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武法义
    

基本信息

武法义

性别:男

年龄:74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四通捶拳

从艺年限:63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

所属地区:奎文区

师承:王明春

徒弟:

浏览次数:13815

个人简介

  武法义,男,1950年9月出生,是“潍坊四通捶”第七代传人,该非遗项目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962年跟父亲武廷亮学习四通捶。1965年又拜师叔王明春为师,继续学习四通捶。为了使四通捶很好地传承下去,武法义根据自己对四通捶的感悟,将四通捶的很多套路和认识整理成文字资料与光盘。对于四通捶,武法义认为该拳除了讲究意、气、力、势、法外,就是此拳的主要技击特点是采用人的两手、两肘为主,与对手交手在对手面前同时出现4个捶头(两个肘头和两个拳头),此拳可称为“四同捶”。

  如今,武法义依然保存着当年曾祖父武玺珏练功用的石担、石锁、磨盘。两个石担各60斤,中间可以用一根直棍串起来,表面看上去就是一副杠铃。

  据武法义介绍,当年武玺珏不是用石担来进行抓举,而是把两个石担抡起舞动练习,可想而知武玺珏力量有多大。石锁在武侠片里经常出现。武法义介绍,这个石锁80斤,是用来单手抓举练习。武玺珏为了练习五指的功力,自己把一个60斤的磨盘钻上指头眼大的坑,用指头抠着抓举。武玺珏的自身力量和四通捶技击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在常人眼里就是一个传说。

  四通捶传说由黄县人冯立望传到了老潍县城,由于边相亭与子侄将其发扬光大后,老潍县人便称四通捶为“边家捶”。后来,四通捶第三代传人边淮将该拳法传给了弟子武玺珏(1854—1919)。武玺珏又将四通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四通捶便在潍县城有了“边家捶、武家耍”的说法。武玺珏的马势可谓重如泰山,表演的时候,脚下方砖都被震出裂痕。

  武法义作为第七代传人,到目前已有200多名弟子。无论男女他都会向大家无偿教授,目的就是希望将传统四通捶发扬光大。


荣誉证书

  2012年12月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image004.jpg

image006.jpg

image007_看图王.jpg


元素路径: body > p > img

当前已输入3个字符, 您还可以输入9997个字符。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苦练四通捶,大赛拿冠军

张克俭全国武术大赛中打出潍坊传统武术声威

2014年05月27日

师徒展示各种四通捶招式。

张克俭在对着树练功。

张克俭与师兄张新光切磋,师父武法义从旁指导。

四通捶作为我市特有的传统武术,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练习。经过与师父武法义的积极备战,潍坊四通捶习练者张克俭在国家级传统武术大赛中夺冠,打出了潍坊传统武术的声威,让武术界对四通捶有了新的认识。5月2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张克俭和师父武法义每天都会坚持练习四通捶,他们希望将潍坊四通捶发扬光大。

四通捶在全国大赛中夺冠

5月25日上午9时许,潍城区福寿西街与和平路交叉路口西约50米附近的一个小游园中,十几名四通捶练习者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他们正用拳法演绎着潍坊传统武术的精彩。看到记者到来,他们纷纷向记者抱拳行礼打招呼,虽然因练功而累得满头大汗,但个个都精气神十足毫无疲惫之感,尤其是师父武法义,虽然已经64岁,但依旧满面红光、精神抖擞。

随后,记者跟随师父武法义来到他的家中,弟子张克俭给记者拿出了他们本次在全国武术大赛中获得的金奖奖牌和证书。“这是今年5月15日至19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的全国传统武术大赛上获得的。”张克俭介绍说。

记者采访得知,这次比赛是一场国家级传统武术大赛,共有289支代表队,2374名武术运动员参加。在中年组(40岁—59岁)其它拳术项目比赛中,有来自二十多个拳种的三十多人参赛。张克俭代表四通捶队出战,以8.99分的高分最终夺得该项目的一等奖。师兄张新光、师弟孙斌也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大赛二等奖。

