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窦宝荣
    

基本信息

窦宝荣

性别:男

年龄:80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窦光鼐的传说

从艺年限:53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四达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所属地区:诸城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25254

个人简介

  窦宝荣,男,1944年8月生,清代内阁学士窦光鼐的第六代孙,他既是一位民间收藏家、“东方佛国”的主人、“窦光鼐的传说”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又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现为山东四达工贸公司董事长、山东省劳动模范、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潍坊市首届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潍坊十大新闻人物、2008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潍坊市人大代表、诸城市委委员。

  酷爱收藏石佛,现已收藏了一万多件古代石雕佛像,包括了后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的佛像。据国家文物鉴定,这些收藏品以北魏、北齐、唐代的佛像和宋元两代的高大佛像最为珍贵,为一级品。明代的石雕佛像次之,为二级品。清代的多数佛像,为三级品。这些佛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风格。这样大规模的个人收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藏品中约有1000余件为家传,另外80%是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收集保存下来的,20%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收藏的。

  窦宝荣,接过企业,以艰苦创业、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顶住了家属常年卧病在床、至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巨大压力,仅九年时间,就将四达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绝缘板生基地以及玻璃纤维和棉纱等多业并举,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窦宝荣,这些年来,除了打理好自己的企业外,一门心思热衷于民间收藏,他把做企业积累下来的财富一股脑儿投入到收藏事业中,并立志要建一座国内最大的民间艺术收藏馆,于是便有了这座国家4A级景区的“东方佛国”。


荣誉证书

  2012年12月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山东省劳动模范、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潍坊市首届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潍坊十大新闻人物、2008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还是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潍坊市人大代表、诸城市委委员。


个人图片

W020080829292932666295_看图王.jpg

来源:大众网 2008-08-29 08:07:00 在窦宝荣的眼里,一件件藏品都像有了灵性,怎么看都爱不释手。 李磊/摄影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石佛迷'收藏古代佛像逾万尊(组图)

2004年12月14日14:14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石佛迷

,窦宝荣在介绍他的祖先——清代内阁学士窦光鼐的雕像。

石佛迷

,游客在参观摆放在库房内的古代石佛像。

石佛迷

,窦宝荣在仔细查看一块收藏的“千佛碑”。

山东省诸城市四达工贸公司董事长窦宝荣是清代内阁学士窦光鼐的第8代孙,受家传影响酷爱收藏石佛,如今已收藏了1万多件古代石雕佛像。这些从后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的佛像绝大多数保存完好。除了1000余件为家传以外,另外的佛像均是上世纪60年代至今收藏的。目前,窦宝荣正与文物部门合作,在当地建立“东方佛教艺术石刻博物馆”,以利于更好地保护这批石佛。(来源:新华网)

葛陂士张祚臣 2009-12-12 18:59:16

葛陂士张祚臣的博客

528b0a9ft7a849b4b48fb&690_看图王.jpg

 参观诸城收藏家窦宝荣的收藏。今年六十二岁的窦宝荣是清代内阁学士窦光鼐的第六代孙,现为山东四达工贸公司董事长,酷爱收藏石佛,如今已收藏了一万多件古代石雕佛像,包括了后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的佛像。

528b0a9ft7a849cc546a7&690_看图王.jpg

这就是清代内阁大学士窦光鼐塑像。窦光鼐曾与刘墉同朝为官,曾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总阅官,乃清朝著名清官,几与刘墉齐名。他学问精湛,文词清古,并熟通经史,素有才子之称,深受乾隆皇帝雅重。窦光鼐自幼好学,颖悟过人,童试、乡试皆列榜首,有神童之誉。

在我的故乡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窦大人传说。在我读书的时候,诸城市中心有一个池塘,名曰沧湾。沧湾常年有水而不干,每到夏天,湾边垂柳依依,曲径通幽。更令人惊奇的是偌大的一个池塘,竟然听不到一个青蛙的叫声。

传说当年窦光鼐在诸城的时候,夏天每到月亮升起的时候便到沧湾岸边读书,湾内蛙声聒噪,不胜其烦,便用高粱秸扎了若干个枷,扔进了水里,边扔边说:再让你叫!再让你叫!说也奇怪,蛙声顿止。

故乡沧湾的青蛙到现在确是从来不叫的。

528b0a9ft7a849e297f56&690_看图王.jpg

窦宝荣收藏的十八铜罗汉,形态逼真,流光溢彩。



窦光鼐的传说

诸城文化网  发布于:2014-11-01 10:27:19

窦光鼐(公元1720年—1795年)字元调,号东皋,今诸城市舜王街道郭家埠村人,是清乾隆年间著名的“循吏”和文学家。他自小勤奋读书,有“神童”之称,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取进士,后改庶吉士、授编修、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授兵部左侍郎、考迁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尚书房总师傅等职。

