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
年龄:61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孝子王裒的传说
从艺年限:38年
单位及职务:昌乐县阿陀镇王裒院村支部书记
所属地区:昌乐县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8851
郑维强,男,1963年生,潍坊市昌乐县阿陀镇王裒院村支书,“孝子王裒的传说”的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
2010年5月第二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9-02-22 11: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2月13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第九小组来到了昌乐县阿陀镇政府西北王裒院进行考察调研,感悟王裒孝文化对村风民风的影响,体会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历程。
首先,小组成员们参观了王裒院,从闻雷泣墓碑、孝感天人碑等石碑中,了解到了王裒当时对父母血浓于水的孝道,从中领悟到了王裒孝文化兴起之源、繁荣之根、继承之道,更加深刻地理解孝文化对村风民风的影响,进一步体会到了孝文化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作用。
随后,小组成员们来到了王裒孝文化传承人郑维强的家中,更进一步了解王裒孝文化。据郑维强介绍,孝文化对村庄影响巨大,村庄主干道两旁字画便是王裒的孝图,让村民时时刻刻不忘孝道,几千年来孝的积淀已经成为王裒院村所归依的精神源泉。
王裒院村将孝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点,并广建文化场所,对村民进行熏陶,让孝文化真正深入基层,他们通过开展旅游项目把孝文化传播出去,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到了孝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代代相传、互相影响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郑维强还把几本收藏的关于王裒院的文献资料拿给大家看,认真地讲解了王裒孝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后世传承的孝文化事迹。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力量为王裒院村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小组成员询问到王裒院村今后的发展计划时,郑维强坚定地说道:“以孝为村风民风,用孝来发展振兴,创新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振兴,我们会不断发扬和创新优秀的孝文化,让更多的人学习到我们的精神品质。”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正风齐家,修身立国,首在行孝”这句哲理的真正含义,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优秀乡村文化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价值。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优秀乡村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不断地传承创新。同时,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老干部之家
王裒孝母故事曾载入《二十四孝》
2015-12-8 13:45
摘要:王裒孝母故事曾载入《二十四孝》 为儿童启蒙教育读物。“从前每年王裒诞辰日农历九月十七那天,邻近乡民都要聚到他的墓前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 单之礼说,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
王裒孝母故事曾载入《二十四孝》
为儿童启蒙教育读物。“从前每年王裒诞辰日农历九月十七那天,邻近乡民都要聚到他的墓前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 单之礼说,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明成化二年,昌乐县知县范威倡儒学,于王裒故里增筑王裒墓院,并刻碑“魏孝子王裒之墓”记之,以表其德。此后孝风畅行乡里,历代多有修葺增筑及刻碑者,王裒墓院巍然形成,院貌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王裒墓院旁的小村子原名“桃花村”,因王裒名气大,来拜谒的人多,后改名为“王裒院村”了。
“当年王裒墓院很大,四周的围墙又高又厚,俺们小时候常在上面追跑打闹。”王裒院村民郑书民介绍说,从前的王裒墓院中有六十多棵大松树,每棵树两个人都抱不过来,墓院中还修有一座三间屋大小的凉亭,凉亭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由八根大石柱支撑,石柱上刻有称颂王裒的诗词。根据当时的建筑水平,王裒墓院不失为方圆百里著名的人文景观。“文革”期间,王裒墓院成为当地“四旧”魁首,凉亭砖瓦木料被拆去建了学校,八九座石碑用来修了桥,院墙坟堆被填沟垫圈,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1993年秋,全村自愿捐资,再次重建王裒墓院,在墓院旧址西重堆坟垅,将有记载的碑碣搜集查阅重新刊刻,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孝,当代社会不可缺失的美德
