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马新友
    

基本信息

马新友

性别:男

年龄:76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黑土陶艺陶瓷,黑陶

从艺年限:35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诸城汉王山黑陶研究所所长 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所属地区:诸城市

师承:

徒弟:马艳艳等6人

浏览次数:10444

个人简介

马新友,男,1948年5月生,诸城市舜王街道老梧村人,自1989年从事黑陶技艺,现为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潍坊市工艺美术黑陶界领军人物、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1991年在自家院里建起陶窑,点燃了失传四千多年的黑陶烧制第一窑。开工之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他锲而不舍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在1992年成功烧制出第一炉黑陶。在此基础上,马新友不断完善黑陶烧制技艺,先后烧制成功了鼎、砚、爵、樽、瓶、盉、齐侯匝等30余种黑陶艺术品,还试制成功了红陶器具。出窑成品率由二三成提高到百分之百,蛋壳高杯重量也由400多克缩减到200克以内。马新友的黑陶作品多次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大型展会,诸城黑陶也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士喜爱。其本人也被《中国工艺美术家大辞典》等辞书收编。2007年,诸城黑陶被审定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新友被确定为“虞舜黑陶烧制传承人”。

1991年在诸城舜王街道孙仓社区老梧村创办了龙山黑陶研究所任所长。

2009年被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选举为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2013年至今:任诸城汉王山黑陶传习中心所长。

从1989年开始,从事龙山文化黑陶烧制工艺和红陶制作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研制出精美蛋壳杯及鼎、爵、瓶、砚等30多种黑陶艺术品,制作出黑陶的代表作——蛋壳杯和爵,同时还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质地细腻、色泽鲜艳纯正的朱红色陶器,被称为朱砂陶,属独创产品。2014.3.28

马新友小时候曾经跟着奶奶学做火盆、烧制过泥哨、小玩具,看见地里的粘土经过简单加工,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而且好玩的小玩具,便喜欢上了陶艺。1991年在自家院里建起陶窑,点燃了失传四千多年的黑陶烧制第一窑。开工之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他锲而不舍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在1992年成功烧制出第一炉黑陶。在此基础上,马新友不断完善黑陶烧制技艺,先后烧制成功了鼎、砚、爵、樽、瓶、盉、齐侯匝等30余种黑陶艺术品,还试制成功了红陶器具。出窑成品率由二三成提高到百分之百,蛋壳高杯重量也由400多克缩减到200克以内。经过呕心沥血的探索和潜心研究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于2009年黑陶艺人马新友成功破解了失传四千多年的黑陶烧制工艺,成功烧制出厚度仅为0.1毫米、重100克的精美绝伦的黑陶蛋壳杯。

马新友的黑陶作品已多次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大型展会,诸城黑陶也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士喜爱。2007年,诸城黑陶被审定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新友被确定为“虞舜黑陶烧制传承人”。 同时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中国潍坊第二届文化暨旅游展示交易会民间艺术精品评奖中,荣获银牌奖;在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马新义制作的“蛋壳陶杯”、黑陶“爵”,分别荣获金牌奖;2012年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陶艺术委员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黑陶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黑陶艺术作品评选”中,马新义制作的黑陶“蛋壳杯”、黑陶“爵”荣获银牌奖,2014年黑陶艺人马新义荣获“潍坊市工艺美术黑陶界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诸城在远古时期就出现了制陶业,境内有多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尤以黑陶最为著名。如今黑陶技艺在舜帝故里的一位农民陶艺师的手中重生。简陋原始的作坊,精湛的传统技艺。当经济迅猛发展,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日渐式微,一些精妙的老技艺已处濒危,我们不得不做出思考了。

黑陶,作为一种陶器艺术,被誉之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对黑陶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黑陶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下去。黑陶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陶器,而是一种道德品质文化的传承,我们在黑陶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更应铭记舜帝的教诲:以诚为本,重德行善。同时让这种品质伴随着黑陶的发展更好地发扬下去。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黑陶是产生于诸城市境内的一种泥制陶器,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4300多年前,虞舜被称之为黑陶制作的开山鼻祖。墨子《尚贤下第十》曰:“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意指舜就在潍河边制陶。