无偿教授为将其发扬光大

通过与武法义的交谈记者得知,四通捶是潍坊传统的武术拳种,经过代代相传已有近200年历史。武法义今年64岁,从12岁便开始练习四通捶,是第七代传人。

“四通捶是我从父亲那里学的,我希望把它传授给更多热爱武术的人。”武法义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有200多名弟子。武法义对记者说,有些拳种在传承中比较封闭,或是传男不传女,或是家族式相传。而四通捶面向所有人,他会向大家无偿教授。武法义表示,他只希望将传统四通捶发扬光大。

张克俭介绍,四通捶是一种刚柔并济的格斗拳种,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紧密结合。表面上四通捶招式粗如稻草,而实质上是细如牛毛。“我们学习四通捶的时候,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越加热爱它喜欢它。”

故事 痴迷练习付出多

47岁的张克俭,1967年出生在老潍县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他便从父亲口中听说了太多关于四通捶的神奇传说,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对四通捶的崇拜,一个小小武术梦的种子便开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上小学时,他便加入了学校里的武术队开始接触武术。几年后他开始跟随武法义老师练习四通捶,从那以后,张克俭对于四通捶的热爱与日俱增。

1987年,张克俭20岁,系统学习四通捶五年后,他几乎练到了痴迷的境界,一天不练上一招半式,身上就感觉不舒服。然而,过度的运动量,让他付出了很多。“当时太喜欢四通捶了,白天工作,晚上就在家里练拳,并且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张克俭告诉记者,过度练习四通捶甚至一度让他有了尿血的症状,后来经过系统调节才恢复健康。

要想练好一个拳种,难免会遭受皮肉之苦,四通捶也不例外。张克俭对记者说,有一次为了练习一个招式和膝盖的承受力,他和师兄弟在沥青路上跪着。在外人看来,这与自残没有什么区别,可在他们看来,跪在沥青路练习是练好四通捶的必要途径。“头几天,我们的膝盖上都流血青肿了。可是我们坚持了下来,最终练好了膝盖承受力。” 文/图本报记者 邓永杰 姜晓彦

 老潍县


潍坊市七位武术名家收录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

2014-07-09 16:48:33

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于2014年六月正式出版,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为新闻出版总局确认的唯一的中央级武术专业刊物。编辑出版系列文献类辞书《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画册,旨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讴歌中华武术精神,传播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并为中国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我市传统武术和地方拳种的七位领军、代表人物参与评审并收录其中他们分别是;

武法义老师潍坊传统四通捶第七代传人、四通捶世家、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代四通捶的领军人物。

张克俭老师潍坊传统四通捶第八代传人、当代传统四通捶的代表人物。

宋嘉林老师传统劈挂拳、八极拳第八代正宗传人潍坊当代八极拳的代表人物。

宋振昌老师潍坊地功拳第六代传人、当代地功拳的代表人物。

杜文明老师潍坊高密地龙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地龙经当代领军人物。

张保老师潍坊少林拳的领军和代表人物。

张振华老师传统劈挂拳、八极拳第九代正宗传人。

我市当代武术名家和代表性传统拳种的入选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传统武术的知名度,对我市传统武术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我市的传统地方拳种成为潍坊的武术名片走向了全国,做为中华武术的一枝奇葩在武术大家庭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出版】我市七位名家入选 - 老潍县 - 四通捶吧(鸢都风雨二百载潍水两岸代代传)

image017.jpg

image019.jpg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image027.jpg

 老潍县

潍坊四通捶八大空白是谁填补的!