窦光鼐博学多才,熟通经史,诗赋优佳,素有“才子”之称,与纪晓岚、翁方纲、朱圭等文学家主持文运30多年,对清代文化发展影响深远,著有《省吾斋稿》和《省吾斋诗赋集》等传于世上。

窦光鼐性情耿介,风节挺劲,仕途50余年未受一次馈赠,为官节俭,长期过着清苦生活,家境较贫。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为会试大总裁,因复试贡士,牵扯对满族子弟的争议被免官,遂以四品衔告休,同年九月十七日故,葬于原诸城的高家庄。

在诸城,窦光鼐的传说多而久远,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讲他少年在家乡时的聪明、勇敢、智慧过人,有“神童”之说,如《迁祖茔》、《小鬼要枣吃》、《巧联对》等;二是讲他作为“天下文官祖,一代帝王师”的高尚风范和严明之举,如《窦光鼐与皇太子》等篇;三是讲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大忠大义,体恤百姓的为官之道,赞誉满世,如《窦光鼐慧眼识英才》、《窦光鼐轶闻》等。




新浪收藏


窦宝荣:要饭也不能变卖藏品

2013年03月22日 10:17   大众网-大众日报


窦宝荣和他收藏的藏品


窦宝荣和他收藏的藏品


100多万件藏品!这绝对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感到震撼的数字,也让人感到几分疑惑:这么多的藏品,是如何收藏到的?又是如何存放的呢?

谈起收藏与传承中的辛酸事,窦宝荣说,“我们家族有一条严格恪守的‘规矩’,那就是这些藏品无论到了谁的手中,要饭也不能变卖,必须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它们。”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本报通讯员 郭沛盛 李芳

日前,记者走近我国首位自建个人博物馆的收藏家,“一代帝王师”清朝内阁大学士、左副都御史窦光鼐的第六代子孙窦宝荣,听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讲述自己收藏的传奇经历。

耳濡目染“低调”收藏

走进诸城市四达公司,现年69岁的窦宝荣,正伏案为即将出版的五本书作序。他说,“这次将要出版的五本书,其中两本是印鉴类图书,这在全国来说都绝无仅有。另外三本,一本是20年来收藏点滴的影像集,一本是常山博物苑建设集锦,还有一本是常山楹联集。”

窦宝荣出生在诸城市石桥子镇,也就是古代的“汉阳城”,当时建有几座很大的寺庙,因此佛像和其他古旧东西很多。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人认为家里摆着古人的东西不吉利,要么扔掉,要么废弃,还有人用佛像来垒墙、搭桥。

在家族文化熏陶下长大的窦宝荣,自小便对收藏着迷,对古人流传下来的东西格外珍惜,常常做一个“有心人”。在别人看来那只不过是刻着佛像的几块石头,窦宝荣却如获至宝。正是凭借一点点的积累与收藏,才使许多旧时古物完整地流传至今。

回忆起保护藏品的经历,窦宝荣说,那时恰逢“文革”,面对别人随意打砸破坏,自己就将那些完好的大佛像和旧玩偷偷地埋起来,做好标记,小的就藏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家族传承下来的古物都是单传,除了继承者,族里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这回事,更不能让他们看见。”正是这份保密和“低调”相传,才得以使成千件的藏品保存下来。

“藏品从没卖过一分钱”

 窦宝荣对收藏的热爱,与其先祖窦光鼐流传至今的家族渊源是分不开的。在窦氏古训中,有一条训规是积善行德。窦宝荣说,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们家曾经收留了一位流落街头、70多岁的老和尚,一直照顾他到去世,老和尚也给他们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书和佛教用具。

窦宝荣的藏品种类繁多,从佛像、古籍图书、名人字画、陶瓷真品到铜石印章、紫砂壶、玉器、邮票、货币、青铜礼器、民俗等,所藏品总量达到100余万件。穿行在各色藏品中,一件件不曾见过的古代物件,叫人应接不暇。

在很多人看来,仅仅是祖上留下的宝藏,足可以让窦宝荣一辈子锦食无忧。但窦宝荣说,“我收藏的100多万件藏品,从没有卖过一分钱。”在他眼里,那些“宝贝”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藏品,而是蕴含着几代人心血的中国文化传承。

正是如此,窦宝荣的藏品规模越来越大,稀世珍宝也越来越多,有古朴浑厚的战国青铜鼎,有西汉亭亭玉立的“彩绘女立俑”,东汉神采飞扬的“击鼓说唱俑”,唐代金佛造像,宋代金制执壶和辽代金冠,还有我国现存造像罕见的佛教造像精品北齐“菩萨像”等。

让收藏品“长久留存于世”

有了数目众多的藏品,窦宝荣又迈出了别人不敢想象的一步——修建私人博物馆,让那些饱受沧桑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保留下去。

“在10多年前,我的藏品便已向公众对外开放,这些藏品都放在公司的一个又一个大库房里,慕名来参观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但藏品数量太多,如何摆放是个问题,别人也很难了解它们的价值和秩序。”窦宝荣表示,如何让这些收藏品长久地留存于世,是一直挂在自己心头的担忧。这也是修建私人博物馆的初衷。