黑陶制作有八道程序,选泥、筛泥、凉泥、拉坯、雕刻、压光、凉坯、烧窑,八道程序完成后,成品完成。主要陶器有陶爵、陶壶、陶杯、陶鼎、陶车、陶马、陶瓶、陶埙、陶砚等。现存于诸城市博物馆虞舜时期约1300多件陶器中,尤以制作难度最大的黑陶高柄蛋壳杯为龙山文化陶器之典型代表,是黑陶艺术之精品。此杯造型玲珑,其特点为薄如纸、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黑黝发亮、精美绝伦,堪称国家文物之瑰宝。其制作工艺一直传承至今,成为诸城黑陶制作特有的工艺。


马新友,男,山东诸城人,现任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并担任汉王山黑陶研究所所长。从1989年开始,从事龙山文化黑陶烧制工艺和红陶制作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研制出精美蛋壳杯及鼎、爵、瓶、砚等30多种黑陶艺术品,制作出黑陶的代表作——蛋壳杯和爵,同时还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质地细腻、色泽鲜艳纯正的朱红色陶器,被称为朱砂陶,属独创产品。2007年,被评为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11参加了《话说诸城》的编写;在此期间,所创作的作品《黑陶蛋壳杯》在“中国(潍坊)第二届和第七届文化暨旅游展示交易会民间艺术精品荣获银奖和金奖;所创作的《黑陶爵》分别在日照举行的全国黑陶文化与发展研讨会上和在第七届潍坊风筝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也分别荣获银奖和金奖;所创作的作品《齐侯匜》在第八届潍坊风筝博览会暨第三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2014年四月,荣获潍坊市工艺美术黑陶界“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6年8月,被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在此期间,中央、潍坊、诸城等多个电台对其黑陶制作做了专题采访;多家报社如中国文化报、天津快报、石家庄日报、半岛快报、潍坊日报等多家报刊曾对其研制黑陶的事迹作过长篇报道,其个人传略辑入《中国艺术家大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成功人才大辞典》等辞书,其业绩被录入《中国专家人才库》等多部辞书中。2017.4

荣誉证书

2007年6月被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授予潍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2008年6月潍坊市级非物质文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被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选举为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2014年4月获“潍坊市工艺美术黑陶界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6年7月被评为第三届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

2017年7月被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评为第六届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奖励证书

  2009年4月黑陶作品《蛋壳杯》荣获第二届文展会民间艺术精品银奖。

  2012年10月黑陶作品《爵》在中国(日照)黑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黑陶艺术作品评选中荣获银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陶艺术委员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联合举办)。

  2014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黑陶《蛋壳陶杯》、《爵》,分别荣获金奖。

  2015年4月其作品《齐侯匜》在第八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潍坊第三届艺术节上荣获金奖。

2017年4月黑陶作品在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风筝博览会获得金奖。


主要代表作

  爵、蛋壳杯、龙瓶、齐侯匜、龟砚、董公盉、宝鼎、举手佛、恐龙、编钟、宣德炉等。

个人图片

2016.4


主要作品

image011.jpg

image.png

蛋壳杯

image013.jpg

image017.jpg

image009.jpg

齐侯匜

image019.jpg

image007.jpg

董公盉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媒体报道


闫团祥的博客

诸城舜陶“出国”了

2010-07-17 10:25


image029.jpg

蛋壳高柄杯

image033.jpg

2010中国(诸城)国际烧烤节期间,来自俄罗斯、泰国、贝宁、阿塞拜疆、智利、蒙古六国的大使在品尝醇香的诸城烧烤后,又亲自参观了慕名已久的诸城黑陶。当大使们走进诸城龙城中学黑陶陈列室,看到琳琅满目的诸城黑陶后,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纷纷竖起大拇指说:“black pottery is very good!”。临走时大使们恋恋不舍,捧走了由诸城著名陶艺师马新友制作的小龙龟、樽、齐侯匜、宝鼎、小龟砚等舜陶作品。