2012-01-06 15:48:46

http://blog.163.com/zhangkejian_love/blog/static/1408438552012062305152/

第一个空白;二00三年九月五日经区体育局和民政局的严格审核成立了四通捶历史上的第一个合法的的民间组织【潍坊市奎文区四通捶研究会】同时也是四通捶历史上里程碑,由此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抢救四通捶拳术的举措和行动。

第二个空白;二零零一年四通捶第八代传人张克俭编辑完成了第一部四通捶历史上比较完整纪录四通捶历史渊源、拳术理论及拳法等,准确的推算出了四通捶的传承历史及每代代表人物的真实年龄和习武经历做到了有据可查纠正了许多历史中的误区和错误,现今有关的四通捶文章和历史渊源都采用了书中的记录,是许多的错误得到了纠正。

第三个空白;2004年4月潍坊晚报的体育人间整版介绍了四通捶第七代传人武法义老师在潍坊引起了巨大反响。二00四年六月山东【中华武术栏目】专程来潍拍摄了四通捶专辑在潍坊大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此在潍坊城乡掀起了习练四通捶的热潮。使这一濒临失传、在潍坊大地消失了十几年的传统拳种复活重生,现今许多四通捶的习练者都是在此影响下把放弃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四通捶拳术重新拾了起来恢复了练功,在随后的几年纷纷成立了武馆和培训中心等所以在2008年潍坊第一届武术锦标赛才有了庞大的参赛团队。为八年后2011年初成立的潍坊市四通捶研究会播下了种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个空白;2005年七月奎文区四通捶研究会第一次以团队形式参加了全球华人风尚大典武术大赛取得了山东赛区团体金奖、个人金奖、银奖等。此次比赛也是四通捶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向潍坊父老展示四通捶拳术解开了四通捶历史上的神密面纱,由此四通捶各派随后参加各种武术比赛成绩斐然。

第五个空白;2006年八月奎文区四通捶成立三周年联谊会在樱南村召开、召集了潍坊四通捶的广大爱好者交流表演气氛融洽为四通捶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增加了后续力量同时也是四通捶历史上的第一次联谊会。

第六个空白;奎文区四通捶研究会参加了文博会。四通捶拳术作为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参加了潍坊国际风筝会文化博览会的现场展示,受到了中外宾客的广泛好评。

第七个空白;潍坊奎文区四通捶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山东省传统武术大赛六人参赛四人获得一等奖,【张克俭获个人单项一等奖、王守洋、杜栋获对练一等奖】、李一豪获个人单项【陈铭章式四通捶】一等奖。二等奖四个【徐来顺、陈晓峰获个人单项二等奖、张克俭、徐来顺获对练二等奖、三等奖三个   【张克俭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这也是四通捶拳术在政府举办的正规高规格的比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第八个空白;在传统武术大赛中奎文区四通捶研究会代表队六人参赛,四人获得武术段位填补了四通捶拳术历史上无武术段位的空白。也是四通捶以单一的拳种无器械比赛的情况下的重大突破!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image033.jpg

image035.jpg

image037.jpg

image004.jpg

image007_看图王.jpg

新华网山东频道logo

流入潍坊200余年 “家乡拳”四通捶首次比武

2012-06-25 08:48:44  来源: 齐鲁晚报


23日,在潍坊三中体育场,潍坊市首届四通锤武术锦标赛在此开赛。孙国祥 摄

23日,山东省潍坊市首届四通捶武术锦标赛在潍坊三中体育场举行,四通捶5支代表队6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四通捶传入潍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次是首次举行比赛。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四通捶有望进入校园,以后潍坊的孩子都会自己的家乡拳。

23日上午9点,记者在潍坊三中的体育场看到,参赛的60名选手包含了老中青三代,不仅有10多岁的孩子,也有60多岁的老翁。比赛尚未开始,各代表队的运动员摩拳擦掌,准备赛前的热身。四通单人套路演练,双人对打,器械演练等,特别是四通捶第八代传人张克俭的群仗势套路表演,展现四通捶刚猛爆裂,是以少胜多的特色套路表演,吸引了围观爱好者的阵阵掌声。