去年,在诸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15亿元的常山文博苑一期工程基本竣工。文博苑由万佛寺、窦府、民间艺术研究院以及文物及艺术品陈列、古书字画陈列、石雕艺术、陶俑等场馆组合而成,整个建筑采用宫殿式造型,秉承明清时期科学而完美的建造工艺,共有单体建筑86座、房屋1000余间,所有的建筑均由窦宝荣自行设计完成。

“我要让子孙后代通过直观的东西来了解传统文化,因为文化能够改变人的思想。”窦宝荣说。   




 涓水归川

诸城常山,东方佛国

2011-11-30 11:48:16

常山脚下有一大片仿古建筑,名曰东方佛国。东方佛国的主人是诸城当地有名的企业家窦宝荣,老窦是清朝一代名臣窦光鼐的六世嫡孙,现在是诸城四达工贸公司老总,山东省劳动模范、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潍坊市首届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潍坊十大新闻人物、2008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还是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潍坊市人大代表、诸城市委委员。老窦现在年届六十多岁,除了打理好自己的企业外,一门心思热衷于民间收藏,据说目前拥有传统民间艺术藏品数量高达160余万件,有报道称其收藏规模为国内罕见、世界少有。这些年,老窦把做企业积累下来的财富一股脑儿投入到收藏事业中,立志要建一座国内最大的民间艺术收藏馆,于是便有了这座东方佛国,据说正在申报国家3A级景区。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老窦的“东方佛国”一、二期工程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门票60元。关于这个票价不知老窦怎么想的,文化产业要么是经济效益,要么是社会效益,据说东方佛国总投资20多个亿,诸城外地游人并不多,60元看一次藏品展又有些超出当地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力,显然靠门票很难收回投资。与此同时,用票价把老百姓挡在大门外,又很难说会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益。不过话虽这么说,进大门看一看应该还是值得的,至少会有两大看点:一是旷野中一大片醒目耀眼层楼叠阁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二是一大批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精雕细琢的民间艺术收藏品。

东方佛国一大片仿古建筑据说分为好几个部分,有门楼、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配殿、钟鼓楼、厢房等等,总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2万2千多平方米,各种规模仿明清古建筑900余间。从外面一进进走过,果然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颇具空间视觉效果。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继续欣赏几张东方佛国仿古建筑群图片,感受一下廊宇殿庑营造出来的文化气氛。

image033.jpg

image035.jpg

image037.jpg

image039.jpg

image041.jpg

image043.jpg

记不得从哪一进开始,殿宇之间的空地上开始露天摆放有石质收藏品,有人物造型,有动物雕像,有器具碑刻,几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据说老窦把自己的收藏品分为几大类,最珍贵的包括祖上传下来的1千多件珍品收藏在自己家的地窖里,一般人无缘看到;第二类比较珍贵的收藏在东方佛国各大殿房间里;第三类才是眼前看到的,不怕风吹雨淋的,放在露天空地上。而且存放在东方佛国的还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仍然存放在企业仓库里,这是老窦的企业与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不仅存放原料产品,还要存放大量文物。

image045.jpg

image047.jpg

image049.jpg

image051.jpg

image053.jpg

image055.jpg

看着眼前如此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民间传统艺术收藏品,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些都是真的吗?据说老窦曾经请国家级的文物鉴定专家对部分藏品做过鉴定,专家们的意见是“藏品数量罕见,品类丰富,珍宝众多,历史价值很高”。老窦自己对此也有个回答:很多艺术品古代的有价值,新的也很好,因此不局限藏品的年代,只要是工艺好的就可以收藏。当然坊间也有不少传说,最具喜剧色彩的故事是:某老兄想把一块石头卖给老窦,于是凿了几天,又泡进大粪里好几天,清洗一下搬到老窦那里去。老窦看也没看:这是两千块钱,石头留下,你走吧!该老兄一溜烟跑了。不知道眼前看到的艺术品中有没有这样的作品,就算有看看也无妨,因为,即便赝品,赝的也是传统文化,中华文明。

image057.jpg

image059.jpg

image061.jpg

image063.jpg

image065.jpg

image067.jpg

image069.jpg

收藏在各大殿里的佛像艺术品,其数量之多简直令人瞠目。不过显然的,其后续开发工作同样十分巨大,正如老窦自己所言,收藏容易鉴赏难。佛像本身并不金贵,金贵的是附着在每一尊佛像背后的历史的文化的精髓与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窦的东方佛国作为民间艺术品收藏中心,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image071.jpg

image073.jpg

image075.jpg

image077.jpg

image079.jpg

image081.jpg

工人师傅正在为大殿里的佛像妆金。

image083.jpg

东方佛国里盛开的月季花和结籽的侧柏。一个人收藏一两件东西并不难,但为了文化传承倾其所有把收藏当作事业来干,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了。祝愿老窦的收藏事业如鲜花绽放,如松柏常青。