黑陶,作为一种陶器艺术品种,被誉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诸城黑陶,是产生于山东诸城境内的一种泥制陶器,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四千多年前,属新石器晚期著名的龙山文化。关于黑陶的最早研究制作者,当属虞舜,虞舜是黑陶制作的开山鼻祖。据墨子《尚贤下第十》曰“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其中的“陶于河滨”说的就是舜制陶,故而黑陶又被称为舜陶。黑陶器型多样,造型精美,立体效果强,图案分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先存于诸城博物馆虞舜时期的陶器有1300多件,有陶埙、陶壶、陶杯、陶鼎、陶车、陶马、陶瓶、陶人、陶爵,无不显示出黑陶艺术的光华。其中,尤以黑陶蛋壳杯制作难度最大,为龙山文化之典型代表,是黑陶艺术之精品,代表着黑陶制作艺术的水准。蛋壳杯造型玲珑,其特点薄如纸、黑如漆、明如镜、硬度如瓷,黑黝发亮,为国家文物之瑰宝。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特别提出要看一看中国的“蛋壳陶”,但由于当时仅有诸城、日照等少数几个城市有藏,未能如愿。近现代许多陶艺师对“蛋壳黑陶高柄杯”这一失传的高超技艺进行了挖掘和探索,但均以各种原因宣告失败。2009年春节期间,这一几近失传的制作艺术被诸城著名陶艺师马新友攻克,他手工制作的蛋壳陶漆黑发亮、仅重二两,带有一种原始的气息和古拙的审美情趣,引起了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诸城市旅游局着力扶持舜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深度挖掘舜陶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加快了诸城舜陶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步伐,成立了舜陶研发中心和旅游纪念品开发机构,系统地对诸城舜陶等各类旅游商品进行了梳理、归类,加快了研发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7年,诸城舜陶被列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山东省旅游商品展暨“好客山东”游客最喜爱的山东省标志性旅游商品评选,诸城舜陶脱颖而出,喜获大奖。

目前,作为龙山文化的精粹,诸城舜陶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弘扬中华陶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艺术瑰宝“蛋壳陶”

2009年2月23日 星期


马新义欣赏新烧制成功的“蛋壳陶”


“蛋壳陶”器具

 “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

  由于“蛋壳陶”薄如蛋壳,因而在万余年的制陶历史中也就有了独有的价值。

  日前,从恐龙之乡诸城传来喜讯,该市黑陶艺术家马新义经过数十年精心研究,终于成功烧制出了薄如蛋壳、不足二两重的“舜陶蛋壳杯”,受到国内外黑陶爱好者的青睐。

  那么,“蛋壳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陶器?有什么特色?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价值?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了早已面向公众开放的潍坊市博物馆。在这里,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蛋壳陶”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薄如蛋壳的器具

  在潍坊市博物馆的展厅里,展出着一些薄如蛋壳的黑陶制品,引得众多的参观者啧啧称奇。

  “这就是‘蛋壳陶’。”工作人员朱英告诉记者,“所谓‘蛋壳陶’,其实就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高度在25厘米以下的高柄杯,重量一般不超过70克。当然也有例外,高度超过25厘米的高柄杯,一般重量在100克以内,薄陶壳是‘蛋壳陶’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薄部位多在盘口部分,个别有薄至0.2毫米的,一般在0.5毫米左右……”

  一件件黝黑的“蛋壳陶”器,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在灯光的映照下,完全可以看出其质料全部是细泥质黑陶,不含任何杂质,也无任何羼和料。每一个器具,一般有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构成,以其独特的大盘口作为器形的主要特征。柄部和底座因要承托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见也不超过1—2毫米。“这些器具,都是5000年前的产物,应该是古人用来饮酒的器物。”朱英说,“器壁之薄,工艺之精湛,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精妙绝伦的艺术  

  这种神秘的、带有黑色金属光泽的陶器,无疑给人们带来了直观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蛋壳陶’根本就是艺术品。”潍坊市博物馆馆长戴维政说,“纹饰以弦纹、竹节纹、凹凸纹最为典型常用,尤其竹节纹的制作水平堪称空前绝后,纯粹用手工在0.5毫米厚的坯体上均匀分布竹节纹,使之等宽、等圆、等弧。”

