到1986年诸城县茂腔剧团又改名为艺术团,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