王裒院村村支书郑维强介绍,现在来拜谒王裒墓的人越来越多了,除了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两次香火会景况壮观外,平时也有不少人专程赶来探访,而他则成了义务向导与讲解员。“前年有一个安丘人骑自行车赶了40多里路过来看王裒墓,我跟他聊了半天呢。”让郑维强感到自豪的是,由于王裒的影响,孝风畅行当地及周边乡镇,这里的村民都自觉赡养老人,几乎从来没有因赡养老人而闹出纠纷的。“俺村有一位老人87岁那年瘫痪在床,几个儿子每天洗换尿布,儿媳每晚陪老人在一个炕头睡觉,家中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杂味,老人活到90岁才去世。”
在郑维强讲解的同时,记者看到他80多岁的母亲与其一起住在正房里,老人腿脚灵活,打扮利落。“俺们这里都这样,很少有把老人撵到南屋或偏房去单独住的。”然而,让郑维强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孝文化在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中逐渐淡薄。
昌乐县文化馆馆长丁露君认为,王裒传说对其周边民风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她建议相关部门对王裒墓院进行综合开发,建设成为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基地,开发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旅游景点。
“这个传说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是弘扬和传承孝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淳化民风,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采访结束时,丁露君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浓情五月天 感恩母亲心
来源:昌乐传媒网 时间:2011-5-9 8:59:09
营丘镇店子小学到王裒墓前聆听孝子感人事迹,人事感恩,学会感恩。
昌乐二中学生在班级文化墙上设置专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孝子王裒的传说
——昌乐十大传说之七
2010-01-23 17:13:48
据《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王修,为汉末名士。父王仪为魏司马,随司马昭伐东吴,兵败,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住持怜友遗孤,拨几亩庙地给王裒母子耕种。见王裒学识渊博,又用寺庙厢房办起学堂,骋王裒授课,赚资以添家用。从此,王裒在故乡以教授为业,兼事农桑,将父亲遗骨安葬寺前,搭庐墓侧,母子得以安家。裒母性畏雷,母殁后,每逢打雷,王裒就到母亲墓前扶树而哭,并大声说:“母亲莫怕,裒儿在此!”久而久之,树为之枯。每次授课读到《诗经?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无不痛哭流涕,泣下沾襟,学生们干脆把《蓼莪篇》隔过不读,以免老师听见伤心落泪。
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称晋后,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发现王仪之死确属冤案,下诏“平反”,诏令王裒承袭父爵。然而,时来运转的王裒却痛父非命,三征七聘皆不就,且立志永不面西而坐,以示永不仕晋。他在故里自甘清贫,教学之余躬耕自给,计口而田,度衣而蚕,对母行其孝道,拒绝一切施舍馈赠。学生们偷着帮他割麦,王裒发现弃之不要。王裒教书育人,德操高尚,在营陵故里名声甚佳,被推崇为“孝廉”。西晋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山东贼寇蜂起,杀进营陵,乡亲劝他移渡江东避难,但王裒恋母坟垅,终不忍离去,不幸被乱贼所害。
据《昌乐县续志•古迹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该村原名桃花村,因临近王裒墓院,日久,桃花村名渐隐,王裒院之名益显,遂改名为王裒院。王裒院村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省道胶王路北,西距镇住地马宋5公里。王裒墓在村西,巍然突立,墓前至今立着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墓院两侧另有碑记六方,周围有柏树、国槐、白杨树等,院貌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当地民间传说:“慈母惊雷” “松柏逆西”
雹子不打孝廉地:据祖辈传说,王裒院村周围十几里以内,从来没有受过冰雹灾害,即使下冰雹也是几个豆粒大小的雹子,成不了灾。传说也与“没尾巴老鲤”有关。因治理黑龙江有功,受到玉皇嘉奖,特赐“免雹招牌”一面。又因王裒筑庐墓侧教书育人,德操高尚,乡里举荐为“孝廉”,所以有“雹子不打孝廉地”的传说流传至今。
孝子精神:据该村的老人讲,墓院内那六十多棵两搂粗的大松树,没有向西探的枝,即便是西边发的枝也弯向东或南北,这更增加了老百姓对王裒的崇拜和神秘感,每年的古历九月十七日(王裒诞辰)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1947年潍县解放前夕,墓院内的六十多棵大松树被陈金城的部队全部割去修了碉堡。从此,墓院日渐凋残,“文革”期间,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王裒墓院,是“四旧”魁首,首当其破,凉亭砖瓦木料拆去建了学校,八九座石碑修了桥,院墙坟堆被挖去填沟垫坑,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但王孝子及其精神,像山峦高峰一样巍然屹立,普照千秋万载。