 2010年02月02日 07:13   来源:济南日报   赵晓林/文 陈长礼/摄



民间藏家窦宝荣: 收藏万余石佛只为传承文化(图)


W020100203318709756200_看图王.jpg

W020100203318709803390_看图王.jpg

W020100203318709872685_看图王.jpg

W020100203318709931426_看图王.jpg

2008年6月12日,“薪火相传——— 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揭晓,山东四达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窦宝荣入选,他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薪火相传———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我国最高级别的此类评选活动。现在看这个消息好像有点晚,但自那以后的两次评选中,再无山东人入选,也可显出窦宝荣的入选是具有特别价值的。

窦宝荣是凭借什么入选的呢?入选评语中介绍,窦宝荣以收藏品数量多、研究价值高入选。他收藏有各类佛造像10000余尊,还收藏有古钱币、金银器、古籍图书、陶瓷珍品各类藏品多达近百万件。其中辽代金制凤冠、宋代金制执壶、辽代金制版画、战国青铜鼎、唐代金佛造像、宋代金娃娃等都是藏品中的绝世珍品。

打小就热爱收藏

又经过了近两年的时间,记者专程赴诸城在四达公司见到已经66岁的窦宝荣时,他的藏品数量又有了大幅增加,各类藏品总数量已达到惊人的160万件。这绝对是个让任何一个人都感到震撼的数字,也让人感到疑惑,这么多的藏品他是如何收藏到的?又是如何存放的呢?

其实,窦宝荣现在也感到了藏品数量太多所带来的存放场地问题的紧迫。记者在山东四达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中看到,有两层6个房间摆满了他收藏的陶瓷、佛像、书画、古币、青铜器、明清家具、古籍等各类藏品,而更让人瞠目的是收藏的1万多尊佛像,其中最珍贵的有南北朝造像、唐代石雕舞人和大型宋元石雕人物造像。据有关专家表示,这些佛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风格,而这样大规模的个人收藏,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窦宝荣告诉记者,自己打小就热爱收藏,这也源自深厚的家学影响。他是清朝内阁大学士窦光鼐的第八世传人。窦光鼐是清朝中期名臣、清官、文史大家。他教过乾隆儿子嘉庆,被称为“一代帝王师”。曾任浙江学政、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会试大总裁。与纪晓岚、朱文达、翁方纲主持文运三十年。他致仕还乡时,将自己多年的著述、积累的书画古籍与皇帝的赏赐,运回老家诸城。这些古器物,有的传至家族的其他支系,一部分传承到窦宝荣的祖辈父辈手中。就这样,窦宝荣依靠身上遗传着祖上的文化基因,开创了自己的收藏事业。

窦宝荣的老家在诸城石桥子镇王家西院村。在他的记忆中,老家经常能发现一些文物,有时在地里耕作,就能犁出石碑、石佛来。那时谁也没认为是好东西,不在意,大多数随手就扔了。诸城介于齐鲁之间,古称东武,为密州治所,物华天宝,文风炽盛,名人辈出。宋代收藏家、金石学家赵明诚,《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清代名臣刘统勋、刘墉父子,《金瓶梅》及续书的作者丁惟宁、丁耀亢父子,以及曾建有“万卷书楼”的大藏书家李仁煜,都是诸城人。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些墨宝与藏品在诸城民间还有留存。另外,诸城还是佛教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青齐最早的地区之一,佛教曾兴盛一时。明万历年间的《诸城县志》云:“琳宫梵宇,日新月盛而殆遍于东武之地也。”佛教建筑与遗迹及佛像很多,这些也是造成诸城民间散落各类文物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于是,在别人还未留意时,窦宝荣就凭借着喜欢与简单的保护意识,开始了收藏,并且随着见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眼力也越来越高,而随着其产业的做大,资金越来越雄厚,他收到的东西数量也是成几何倍数增长。

由于自己对佛像和众多古旧物件的喜欢与收藏,窦宝荣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后来,不断有人给他送来各类藏品。日积月累,窦宝荣藏品的规模越来越大,稀世珍品也越来越多。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期《鉴宝》栏目中,窦宝荣捧着一尊精美的象牙观音雕像闪亮登场。最后,这尊造像被专家估价为30万元,而这样的牙雕,窦宝荣收藏有一百多个。另外,他还带去了明朝泥金彩绘十八罗汉、地藏菩萨铜造像,清代密宗护法佛像、黄杨木雕十八罗汉渡海图以及20世纪初期的牙雕观音立像。这是他首次以收藏家的身份在公众场合正式亮相,而这次亮相立即引起中国收藏界的瞩目。