潍坊四通捶第六代传人边凤池已经74岁高龄,他说,四通捶至今在潍坊流传了200多年,今天传承人聚集一堂各展身手,是潍坊四通捶发展的标志性阶段,通过观看这次比赛,发现四通捶不但没有失传的迹象,反而通过比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潍坊武术研究会会长韩吉东介绍,2011年年初,四通捶被列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政府和广大四通捶爱好者的重视和关注。为此,2011年3月,四通捶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将潍坊四通捶拳社、奎文四通捶研究会、潍坊四通捶武馆、四通捶培训中心集合起来,取消门派之别、集中优势、相互融合,潍坊四通捶得以健康发展与传承。

武术研究会会长韩吉东告诉记者,为了能让潍坊四通捶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研究会已经与各中小学进行了沟通,计划下一步让四通捶走进校园,利用每日60分钟的大课间,让孩子们了解四通捶的历史,并练习潍坊四通捶。这样不仅让四通捶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体魄,让潍坊的孩子都能武出自己的家乡拳。(赵磊)


大众网

三大家薪火相传 四通捶成为潍坊特色优秀拳种

2012-02-27 09:18:00作者:王来臣 来源:潍坊新闻网


边凤池演示四通捶硬步功。

潍坊新闻网2月27日讯 四通捶作为潍坊的优秀拳种,据说是由黄县(现为烟台龙口)人冯立望传到老潍县城西关边家的,边家将其发扬光大,故又称“边家捶”。后来,四通捶传到老潍县东北关武家,武家将其进一步发展传承,便又有了“边家捶、武家耍”的说法。再往后,武家又把四通捶传到王家,现在潍坊大部分四通捶的练习者是王家所传。2月25日、26日两天,记者采访了四通捶第六代传人边凤池,第七代传人于效航、武法义,第八代传人李玉亭等人,他们向记者提供了很多有关四通捶的资料及图片。据李玉亭介绍,去年四通捶列入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进行了公示,现正在审批过程中。

边家

老潍县最早的传承者

据边凤池介绍,清朝道光年间,黄县人冯立望路过老潍县时,把四通捶传给了其祖上的边相亭。冯立望离开老潍县后,边相亭潜心研究四通捶,之后将四通捶传给了其子边殿魁和侄子边淮。老潍县人都知道边家习练四通捶,便把四通捶称为“边家捶”。

老潍县很多拳师都只知四通捶其名,不知其真实水平。曾有一位名叫段尔卯的拳师,公然蔑视四通捶,并扬言要与边家一决高低。有一天,边相亭带着儿子边殿魁等人路过段尔卯的拳场时,段尔卯的弟子们便邀边相亭进场交流,实则是想让边相亭与段尔卯交手,看一看四通捶的真面目。边相亭推辞不过,就让十六七岁的儿子边殿魁与段尔卯交了手,结果段尔卯被击倒在地。段为了挽回面子,背后偷袭边殿魁,边殿魁反应敏捷,转身二次将段尔卯击倒在地。

边相亭和边殿魁在家都排行老三,边相亭被称为“大边三”,边殿魁被称为“小边三”。边殿魁打败段尔卯后,老潍县就传开了“小边三打段尔卯”的故事,四通捶也扬名老潍县城。后来边殿魁早逝,边相亭便把平生所学传给了侄子边淮,一直到后来传到了边凤池这代。

武家

把四通捶演绎成传奇

据武法义介绍,其铁匠出身的曾祖父武玺珏生于清朝咸丰四年,31岁跟随边淮学习四通捶。武玺珏学习时年龄虽大,但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如今,武法义依然珍藏着曾祖父当年练功的石担、石锁等。武玺珏力量大、拳术精,在拳场练习四通捶马势镇脚时,拳场的方砖都被震出裂痕。武玺珏在老潍县人心中是一个神话,潍坊著名文学家高智慧先生,根据武玺珏的生平事迹,写成了连载小说《武玺珏传奇》。

