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
年龄:76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周姑戏
从艺年限:61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所属地区:临朐县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10519
韩其泰,男,1948年生,“临朐周姑戏”非遗产项目潍坊市级传承人。
2008年6月第一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伴奏乐器
演唱周姑戏
周姑戏演唱形式简单,演唱题材多是民间传说,表现了风俗民情、伦理道德、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道出了劳苦大众的心声,群众喜闻乐见。周姑戏最兴盛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仅临朐境内就有专业班社十多个,业余子弟班更是遍布全县,演出范围也从当地扩展到青州、安丘、沂水、沂南、沂源、莒县等地。
【临朐呱】临朐周姑戏——薪火相传 乡音不息
2016-11-04 智慧临朐
临朐周姑 几经沉浮
临朐县文化馆的专业研究人员冯奎业对周姑戏的历史有独到的看法:“它是流行于临朐、青州等地的肘鼓子腔,在传承**有三路,我们临朐这支是东路,又叫东肘鼓子。”
肘鼓子声腔,是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姑娘腔为主要腔调形成的戏曲声腔。在流布区域上,还有本肘鼓子(柳、茂腔)、西路肘鼓子(五音戏)、北路肘鼓子(扽腔)等。“临朐的东路肘鼓子后来被叫做周姑戏,有历史原因。”冯奎业介绍,传说先前有周姓父女卖艺,唱优美动听的民歌,后衍生为戏曲,叫“周姑子戏”。但在他看来更重要的依据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地在发掘这一濒临失传的剧种时,重新冠名“临朐周姑”的缘故。
至今,临朐广泛流传的《盼情郎》曲调,和东路肘鼓子的正调仍十分相似。根据肘鼓子的流布时间推算,临朐一带的该剧种至少有200年历史,其剧目曾有《宝莲灯》《站花墙》等百余出。其中,许多剧目是肘鼓子的共有剧目,在西路、北路中都有,还有一定数量的武戏,这在由民间说唱形成的剧种中并不多见。但遗憾的是,传统戏大部分已经失传。
据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周姑戏兴盛时期,当时临朐境内有专业和季节性班社十几个,演出范围扩展到青州、寿光、安丘、临沂等地。每逢春秋两季“牛羊盛会”,全县各戏班云集县城,搭台唱戏,竞相赛演,各显其技。
周姑戏最红火的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当时周姑戏在临朐的发源地寺头镇土门村,村里会演戏的有30多人,演出剧目达30多种,像《北平府》《西门》《梁祝下山》等。从1963年到1978年的16年间,周姑戏因破四旧、**等各种运动被迫停演。上世纪80年代初,周姑戏再次开演后又红火了一段时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周姑戏再次衰退下来。
挖掘抢救 刻不容缓
作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周姑戏与临朐地域文化生息与共,二百余年传衍,脉传谱系十分复杂。在土门村,有一个周姑戏剧团,台前台后,无论是敲锣的还是打鼓的,无论是演旦角的还是小生的,都是清一色的老年人。63岁的张继祥老人是周姑戏剧团里最年轻的成员。面对采访,他珍重的从箱子中捧出一件大红色的尚书服,这件做于1947年的戏服,现在依然完好整洁。张继祥边把尚书服小心翼翼地披在身上向大家展示,边连连说了三遍“这是一件七八十年前的戏服啊”。不仅老戏服珍贵,目前土门村还能演周姑戏的只有五六人,加上伴奏的,组成了十几人的老年戏团。
“急急走不稍停,二堂不远面前迎……”敲起手锣、定好调门,一段夹杂着山歌味道的肘鼓腔喷薄而出。当地老艺人介绍,周姑戏原系清唱,无弦乐伴奏,但有自己的锣鼓点。因对嗓音有特殊要求,剧中人物一般由男演员饰演。村里人说,过去还有两个女演员,但结婚后便不再出来演戏了,这几年,青年人都到外地打工,只剩一帮老人还痴迷于演戏。
周姑戏历史上有几次重要的发展。一个是1976年临朐县城关业余剧团第一次加入了文场乐队伴奏;另一个是赵光宝、尹文良等大胆改革了声腔音乐,派生了周姑戏女腔。在冯奎业看来,周姑戏应注意对老腔老调的继承,但传承非一成不变。近年来,临朐县文化馆克服专业人才不足等局限,相继创作了《珍贵礼物》《好亲家》《考女婿》等周姑戏小戏,并在“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等比赛中获奖,地方小戏再放光彩。