三方面藏品引人注目

窦宝荣现在已拥有各类藏品160万余件,涵盖了中国文物的各个种类。在收藏中,他特别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不管价值高低尽量收藏。因为这些器物之上都蕴涵着先辈生存状况的信息;二是藏品的珍稀程度,这在收藏界中是最为注意和市场认可的一个价值衡量方面。比如他收藏的明代雕的沉香木香炉,那是家传的稀世珍品。沉香木本身就很珍稀,拳头大的沉香木在国际上就卖5万元人民币,加上雕工等因素,更显出其珍贵;三是看整个工艺水平,在这方面不局限藏品的年代,只要是工艺好的就可收藏。窦宝荣认为,很多艺术品古代的有价值,新的也很好。

窦宝荣藏有董其昌、刘墉、曹鸿勋、陈介祺、郑板桥等很多古代名家的传世墨宝,还有祖先窦光鼐的多幅书法作品。其他藏品有古朴浑厚的战国青铜鼎,亭亭玉立的西汉彩绘女立俑,神采飞扬的东汉击鼓说唱俑,精美绝伦的唐代龙冠,金光璀璨的宋代金娃娃和金制执壶,异域风情的辽代金制凤冠和金制版画,我国造像罕见的北齐“菩萨像”、隋朝重达20吨的“万佛碑”,以及距今5000年的古玉“太阳神”及甲骨文等等,都是级别很高的艺术珍品。据初步统计,窦宝荣收藏的陶瓷、漆器、玉器、票证、印章、邮票、文房四宝,以及古代生产生活用品、祭祀礼器约5万件,满满四大木箱古币有60万枚之多。这么多文物云集而来,窦宝荣肯定有自己的收藏经。窦宝荣笑着说:“其实没什么经,就是要实在,你不实在,人家就不跟你打交道。”窦宝荣收藏有三个来源,一是家传,比如苏轼知密州时的一方题刻,就是先祖窦光鼐在密州相州发现收藏的,窦光鼐亲自鉴定为“神品”并题写二字于刻石背面。二是自己主动购藏。三是发动周围的乡亲收集,然后赠送或转让给他。

最喜欢的藏品是佛像

说起窦宝荣的收藏,就必须重点说说他收藏的各类佛像。当记者跟随他走进存放佛像的仓库时,顿时被惊呆了,只见上千平方米的库房内的多层架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佛像。窦宝荣说,这也只是自己收藏的一部分,大约1万余尊,其中有不少之“最”,像最重的佛像是一尊重达5吨的石雕如来佛、最高的佛像有6米,还有由五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佛塔,高达10米、最古老的石雕佛像是汉代的、最重的牙雕造像超过6公斤、最高的木雕佛像近2米。比较特别的是一件雕有2000多尊佛像的造像碑。他领着记者在库房中边走边看边介绍,从种类上看,这些佛造像中主要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和弥勒佛的造像。而菩萨造像中主要有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和日光、月光菩萨等造像。另外,还有诸天、明王、罗汉等造像。从质地看,有金、石、铜、铁、木、玉及象牙等材质都有。从工艺上看,融汇了雕刻、铸造、鎏金、彩绘和镶嵌等各种技法。从形制上看,有单体,有组合,还有雕有2000多尊佛像的造像碑。特别是时代,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一般收藏爱好者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在窦宝荣收藏的佛像中,有一批非常罕见的鎏金铜佛。记者看到,这些佛像用青铜或黄铜铸造,表面鎏金,窦宝荣说,这就是俗称的“鎏金铜佛像”或“金铜佛像”。这种佛像以前多供奉在宫廷、寺庙主持内室和大户人家的佛龛中,民间少有流传,所以也就显得分外珍贵。这些造像丰富多彩的造型,慈祥万象的气度、庄严肃穆的神威,以及巧夺天工的工艺,都闪烁着奇光异彩。

窦宝荣还告诉记者,曾有许多专家来他这里考察,对他收藏的上万尊佛像给予很高评价和赞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鉴定顾问孙学海评价:“最为珍贵的是南北朝造像和唐代石雕舞人,以及大型石雕约四五米高的宋元人物造像。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文物得到了有力的收藏和保护。窦宝荣同志在这方面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要让世人都能欣赏到这些藏品

窦宝荣还多次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步连生、孙国璋、吴梦麟、王春城、刘静、单国强、叶佩兰等专家到诸城对其藏品进行鉴定,这些专家一致认为:藏品数量罕见,品类丰富,珍宝众多,历史价值很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建议在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以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其社会效益。而这个建议,正与窦宝荣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很早之前就考虑找个适合的地方,永久收藏、展示自己收藏的这些文物。在诸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他于两年前开始筹建民间收藏博物苑。最后,他选中了诸城南部常山的北坡,常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宋代文豪苏轼曾于此出猎、祈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选在这里建设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窦宝荣带领记者来到常山,记者看到常山的北坡平缓宽阔,距离很远,就看到山间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窦宝荣指着建筑群对记者说,这就是他倾尽心力打造的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整个工程主要由门楼、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配殿、钟鼓楼、厢房等系列仿明清古式建筑群组成,建成后将陈列他收藏的100多万件藏品。博物苑占地面积200亩,其中仿明清古建筑900余间,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建成以后,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将成为国内民间收藏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目前,整个工程的主体建筑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预计有不了多久就能建成,届时将向社会开放。