武玺珏后来又把四通捶传给了其子武化喜、其弟子杜瑞林等人。武化喜后将四通捶传给了其子武廷亮、其弟子王明春等人。

王家

大力推广发展四通捶

王明春师从武化喜,后将四通捶传其子王世忠、弟子于效航等人。现年73岁的潍坊四通捶第七代传人于效航,在对外推广四通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84年5月,全省武术挖掘大会在青岛举行,于效航在会上表演了四通捶,经武术专家评审,四通捶被评为优秀拳种。1984年8月,全国武术观摩表演交流大会在甘肃兰州举行,于效航表演了四通捶后,四通捶被评为山东省四大名拳,并入选《中国武术大辞典》,从此潍坊四通捶在全国武术界有了一席之地。2009年,王世忠的弟子李玉亭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取得优异成绩,如今王世忠的另一个弟子孙安军正在美国传授四通捶。

近年来,四通捶第八代传人李玉亭,着手将四通捶的的很多资料整理成文,并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1年2月份,四通捶被列入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进行了公示,现正在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记者 王来臣)

logo (1).gif

潍坊四通捶的前世今生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0-01-25 10:24:29


1936年秋,四通捶传人边毓才(中)同弟子们的合影。

清道光以来,潍县武术界及武术爱好者中间便流传着“边家捶,齐家棍,陈家单刀不用问”的拳谚。“边家捶”就是潍县武坛上特有的拳种“四通捶”,该拳又名“铁沙卧陡功”,因拳理要求“意与势通,势与法通,法与气通,气与力通”故名。1984年在兰州召开的“全国武术发掘大会”上,四通捶被编入《中华武术大典》;1991年在泰安举行的“全国武术大会”上,四通捶被评为“山东四大名拳”。

潍坊新闻网1月25日讯 四通捶到底是何人所创,创于何年,属内家外家,何门何派,现无文献可考;该拳又是何时传入潍县?据边家后人、今年71岁的边凤池先生回忆,祖父边毓才曾告诉过他,四通捶传边家是在清嘉庆年间。

边佑奇遇外乡人

父子苦练四通捶

清嘉庆年间,边凤池的祖上是潍县西关大户。边家务农并经商,开设了鸿聚烟店。掌柜边佑(1787-1860),字相亭,酷爱武术,闲时便率儿子边佃魁及侄辈们练拳,当时颇有名声。关于四通捶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边凤池先生说,有一年春天的一个早晨,边相亭带伙计们到田间干活,路遇一人站在路旁,面孔陌生,看穿戴好像外乡人,也就没怎么上心。干完活中午回家路过时,边相亭见那人仍然坐在牌坊旁没走。午饭后他领伙计们再到田间,见此人仍在原处。边相亭心生疑惑:他怕不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边相亭到田里安排好活计后,便折了回去,走到那人跟前,拱手施礼,问他从哪里来,是不是有烦心事?如果有难事,可以帮助他。那人忙答话,果是外乡口音。那人告诉边相亭,他叫冯礼旺,祖籍东邑黄县,在陕西谋生多年,因年岁渐长想回老家,不想断了盘缠。边相亭便说,盘缠好办,要是你不嫌弃的话,先到我家吃了饭,再送你盘缠回家。

边相亭领冯礼旺回到家中,叫家人拾掇酒饭招待。考虑冯礼旺一夜没睡好,又饿了大半天,边相亭便叫家人给他收拾住处,住了一夜,第二天拿出盘缠送他上了路。

        送走冯礼旺,边相亭没再将此事挂在心上。大约半个月后,冯礼旺又回来了。边相亭原以为冯礼旺要回陕西,从此路过,或答谢帮助之恩,或还他盘缠。冯礼旺却没提还钱之事,只客气地说要住几天,边相亭热情相待。

冯礼旺在边家住下后,每逢边相亭父子在后院练拳,他就在旁观看,并不发一言。边相亭从冯礼旺的步态和架势,约摸出他身上也带功夫。一天,两人闲谈,扯到拳脚功夫的话题,冯礼旺对边相亭说,他们练的功夫,强身健体可以,但不实用。随后他讲,自己有一套名叫“四通捶”的拳法,既能健体养性,又能御敌防身,并演练给边相亭看。虽年至半百,但一套拳下来,冯礼旺脸不变色,气不粗喘。至此,边相亭方知冯礼旺是身怀绝技之人。于是,边相亭便拜冯礼旺为师,带着儿子跟冯礼旺习练四通捶。