祈求吉祥平安:传说王裒院庙里有许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丧嫁娶大办宴席时必去借用,用完后再送回,据说用了这些盆子碗就会沾上灵气,办什么事都顺利。农忙时节如果家里无人照看孩子,送到庙里,孩子会不哭不闹、平平安安。当地人以此凭借王裒的灵气,祈求吉祥、平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王裒的生日)为香火会。香客游人纷纷前来祭拜,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寿康宁,或求神灵赐药,以期获得心灵的慰藉,至今庙会香火不断。
孝子王裒的传说
潍坊新闻网 2009-05-26 08:59:25
王裒墓
潍坊新闻网5月26日讯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一则孝子王裒的故事。在昌乐县,就流传着孝子王裒的故事和神话色彩的传说,王裒的传说也被列入了潍坊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记者来到了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这里,有一座很大的墓葬,据传,是孝子王裒的墓葬。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是闻名暇迩的孝子。
●祭祀活动每年都有
来到王裒院村,记者便听到了很多关于王裒的故事。
据当地村民介绍,几百年来,在王裒院村,每年古历的九月十七日(王裒诞辰),群众都会自发举行隆重的拜孝子盛会,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
如今,世人面前孝子的墓葬仅仅是一座土堆。可是,以前这座墓是在一所大院子里的,当地村民称之为王裒墓院。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马宋街乡贡生刘用贞庆贺其子刘约中武进士,捐巨资修葺王裒墓院,并亲手栽植六十六棵松柏于墓院内,时昌乐县令徐人元作诗颂之刻碑立于墓院。从此,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松柏葱郁、香火愈盛。嘉庆二年(1797年)昌乐县令魏礼焯见墓院周垣残缺,砖蚀斑驳,毅然带头重修,终将原来墓院建成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60米。嘉庆20年(1816年)潍州知府窦炎再次捐俸重修王裒墓院,此次重修新建凉亭三楹,八根八楞石柱巍峨挺拔,雕梁画栋,成为方圆万里著名的人文景观。1947年潍县解放前夕,墓院日渐凋残。“文革”期间,王裒墓院又被当作“四旧”魁首,凉亭砖瓦木料拆去建了学校,八九座石碑修了桥,院墙坟堆被挖去填沟垫坑,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
●王裒孝行故事感人
能够引得众多的村民竞相拜会,让众多名人义士为之修坟筑墓的王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孝子呢?
据村民介绍,三国时魏国的王裒,小小年纪便懂得敬重、孝顺父母。他的父亲王仪因正直敢言,被骄横跋扈的晋王司马昭无辜杀害,王裒便与母亲回到了昌乐故里。小王裒在母亲的抚育下渐渐长大,他将全部的爱心和孝心放到了母亲身上。除了亲自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他还常陪她说话,逗她开心,以解除老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凄苦。母亲病了,他日夜侍候在床前,衣不解带地喂汤喂药。母亲生性害怕打雷。每当下雨打雷的时候,他便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拉着母亲的手,绝不离开半步。多少年以后,王裒的母亲久病不治,溘然长逝。他悲痛万分,将父母合葬一处,虔诚恭谨地守丧尽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祭奠。他惦记着母亲怕雷的事情,每当刮风下雨的天气,一听到雷声,便狂奔到父母的墓地,跪拜着哭诉说:“儿子王裒在此,母亲您千万别怕!”王裒对父母的感情可谓至深至厚,每当读到《诗经·蓼莪》这—篇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两句时,他都会反复颂读,禁不住泪如雨下,悲不能已。
●民间传说众多
而民间的一些关于王裒的传说更是活灵活现,整个王裒被“神话”了。
在王裒院村,一位老人说,以前,在王裒墓院凉亭子西间正面上方,有一块赭底金字的长匾,上书“仙方活人”四个大字。这里有一段传说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汶河岸安丘境内某村有一个大户人家忽然得了重病,四处求医问卜无果。他的儿媳妇很孝顺,听说昌乐有个王裒爷很有灵气,前来求拜,结果王裒显灵,其大户人家吃了儿媳妇求来的神药,没多久竟康复如初。为了答谢王裒的救命之恩,其大户人家请人做了这块赭底金字的长匾,挂在了王裒墓院。王裒赐药的传说被人们一辈辈传了下来。
记者还听到了一则“灵佑乡人”的故事。传说王裒院庙里有许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丧嫁娶大办宴席时必去借用,用完后再送回,据说用了这些盆子碗就会沾上灵气,办什么事都顺利。农忙时节如果家里无人照看孩子,送到庙里,孩子会不哭不闹、平平安安。
郭保礼通讯员赵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