窦宝荣告诉记者,现在他除了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博物苑的建设已经成为他目前最核心的工作,博物苑所有建筑的布局、结构、土建等,全由他亲自设计和监督进行,“建设私人博物馆是私人收藏的最好归宿。我相信,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规模最大的民间博物馆。”窦宝荣对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的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之韵杂志

中国之韵杂志的博客

窦宝荣:一个民间收藏家的光荣与梦想

2008-08-19 10:26:20 

他是清朝内阁大学士、左都御使窦光鼐的第六代孙,中国民间收藏最丰富的收藏家之一;他从祖先的继承走来,沿路采撷,成为收藏王国的『大富』。他,就是窦宝荣。

2007春天,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国璋先生,北京大学教授马世长先生、齐东方先生,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张淑贤先生,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步连生先生等人来到诸城,对窦宝荣的藏品进行了评估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窦宝荣的藏品具有三大特点:数量巨大,上百万件藏品在国内民间收藏家中实属罕见;种类丰富,藏品中有石雕、金铜佛教造像、青铜器、金银器、象牙雕刻、陶瓷器、历代货币、古代书画、民俗艺术品等数十种;稀世珍品众多,藏品中有许多罕见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窦宝荣藏品中最珍贵的是一万余座佛像,其中最最珍贵的是南北朝造像、唐代石雕舞人和大型宋元石雕人物造像。有关专家表示,这些佛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风格,能经由个人收藏保存,实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这样大规模的个人收藏,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家族渊源:清朝内阁大学士窦光鼐的血脉流淌

今年64岁的窦宝荣看起来极其朴实,操一口浓重的诸城方言,也不善用考究文雅的言辞说话,与吟风弄月的文人雅士风格更是相去甚远。但厚朴之下,却有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热忱。而这种热忱,与其先祖、清朝内阁大学士窦光鼐流传至今的家族渊源是分不开的,在窦宝荣收藏的最为珍贵的一万余座佛像中,其中有一千座,即是家传的。

明朝洪武年间,窦宝荣的先祖从山海关辗转迁到山东诸城一带,先祖中兄弟三人,老大住在诸城东关,老二、老三则居相邻县城。家族迁诸城后一直比较兴旺,到清朝乾隆年间,更为显赫。窦光鼐的父亲就是进士出身,窦光鼐不仅是进士,据乾隆年间的《诸城县志》记载,窦光鼐官至顺天府尹、左都御使及《四库全书》总阅官。窦光鼐比同乡刘墉为官要早,他当顺天府尹的时候,刘墉还只是太原府知府。窦光鼐还是嘉庆皇帝的老师,所谓“天下文人祖,当朝一品师”,说的就是他。

窦光鼐的影响力一直很大,窦宝荣说,民国前,到了窦氏祠堂,向来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直到1949年以前,土匪都不敢动诸城窦家。直到今天,诸城当地百姓中还盛传着一个有关窦光鼐的故事:相传窦光鼐在诸城沧湾读书,夜里蛤蟆叫声扰其思绪,窦光鼐便说了一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蛤蟆敢作声。”从此以后,沧湾的蛤蟆就不再叫了。

所谓封蛤蟆之口的传说,也许是后人附会,但窦光鼐对后代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窦宝荣说,1958年窦光鼐的坟墓被扒开之后,除了一身衣服,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可见其为官清廉,窦光鼐常引朱子家训教导子孙,后代在其影响下,自然各个发奋读书,但成就作为都不及先祖窦光鼐。

窦宝荣说,诸城窦氏族谱修得十分清楚:窦光鼐是迁徙到诸城的先祖的第十三代孙,窦宝荣是先祖的第十九代孙,窦宝荣是窦光鼐的第六代孙。

数代护宝:历经艰难的薪火传承

窦宝荣一万多件佛像藏品中,有一千件属于祖传。很多人会觉得拥有祖传的“宝物”是一件有福气的事情,但窦宝荣很清楚这些家传宝物意味着什么,它们在一代代薪火传承的过程中凝聚了太多艰辛付出。窦宝荣说,这些家传藏品都是单传,除了继承者,族里所有其他人都不能看,甚至不知道有这回事,秘密和低调是它们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

很早的时候,父亲就告诉窦宝荣,这些祖传藏品切不可损坏,更不可丢失。一直到现在,窦宝荣都恪守着祖辈的“规矩”。窦宝荣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但是一直到现在,他也没有让孩子们看这些家传宝物,孩子们也不好奇,窦宝荣说:“保存文物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财富。几代人的心血,不能毁在我的手里。

除了秘密和低调,更为关键的因素,则是视文物如自己性命一样的保存决心,“就是要饭也不能卖这些文物,这些文物到了谁的手里,谁就必须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它们”,这成了老一辈约定俗成的“规矩”。正是因为有这个“规矩”,这些珍贵藏品虽然经历数次战乱,但都被埋在地里而幸免于难。为了让这些文物得以流传,窦宝荣的前辈,甚至付出过生命的代价。