此后,冯礼旺精心指教,边氏父子刻苦习练。由于两人皆有功底,功夫长进很快。平时冯礼旺单住一屋,一天早上,边家人照例去叫他吃早饭,却不见了人影,合家遍寻而不见,方知冯礼旺不辞而别,此后再无音讯。

小边三打段尔卯

边家捶名声大振

边凤池说,边相亭为人低调。他带子习武的初衷是为了强身健体,后来拜师冯礼旺习成四通捶,也从不对外张扬。外人知晓边相亭父子有身好武艺,便将此拳法叫做“边家捶”。边家捶的名声真正在潍县传扬开来,还要从“小边三打段尔卯”说起。

当时潍县城有一武术高手,名叫段尔卯。早年他曾在外地镖局干过“趟子手”,后回潍县设场授徒。此人武艺虽好,但却过于骄傲。每逢武术界谈起边家捶如何厉害时,他总是嗤之以鼻,并扬言要与边家比试比试。也曾有人带话给边家,边相亭总是一笑了之。

一日,边氏父子路过段的武场,恰巧段尔卯自场内出来。因先前都是认识的,段尔卯便邀请边氏父子二人进场叙谈。谈话间,段尔卯又提出比试武艺。边相亭一再推辞,但经不住段一再要求,便称自己年纪大了,叫边佃魁“领教段叔高招”,并嘱咐儿子点到为止,切勿失手伤人。

三人及段尔卯的徒弟来到场中,段尔卯与边佃魁脱去外衫,相互施礼后开始比试。只听段尔卯一声大吼,急速抢到边佃魁左侧,弓步右冲拳一招“巨蟒吐芯”,直奔面门打来。

段尔卯这年四十来岁,身材略矮于边佃魁,但这一拳伴着冲力,说“力有千斤”并不过分。只见边佃魁身微左转,右臂内旋,斜刺里探臂将段尔卯来拳架接住。因段拳直来,边掌斜接,所以边只用少许力气便将段的千斤之力化去大半,这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边佃魁又一招“剪截捶”,整个招式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时段尔卯哪里还能撤得动,若非边佃魁手下留情,他早已血流满面,非伤即残了。

段尔卯见只一招便被制住,不由又惊又怒,面露忿色。边佃魁忙将段放开,抱拳施礼,连说段叔承让了。边相亭训斥了儿子几句,并向段尔卯道歉。段尔卯一言不发,脸上怒气仍然未消。话不投机,边相亭便与段尔卯告辞。

就在边佃魁伸手去拿挂在小树枝上的褂子时,段尔卯猛地扑来,欲将边佃魁扳倒。边佃魁毕竟年轻反应快,见段尔卯偷袭,早忘了父亲“不能伤人”的嘱咐。他顺手将褂子一扔,借势回身,一个“双撞捶”当胸过去,将段尔卯撞了个仰面朝天。

边相亭见状一面呵斥儿子快住手,一面不冷不热地对段尔卯说,武人比试,胜负常事,不知段师傅从哪里学来的打偷捶。段尔卯在徒弟们面前大失颜面,羞愧难当。此后,段尔卯的武场散了,人也不知去向。

虽然这次不期而遇的比武给边家捶正了名,但段尔卯输得最后武场也散了,边相亭心里很是懊悔。这段遭遇战,边相亭一再嘱咐家人不要再提起,自己对外更是不出手。

边相亭排行第三,边佃魁也是老三,当时人称边相亭“大边三”,称边佃魁“小边三”。直到民国年间,“小边三打段尔卯”的故事还在潍县武术爱好者之间流传。后边佃魁不幸早逝,边相亭遂将己之所学倾囊相授于继子边淮。

三代传人破规矩

武艺传授外姓人

边淮(1829-1906)原是边相亭的堂侄,他身高力大,胆识过人,时人称其为“三大”:身大、力大、胆大。边淮不但武功高强,且见义勇为,武德高尚。边凤池先生讲述了当时流传坊间的一段故事。