  “蛋壳陶”的做工更是非常精细规整,变径处的处理自然得体且胎体厚度内外一致,绝无扭曲变形造成外观缺陷的做作之感。

  “蛋壳陶”的镂空工艺更加精妙,在不足1毫米厚、半干的坯体上镂出了非常规则的图形,镂空的图形有圆形、菱形、楔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水滴形等几何图形,当时人们用什么样的形象思维方式来表现这些图形?我们今天还无法破解。

  “蛋壳陶”划花的纹饰有几何条纹、波浪纹、鱼纹等等,还有一种特殊的划花工艺是在坯体整体砑光之后,剔地划几何纹饰,使乌黑发亮的器表形成比较强烈的视觉对比,明显增加了器物表面的装饰效果。但是,这些划花工艺是在厚度只有0.5毫米左右的陶坯上进行的,很多器物给人的感觉是一触即破。

  “蛋壳陶”还有贴塑鼓钉、盲鼻、捏塑鸡冠耳、环形耳等不同的装饰工艺,令人惊叹不已。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诞生于原始社会的“蛋壳陶”集各种装饰艺术和制作工艺于一身,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器物本身的实用价值,因此被视为古代东方艺术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戴维政说。  

  ●制作工艺复杂  

  “‘蛋壳陶’的盘口、杯部和底座部分有细密的同心圆轮纹,据此推断是经快轮加工而成。”戴维政说,“陶体不是一次成型的,柄、杯之间都有明显的粘合痕迹,有的柄部还分上下两节,上为细实柄,下作中空管状,把杯体套入中空的管形柄内,外形似杯柄一体。”戴维政指着一件“蛋壳陶”说,“而杯体的外径和筒形柄的内径必须吻合,稍有误差陶胚就成了废品。杯体外露的,其腹下部多有细弦纹,中空柄部并有多种纹样的镂孔,高杯又多饰以竹节纹、波纹和弦纹等,纹饰和造型的配合极为和谐美观。工艺绝妙,美轮美奂,堪称制陶工艺的奇迹。”

  戴维政告诉记者,“蛋壳陶”创烧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鼎盛于龙山文化中期,断烧于龙山文化晚期,历经千余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地层出土的黑陶高柄杯,陶胎已经很薄,但大汶口文化的薄胎黑陶无论从器形,还是制作的精美程度,以及陶胎的厚度,都不能与龙山文化的“蛋壳陶”相提并论。如果说黑陶诞生于大汶口文化,“蛋壳陶”则代表了典型的龙山文化。“蛋壳陶”取材于远古时期河湖中沉积的细泥,其细腻程度甚至超过现代工艺生产的陶土,而且这些陶土中绝不含粗砂或其它杂质。陶艺匠人采用快轮拉坯成型或分段手工成型,经利坯、打磨、砑光、剔地儿、划花、锥孔、镂空、捏塑、贴塑、粘接、高温烧制、渗碳等多道工艺烧造而成,吸水率较低。因而,出土器物历经数千年基本不受水土侵蚀,器物表面光洁如新。“蛋壳陶”制品的出现,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器物审美的更高追求。  

  ●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蛋壳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低山丘陵与河流冲击平原的交汇处,以潍坊、临沂、淄博和青岛地区为主。

  由于“蛋壳陶”的烧成工艺繁复,成品器形丰富多彩,对于青铜时代以后的陶瓷业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以高柄杯为例:杯口平折宽沿,杯身通常卵圆形收底,也有少数为折腹底,高直柄,外撇高圈足。这类器形发展到唐、宋、金时期,在耀州窑、定窑、磁州窑系的瓷灯中还能找到类似的器形,可见其传承年代之久远非比寻常。其他诸如:直口瓶、长颈瓶、花觚、三足鬲、双耳簋、高足杯、玉壶春瓶等器形都有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蛋壳陶”从原始陶器的粗、大、笨、重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记者郭保礼/文尚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