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侵略中国,战乱不断。窦宝荣的这位前辈被日本鬼子包围了,要求他交出自己的文物。前辈为了不让这些珍贵文物被日本人掠走,将其埋藏起来,并在一块布上写下了一段“传续文”。当“传续文”到窦宝荣手里的时候,覆于其上的布已经腐烂得差不多了。但所有文字依稀可辨。

这位前辈虽然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但对文物保存所付出的心血,却透过这些文字而让人心生感动。窦宝荣说,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来查证当时的情况,但是可以想见,这位前辈的收藏可能已经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从中国掠夺珍贵文物也是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任务,侵略者几次强买不成,就想以武力强夺,结果没想到,在这位前辈的眼里,这些文物比他自己的性命都重要。日本人得不到想要的文物,这位前辈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收藏大家:“兼收并蓄”的独特收藏途径

窦宝荣1944年出生在诸城石桥子镇。从他记事时起,父亲就在外面做生意。1949年,窦宝荣跟着村里的扫盲班开始学习,“班里共有30多个同学,因为是扫盲班,所以班里还有30多岁的‘老同学’。那时候条件艰苦,我们的教室是在地窖里,没有本子也没有书,就是搭个土台子,上头搁块石板,就用滑石笔在石板上写字,石板坏了就用脊瓦代替。”

1958年,高小毕业的窦宝荣开始到潍坊背煤,步行110里路把煤背到诸城,为的是大炼钢铁。后来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到诸城招工,窦宝荣就应招到济南工作,“在济南条件十分艰苦,宿舍里连床也没有,一概在地上打通铺。”虽然如此,窦宝荣在济南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那时候自己年轻,到了济南后就愿意到处走走看看,看了不少济南的古旧的好东西,千佛山、趵突泉都逛过好多遍,那时侯古旧东西很多,让我流连忘返。”1960年,窦宝荣又到济宁的山东省电力工业局第二工程处工作。

1962年,因为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所在单位建设电厂的工程临时下马,窦宝荣回到老家,一待就是8年。在这8年时间里,窦宝荣收藏起来了很多文物,也为他收集佛像和其他藏品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古代,窦宝荣老家所在地是“汉阳城”,曾经有几座大的寺庙,因此佛像和其他古旧东西很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老百姓觉得家里有古旧的东西不吉利,就往外扔。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窦宝荣自幼就很痴迷收藏,对古旧之物从小就比较喜爱,所以别人不屑要的东西,窦宝荣就都捡了回来。很多人家都用佛像来垒墙、搭桥,窦宝荣就想尽办法将它们收来。

“文革”时,当地有很多的佛像,别人都是随意地砸坏,窦宝荣却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瞒着别人把没有被破坏的佛像偷偷地收藏起来。体积比较小的放到自己家里的地下室里,比较高大的佛像做好记号后埋在地下,等日后再去取。

另外,由于当时父亲在当地供销社任职,供销社收购废铜烂铁,很多人把古代的铜钱当铜来卖,窦宝荣就会买相同斤两的铜,去把那些古旧铜钱换出来。用这种方式,窦宝荣收了很多古代钱币。

除了自己,积善行德的家风也为窦宝荣增加了一些收藏,“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们村里的庙被砸了,有个70多岁的老和尚流落街头,没有去处,俺娘看他可怜,就把和尚接到家里,伺候他,一直到他去世。老和尚手里有一些经书和佛教用具,也留给了我们家。”

1971年,窦宝荣到诸城云母加工厂上班,此后单位历经改制等变化,窦宝荣一直在公司,最后成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由于自己对佛像和众多古旧物件的喜欢,窦宝荣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后来,有人发现了佛像,觉得自己留着也没用,就会送给窦宝荣,有的甚至分文不取。与此同时,各路藏品也源源不断汇集到窦宝荣手中。日积月累,窦宝荣藏品的规模越来越大,稀世珍品也越来越多,其中辽代金制凤冠、宋代金制执壶、辽代金制版画、战国青铜器、唐代金佛造像、从春秋战国至民国的各种珍贵钱币,还有我国现在造像罕见的北齐“菩萨像”、隋朝重达20吨的“万佛碑”,以及距今五千年的古玉“太阳神”及甲骨文等等,都是级别很高的艺术珍品。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中,窦宝荣的一尊牙雕观音造像被专家估价为30万元,而这样的牙雕,窦宝荣收藏有一百多个。

这么多年收藏经历,当然也有让自己遗憾的时候,“唐朝的盘印因为后代失传而相当珍贵,有一次有个人拿着个盘印要卖给我,那时候我还不认识盘印,但觉得它应该挺有价值,我出价五百,那人说要三千,我觉得离自己的价格太远,就没要。那人此后再也没来找我,很遗憾啊。”