一天中午,边淮走到西门里,猛听身后有人高喊牲口惊了,回头一看,只见一驾马车自北门里大街冲出,驾辕的是一匹高头大马。时值正月,又是午间,街上行人不少,眼见大祸将至,边淮快步冲到马前,一个虎跳,抢到惊马的侧旁,双臂紧紧搂住惊马的脖颈,生生地将马扳倒,路人对边淮的义举啧啧称赞。

边淮是边家第二代传人,也是四通捶第三代传人。后来边淮传边毓才等,边毓才传边荣等,边荣传边凤池等,边凤池传边强国等。

边相亭的侄孙边毓才(1871-1950)武艺高超,民国年间曾受聘于军阀韩复榘的驻潍部队,任临时武术教习,后欲为之转正,边毓才未受而罢。边凤池先生至今珍藏着祖父边毓才1936年秋同弟子们的合影。

边相亭的继子、高徒边淮打破了祖上不传外人的保守思想,在传授本家子弟的同时,又传外姓数人,武玺爵是其中最有成就者。

边淮于光绪十七年教授武玺爵,武玺爵从师八年,勤学苦练,尽得真传,成为四通捶一代宗师,是近代潍坊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武玺爵的传人有三子武华喜及杜瑞林、陈锡俸、李钦曾等。

先说杜瑞林。杜瑞林是武玺爵高徒,功夫极深。当年在潍县沙滩卖“大力丸”的一代武师佟顺禄,对他也甘拜下风。抗日战争前,杜瑞林曾受聘去青岛第十八武术习练所,任武术教习。

再说陈锡俸。陈锡俸字晋卿,能武擅书。1932年,民国潍县县政府组织重修潍县志稿时,陈锡俸应社会名流杜佐晨之约,将四通捶中“撕打”一招总结整理成文,但之后此稿下落不明,未能入编。

武玺爵另一位高徒李钦曾,除熟习四通捶外,尚擅太极、形意等拳,并为一代名医,曾在东关南下河开设诊所。1953年,潍坊市成立体育研究会,李钦曾任副主任。

此外,武玺爵的三子武华喜,经其父精心传授及自己的勤学苦练,武功出众。

可以说,四通捶得以在潍坊广大武术爱好者间广为流传,边淮与武玺爵两人功不可没。

二百载绵延不绝

四通捶后继有人

边淮与武玺爵教出了一批高徒,这些高徒又精心授艺,带出更多新人。破除保守陋规,同姓异姓代代相传,使得四通捶拳法绵延近二百载,人才辈出,后继者不断。这里仅举其代表人物中的几例。

王明春,生于1919年,武华喜的高徒,尽得其师真传。经数十年的实践、揣摩,王明春对四通捶中的诸多内容进行了改进及重新组合、编排,使之更加科学化而便于演练。新中国成立后,王明春培养了王世忠、李乃珩、王勇、王世杰、宋家娟、于效航、武法义、武法育、武法兴、马田芝等一批优秀学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四通捶作为地方拳种开始走出潍坊而闻名于全国。其中,王明春的高足于效航立下汗马功劳。于效航生于1939年,自幼尚武,后遇到恩师王明春,开始练习四通捶。1984年5月,他在全省武术挖整大会上表演的“四通捶拳”被评为优秀拳种;1984年赴兰州参加全国武术发掘大会,1991年赴泰安参加全国武术大会。此后四通捶被评为“山东四大名拳”,并编入《中华武术大典》。

王明春的另一个弟子马田芝,学练刻苦认真,于2006年成立了“四通捶”武馆,2009年他率领弟子参加“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获得了银奖和铜奖。