“1985年潍坊市戏曲研究室组织过对周姑戏的调研、记谱,近来我们又对老艺人的史料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临朐县文化馆馆长李咏梅介绍,历史上,临朐境内的专业和季节性周姑戏班社有10余家,后来受新剧种及新娱乐形式的影响日趋式微,一直未形成专业剧团,而民间知悉剧种来龙去脉的老艺人也逐渐故去。“再不保护和记录,真的晚了。”李咏梅感慨。
创新思路 传承发展
临朐曾有一民谣:“周姑戏,女人的事儿,男人不屑听,老婆抹上蜜儿。”这是由于周姑戏易学易唱,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中的是非恩怨、家长里短,备受农村妇女欢迎。近几年,临朐精准发力,促进传统民间剧种良性发展,让周姑戏开始登上更大的舞台。
作为“小戏之乡”的临朐县创新思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明宣传相结合。“配合县委‘学先进、找差距、转作风、抓落实’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想到以周姑戏这个非遗剧种,来诠释、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让其成为新时代可以触摸到的思想财富。借助‘以馆带团、以戏带练’的形式,让周姑戏再度回归大众视野。”李咏梅说。
如何将一个传统老剧目演出荡气回肠的“淌水崖精神”,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作为周姑戏传**所骨干的冯太平,率先加入创作,在《淌水崖》中扮演了“右派”分子辛长明一角,而另外5名演员也担纲了不同戏份,并由县文化馆支付一定的演出补贴。文化馆的26名业务人员也被抽调到该剧创排中,有的担任角色指导,有的管理服装、音响。双方合力,既能取长补短、互相学**,又能带动传承热情,促进剧种传播。
马玉顺是一位高中教师,他说:“看完现代周姑戏《淌水崖》汇演,在欣赏周姑戏这个老戏种优美唱腔和朴实表演之余,更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发现许多学生对“周姑戏”不了解,根据自己学**掌握的资料,在各个平台上向学生们略作介绍,算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下周姑戏知识普及工作。”
地方戏种是不息的乡音。一出戏,一个故事,所承载的,是经过长期沉淀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精髓,体现着民间的智慧和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土壤。以地方戏种自身的更新改进为契机,同时在创新中传承、繁荣与发展,古老的周姑戏召唤回新观众,正在焕发出新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来源:临朐宣传
潍坊市人民政府网
索 引 号:004283271/2016-01884
分类:业务信息;文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新局
发文日期:2016年03月02日
名称: 临朐县大型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全县巡演正式开启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临朐县大型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全县巡演正式开启
2月29日,周姑戏《淌水崖》全县巡演在九山镇滨河文化广场正式开启首场演出。
本次活动由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临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从2月29日至3月30日在全县13个镇(街、园、区)巡回演出。为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淌水崖水库精神的力量,周姑戏《淌水崖》从剧本创作到音乐设计,从舞台舞美到服装道具,从乐队伴奏到演员排练,历时一年之久,反复推敲打磨,选择在“淌水崖水库精神”发源地—九山镇首演。
由于故事发生在四十年前的九山镇,即使活动当天风大降温,但首演现场仍聚集了上千观众。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强烈共鸣,演员们精彩的演出仿佛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火红年代,演出到动情处,许多观众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整场演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周姑戏《淌水崖》,以淌水崖水库建设群体为标杆,通过周姑戏这一颇具临朐特色的戏曲形式,大力倡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积极响应了我县“学先进、找差距、转作风、抓落实”主题教育活动精神,进一步学习和弘扬了“淌水崖水库精神”,提升责任担当,转变作风变化,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不息的乡音--谈临朐周姑戏