总结这些年的收藏经验,窦宝荣认为,除了一千件祖传宝物,自己之所以能最终收集一万多座佛像,上百万件藏品,成为民间收藏大家,更重要的,就是因为他的这一套看似无为而治的“兼收并蓄”的收藏套路。

藏品出路:私人博物馆是最好的归宿

在窦宝荣的公司,我们看到了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都看不到的情景:各种材质、大小佛像堆满了公司的空地,也堆满了一个又一个大型库房,跟着窦宝荣一个库房一个库房地看,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文物的海洋。以文物之数量和质量给人以如此巨大的冲击,的确十分罕见。

自从十多年前向社会公开自己有这么多藏品之后,到公司参观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不过,由于数量众多,这些藏品也给窦宝荣带来了很多烦恼,“仅仅为了给这些佛像找个安身之处,我就对每一尊佛像搬了几十次,由于旁人很难了解这些佛像的价值和安放秩序,所以每一次给佛像搬家,都是我亲力亲为,一尊一尊地搬,确实很累的。”另一方面,由于所有藏品均为私人收藏,如何让规模如此巨大的藏品长久地留存于世,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深入思考,窦宝荣最终决定,为这上百万件藏品建立一个配得上它们的私人博物馆。

2005年,投资2.8亿元的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在诸城市南10公里的常山北麓动工建设。之所以将博物苑的地址选在常山,是因为这是诸城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山原名卧虎山,苏轼任知密州事时曾六次率领属僚在这里为民祭神祈雨,常祈常灵,所以从北宋起,卧虎山改名为常山。苏轼还常在这里狩猎,并且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不朽诗篇。

窦宝荣介绍说,整个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的工程主要由门楼、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配殿、钟鼓楼、厢房等系列仿明清古式建筑群组成,建成后将陈列他收藏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佛像、陶佣、碑碣、瓷器、青铜器等几十个艺术门类的藏品一百多万件。博物苑占地面积200亩,其中仿明清古建筑900余间,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建成以后的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将成为国内民间收藏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目前,整个工程的主体建筑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预计将于2010年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各界开放。

除了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建设博物苑已经成为窦宝荣目前最核心的工作,博物苑所有建筑的布局、结构等问题,全由他亲自设计,“私人博物馆是私人收藏的最好归宿。我相信,常山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建成后,将是国内一流的民间博物馆。”

厚朴品质:收藏如人生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窦宝荣觉得,收藏显然是自己的“千秋大业”。窦宝荣认为,概括起来讲,三大“秘密武器”成就了他今天的收藏大业:

第一,从不和收藏界打交道,“不和收藏界打交道就不会吃亏”。窦宝荣喜欢直接和从农村收集古旧物品的人打交道,从而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藏品,窦宝荣说,“很多人都问我在收藏过程中会不会有上当的时候,我觉得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收藏,对赢和亏不能太在意,比如我收了一百件东西,花了不少钱,有99件并不太值钱,但是只要有一件很珍贵,那就值了。比如,我喜欢整理从农村收来的废纸,这堆废纸你用一百块钱就买下来了,很多时候你整理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有一次我就从一堆废纸中发现了一副年羹尧的书法作品。”

第二,为人处世低调。

第三,把文物看成是一种需要保护的重大责任,而不是将其看成一种财富。窦宝荣有一个习惯,也是祖训:得了再有价值的东西,也从不在圈子里炫耀。几代人的收藏能够流传下来,也得益于不受外界干扰。因此,即使在纷乱“文革”,在“破四旧”的狂潮中,窦宝荣也因为低调收藏而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的那些数量庞大的珍贵藏品也得以安全保存下来。

从开始收藏文物到现在,窦宝荣从来没有卖过一件文物,“不少人都说我的藏品值多少多少个亿,但是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收藏家永远不会有钱。藏品是责任而不是财富,我就是想把这些东西收起来流传下去。一个人,忘记民族文化就是忘祖,就是忘了一切,如果我们的后代都西化了,都去过圣诞都不过春节了,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没有根了。”

窦宝荣从来没有休息日,一直到现在,他的作息时间依然是:早上6点前起床,6:30吃早饭,6:45到办公室,一天工作从来不会少于12个小时。“很多人都看到了我的成功,看到我领导了一个年销售额4亿多的企业,在收藏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今天的成功是用别人看不到的努力换来的,是我用一生的奋斗换来的。”

就如窦宝荣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从已经取得的成绩来看,窦宝荣的一生相当于别人的好几个人生。窦宝荣不仅在管理企业和收藏文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19年照顾瘫痪妻子的故事,也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当艰难降临,这个朴实厚道的山东汉子从来不吭一声,只会用坚毅的肩膀一担挑起。

在采访窦宝荣期间,为了翻拍他的一些老照片,我们还来到了他的家里,和他的为人一样,窦宝荣的家也非常朴素,与对物质的朴素欲求相应,窦宝荣把所有的光荣和梦想,都寄托在了他的千秋大业——文物收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