王明春之子王世忠,1940年生,其自幼练拳,悉得其父真传。王明春教子有方,不仅传授功靠,套路等,还全部拆解,注重实用散手的训练,只“拨打捶”散练一项,父子二人就对拆数年。开始时,王世忠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直到能相互匹敌,此一项才告一段落。如此严格的训练,才使得王世忠“体”、“用”兼优。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潍坊兴起“武术热”,一时“王传四通捶”名声鹊起。当时投师学艺者自不必说,“切磋”、“较技”者也常有往来。凡有来王门“切磋”者,皆由王世忠接待,“切磋”过程中,王世忠总是“只化不打”,结果皆以“平手”握手言和。浸淫武术界几十年来,王世忠从未失手伤人,可谓艺高德馨。当时潍坊武坛名流,诸如陈铭章、杨庆怡、朱宝林、王凤鹤等皆是王家座上常宾。王世忠冲破了前人的保守思想,公开了四通捶中轻易不外传的诸多内容,并将四通捶整理成谱,使其更具规范、体系化,为之后的教学、演练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通捶第八代传人李玉亭,1950年生,潍城北三里村人。15岁投师王世忠,专攻四通捶。四通捶的精华套路“八步捶群仗势”及实用散手、“64势贴身靠”、“20个基本打法”等悉数掌握。在2009年的“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李玉亭表演的“铁牛耕地”套路,被评为“优秀传统套路”,并位列所在成年组的“三甲”。他积极奔走,各方联络,成立了“四通捶”培训中心。他的弟子有李建军、边有森、丁建萍等数十人。其中边有森在“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少年组第二名,丁建萍在“烟台国际武术节”上获女子少年组第一名。 张明

 老潍县

潍坊市四通捶研究会成立

2011-04-09 16:30:38

山东新闻网3月13日网上潍坊讯(记者刘见玲)12日,酝酿已久的潍坊“四通捶”研究会在潍坊三中正式成立,该研究会的成立将为潍坊四通捶拳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潍坊市潍城区副区长武法栋,山东省武协副主席、潍坊太极拳协会主席赵清等相关领导出席。

2011年04月09日 - 老潍县 - 四通捶吧(鸢都风雨二百载潍水两岸代代传)

潍坊四通捶研究会成立仪式现场

据了解,四通捶拳是潍坊民间优秀拳种之一,练习该拳种主要就是练他独有的“四通”,即“四通”是意与势通、势与法通、法与气通、气与力通,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地方拳术。整套拳术体系以功靠(活桩)为根基,主张先练功靠后练拳术,其中功靠共有十六个,八个主功靠和八个副功靠;套路有四种,包括一、二路散手、群仗式、低八门和地躺套路铁牛耕地,此外尚有二名功、手把、盘打功等训练功法。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目的。

2011年04月09日 - 老潍县 - 四通捶吧(鸢都风雨二百载潍水两岸代代传)

奎文区四通捶研究会王守洋与杜栋两人对练四通捶

四通捶是在道光年间由黄县人冯立旺传于潍坊的,在潍坊至今已经有八代传人。黄县人冯立旺传拳于潍县边氏,边氏苦修得以大成,扬名于潍县城,故四通捶又有边家捶的别称,后边氏又传艺于武氏,武氏勤学苦练、青出于蓝,所以潍县城有了边家捶,武家耍的说法。

据潍坊四通捶研究会会长韩吉东介绍,四通捶是潍坊的民间优秀拳种,也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研究会的成立,主要是以武会友,强身健体、服务社会为宗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记者还从潍城区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潍城区已经将潍坊三中作为四通捶的推广试点学校,让武术进校园活动在全校推广,大课间时间,会专业的四通捶武师免费为学生们传授拳脚。以后将逐步在潍城区有条件的学校推广四通捶进校园,另外,目前潍城区部分中小学学校,正在积极研究并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为四通捶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

2011年04月09日 - 老潍县 - 四通捶吧(鸢都风雨二百载潍水两岸代代传)2011年04月09日 - 老潍县 - 四通捶吧(鸢都风雨二百载潍水两岸代代传)2011年04月09日 - 老潍县 - 四通捶吧(鸢都风雨二百载潍水两岸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