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杨其民
    

基本信息

杨其民

性别:男

年龄:82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传承人 

从艺品类:潍坊风筝

从艺年限:66年

单位及职务:寒亭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所属地区:寒亭区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3161

个人简介

  杨其民,1942年生,是父亲著名风筝艺人杨同科第一代传人,扎制了一辈子的风筝,数量有多少连自己都讲不清,历届风筝会都有他扎制的巨作获奖和被人收藏,他的作品美观、大方、新颖,还飞得高,为了使杨家埠风筝艺术扬名海内外,他要在有生之年多创作作品以留给后人。


杨其民是风筝大王杨同科之子。是杨家埠风筝的正宗传人。

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的产地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重要产地。杨家埠风筝将木版年画的特点融合到彩绘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代表人物是杨同科。他9岁便随伯父杨振盛和杨振甲学扎风筝,同时学木版年画。11岁进本村一家风筝店学徒,不到三年就基本掌握了各种传统题材100多种风筝和10多种扎制方法。后来,他总结老式木版三色风筝的传统技法,并多次去苏州、北京、天津学习观摩,大胆创新,终于树立了崭新的杨家埠风筝风格。为解决杨家埠风筝起飞难的问题,他改变了双翅的比例,减轻了骨架的重量,使其能够“一级风起,五级风不折”他制作的风筝,大的有300多米长的龙头蜈蚣,小的有火柴盒那么小的蝴蝶,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荣誉证书

  2007年6月首批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个人图片

98944d09td63d5391827b&690.jpg

98944d09td63d53f38977&690.jpg

98944d09td63d51450be4&690.jpg

98944d09td63d54ef1121&690.jpg

_DSC2068_看图王.jpg

2013.6.22

主要作品

98944d09td63d546fc747&690.jpg

98944d09td63d553fce6f&690_看图王.jpg

98944d09td63d55efb511&690.jpg

98944d09td63d56e7f15a&690.jpg


媒体报道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访风筝艺人杨其民

炎热的夏季蝉鸣蝶舞。周末随摄友来到了风筝故乡潍坊杨家埠,再次拜访了著名的风筝艺人杨同科的第一代传人——老师。

杨老见到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他热情的招呼我们就坐并沏茶,引导我们一一欣赏他新扎制的风筝作品。

杨老说他已70岁了,是父亲唯一的风筝传人,扎制了一辈子的风筝,数量有多少连自己都讲不清,历届风筝会都有他扎制的巨作获奖和被人收藏,他的作品美观、大方、新颖,还飞得高,为了使杨家埠风筝艺术扬名海内外,他要在有生之年多创作作品以留给后人。杨老自豪的举着新扎制的大小风筝给我们讲解其艺术风格的精髓所在,并不时地翻着相册和报纸指给我们看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谁谁合影留念等等。我翻了几页果真有好多知名人士,我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杨老哈哈大笑摆手称:“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杨老直爽、健谈,在谈笑之中不觉已是日落夕照。我看着杨老满屋扎制的风筝,以及他充满愉悦的表情,更觉出了风筝艺术的韵味所在,老艺人饱经人生的风风雨雨,其对风筝艺术的酷爱和执着,深深感染了我,我按动快门,留下他现在的时光。

杨其民父亲--当时已经91岁的风筝艺人杨同科


风筝王杨同科

来源:史志办  发布时间:2012-07-03 

  杨同科(1902—1996),原名杨同喜,世居西杨家埠村,为人沉默寡言,善于观察思考,悟性强,敬业苦练,富有开拓精神,是杨家埠风筝的代表人物,潍坊风筝界的一代宗师,有“中国风筝王”之美称。他一生扎制精品风筝6万余只,连同与别人合作扎制的风筝共10万余只,在杨家埠风筝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出生于吉兴(后)画店,幼时家庭贫寒,10岁便在其它店家当伙计,11岁时跟伯父杨振兴和父亲杨振甲习扎风筝,次年就能自己扎制。17岁学画年画,三年后独立经营产销年画,当时以“家堂轴”、“财神轴”为主。22岁时,他设计制作了“八仙人”布褂件,把杨家埠年画做成立体形象,成为当时的热门货。此后,他主要精力转为扎制风筝,善于把木版年画的绘画艺术揉进风筝的绘画之中,使风筝的扎制和画面,工艺和写意并重,把杨家埠风筝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杨同科在长达80多年的风筝制作中,熟练掌握了各种传统题材百余个人物和众多虫鸟花卉走兽等风筝的画法,并精通板子、硬翅、软翅、立体、串式等各类风筝300多种扎制技术。他扎制的风筝,做工精巧,造型独特,形象逼真,裱糊平整,绘画神似,真正做到了得心应手,人人喜爱。他扎什么像什么,画面鲜艳传神,放飞效果极佳。其代表作品有:龙头蜈蚣、禹王锁蛟、刘海戏金蟾、麻姑献寿、连连有余、仙鹤童子、雷震子背文王、宫灯等。

  1978年,他扎制的“龙头蜈蚣”,在北京全国风筝评比中,获优秀创作设计奖,在天安门前放飞,荣获放飞一等奖,被专家誉为“风筝王”。同年,他复制26岁时曾畅销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南洋诸国的工艺作品“八仙庆寿”、“天女散花”,在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品汇报观摩展览中评为一等奖。1984年4月,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前夕,杨同科受有关部门委托,精心扎制代表作品300件,赠送给来华访问的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节。

  1986年3月初,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前夕,上级领导提出:“据说日本今年要搞300米长的风筝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怎么办?”任务最后落实到杨同科、杨其民身上,父子二人昼夜思考,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制作出超大型龙头蜈蚣扎制方案,经过8次试飞修改,最终完成全世界史无前例的超大型“龙头蜈蚣”:头高4米,长4米,腰节直径1.2米,共320节,实际连同后尾长360米,代表寒亭区参赛。在潍北放飞场上,该风筝拴于东风牌大卡车上,用直径5厘米粗的尼龙绳牵引放飞,一个连队百余名战士助飞,风筝腾空而起,成为当届风筝会特大新闻。除国内报刊、电视、广播等近百个单位进行特别报导外,国外有13家新闻媒体刊登杨同科和龙头蜈蚣的巨幅照片。美国《洛杉矶时报》用一个整版的彩色篇幅刊登这个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泰国《世界日报》称:“西杨家埠为世界最大的风筝专业村,杨家埠风筝蜚声中外”。从此杨同科的声名大振,慕名前来拜访者,竟有上万人次之多。

  1986年5月,84岁高龄的他应聘担任杨家埠风筝厂的技术顾问,使产品质量日臻完善。他还热心教徒,毫不保留地传授风筝扎制绝招,共培训出扎制风筝新手百余人。他的儿子、孙子、孙女仍然继承祖辈技艺,使其发扬光大,是全国闻名的风筝世家。

  1987年4月,国务委员谷牧来杨家埠考察,为杨同科题词:“杨先生年龄最大,扎制的风筝最长,技艺最高,放飞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