加入时间:2013年10月19日
赵光宝 宋德安
在临朐县风景秀丽的山区农村,流行着一种地方戏曲——周姑子戏。尽管经过二百多年的时代变迁,它那优美动听的原生态唱腔旋律,仍然回响在这片土地的青山绿水之间。
临朐周姑戏的前身是东路肘鼓子戏,也叫周姑子戏,是流行于临朐、益都(今青州市)、沂源、安丘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其演唱形式原始古朴,唱腔朴素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多年来,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图八十八
关于“肘鼓子戏”和“周姑子戏”,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记载:“周姑子也叫肘鼓子。民间小演唱。清代中叶流行于山东南部……打狗皮鼓伴奏。尼姑、巫师、乞丐等人也演唱。一个剧种的名称,有因地而名,如京剧、沪剧、闽剧;有因腔而名,如汉调、曲剧;有因伴奏乐器而名,如柳琴、花鼓戏等。看来“周姑子戏”是针对演唱的唱腔而言,“肘鼓子戏”是针对伴奏的器具而言,从整个剧种来看,二者是一回事。据五音戏老艺人邓洪山讲:“五音戏早先就叫周姑子戏,也叫肘鼓子戏,属西路。听老人说,周姑子戏分两路五支,两路分东、西,五支有仁、义、礼、智、信(可能是有影响的班社代号)。章丘、淄博一带是‘义’。再往东、往南直到很远的地方……”据临朐县的许多老艺人讲,周姑子戏是很多年前姓周的父女二人以卖唱为生流传下来的,因此叫周姑子戏。
图八十九
周姑子戏流传到临朐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尚无定论。据该县寺头镇丹崮村的老艺人窦玉真讲,他师傅的老师叫崔福东,其祖辈都是唱周姑子戏的。1875年(清光绪元年)编修的《临朐县志》记载:“在前清盛时……每届元宵节,恒醵钱作戏,范竹为具,而蒙之以纸,有若龙者,若马若麒麟者,若舟车者,更有肖形为虾、蛤、鱼、鳖诸水族者,而一班青年涂朱抹粉扮作浪子荡妇,挈具盘旋,并演唱杂剧以助兴。虽是粉饰太平宣导和气,而男女蹀躞星夜奔驰,良家子女因此流入荡途者往往有之。”按几代艺人相传的情况,结合《临朐县志》《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所记载的“在前清盛时”(指清朝光绪前的某一段兴盛时期,不是指清初)、“清代中叶”推算,可以看出临朐一带的周姑子戏,至少有二百年的演唱历史。周姑子戏初期是有一两人唱门子开始的,逐步为三五人“扒地摊”,再后来便形成了周姑子戏的雏形。据临朐县陡沟村的老艺人王德俊回忆,他爷爷(1815年生)小时候曾多次见过“唱门子”的,唱的就是周姑子调。这些“唱门子”的,有的单人,有的两三人一伙,常在村子里住下来开夜场。他们演唱时,肩挂小鼓按节奏敲打,另有一人打着竹板边唱边扭。庄里人攒煎饼、凑赏钱给他们。这些人被当地人称“唱周姑子戏”的。为什么说周姑子戏与花鼓秧歌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呢?据中国戏曲史学家周贻白著《中国戏曲发展纲要》载:“山东省区的肘鼓子,一名周姑子,一般来说,其前身皆属花鼓秧歌。”现在临朐县一些偏僻山村业余周 姑子戏班的演出,有的还保留着原始风采。无论从演员的表演、身段、台步还是从曲调上,仍可发现花鼓秧歌的痕迹。
周姑子戏演唱的内容,题材多是民间传说,表现风俗民情、伦理道德,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道出了他们的心声,群众喜闻乐见,尤其表现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剧目,妇女观众尤为欢迎,所以当地群众称肘鼓子戏是“拴老婆橛子”。受其感染,男女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抗争的事屡屡发生。有些肘鼓子戏的剧情和唱段,几乎家喻户晓。直到现在,在一些偏僻的、交通不便的山区,从老人到孩子都能哼几句周姑子腔。即使电影及其他文艺形式已经普及,他们仍然以演唱周姑子戏自娱自乐。如临朐县南部山区的寺头、九山、蒋峪、吕匣、白沙、杨家河、石家河等乡镇的数十个村庄,仍有业余或季节性戏班在活动。尤其逢年过节和农闲时,村村送戏,各个戏班相互交流演出。每逢演出,观者如潮。台上唱,台下哼,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无限欢乐中,难怪人们称这一带是“周姑子戏窝子”。
(图九十一)
据老艺人回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周姑子戏最兴盛的时期。那时,仅临朐境内就有专业和季节性班社十多个,业余子弟班遍布全县。活动最广影响最大的有以贺士学为首的“双庆班”和李明友为首的“一家台”(李明友和自己的儿子、儿媳、女儿为主组成的戏班)。他们演出的范围扩展到益都、寿光、安丘、临沂等地。每逢春秋两季的“牛、羊盛会”,全县各戏班云集县城,搭台唱戏,竞相赛演,各显其技,促进了这一剧种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影响较大的演员,如贺士学、李明友、周世英等,他们对周姑子戏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第一代女演员周世英的出现,给周姑子戏增添了新的光彩,其扮相俊秀,唱做俱佳,红极一时,竟使后人误认为周姑子戏就是“姓周的姑娘唱的戏”。他们在结合当地民歌小调、丰富和改进自己唱腔的同时,开始逐步向其他戏曲剧种汲取营养、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经过一代一代艺人们的演唱实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
周姑子戏的传统剧目很多,比较流行的有《思春》《天仙送子》《双生赶船》《风筝记》《梁祝下山》《蓝桥会》《跪花亭》《三宝山》《倒听门》《站花墙》《王二卖草》《休丁香》《乱石山》《双钗记》《崔寡妇上坟》《赵美蓉观灯》《秦雪梅吊孝》《绒花记》《北平府》《采药》《双贞节》《金镯记》《宝莲灯》等四十余出。
周姑子戏的主要唱腔是[周姑正调]。该唱腔原始古朴,优美动听,既能叙事又善抒情,一般是以“四句腔”开头,然后以三腔、四腔作为上、下句而反复使用的板腔体。[周姑正调]包括两个板式,[叙板]和[慢板]。[叙板]主要用于叙事,如《梁祝下山》王德俊唱:
[慢板]用于叙事、抒情。如《双生赶般》中老艺人张花喜的一段唱腔:
[慢板]用于叙事、抒情。如《双生赶般》中老艺人张花喜的一段唱腔:
另外,还有[娃娃腔]、[扑灯蛾]、[过仙桥]、[五齿筢]、[护城濠]、[醉中翁]、[鸡打鸣]、[将板]、[紧出慢]、[流水]、[快三眼]等十多种板头和曲牌。唱词多以十字句(三、三、四结构)和七字句(二、二、三结构)为主,也有少量五字句和散句。由于腔调和方言土语的关系,唱词中多用衬字儿,应用最多的有哟、闹、噢、儿、的、班、他就哎是、那个等。如用得巧妙,犹如锦上添花,使唱腔更亲切、动听。如老艺人宋世官唱的[过仙桥]:
短短四句唱词中,就有哟、闹、噢、号、俺刀、哟刀、儿、俺这、俺就等十几个衬字并反复使用。
周姑戏唱腔的主要特点是唱腔原始古朴,行腔大起大落。由于旋律跳跃性强,唱腔极具山歌风味。如前几段中的:
像这样上扬或下跌七八度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有的甚至相差十几度,如:
“3”和“6”之间相差十一度,这种情况在其它戏曲音乐中是不多见的。
没有哪一位作者能够创造出一个剧种,周姑子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从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中提炼的,是劳动人民(包括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由于过去山区农村经济贫穷、文化落后,周姑戏的演出形式及唱腔、曲牌仍保持在原生状态,无剧本曲谱,教学靠身传口授,无弦乐伴奏,只靠打击乐掌握节奏。舞台设置和演职人员尽量从简(当地俗话说:周姑子戏一个兵)。尽管如此,那优美动听、原始古朴的周姑戏音乐仍时常回响在山野村落、田间地头,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繁荣群众文化生活,1976年,临朐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始对周姑子戏的部分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改革原来的唱腔和伴奏形式(加以板胡为主的弦乐)。同时,尊重多数老艺人和群众的说法,定名为“临朐周姑戏”。之后,创作了一批反映新时代农村生活的现代戏,如《一对迷》《村头风波》《考女婿》《一捏盐》《三个同学》,整理改编了传统剧目《青丝记》等。这些戏在临朐、青州、沂源等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群众的赞赏,并在省市会演中获奖,有的还发表在中央和省级报刊上。由于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新老艺人的不懈努力,临朐周姑戏将会更趋完美,并能世世代代广泛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