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孙淑华
    

基本信息

孙淑华

性别:女

年龄:70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传承人 

从艺品类:剪纸

从艺年限:50年

单位及职务:“淑华工作室”

所属地区:安丘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3456

个人简介

  孙淑华,女,1954年生,安丘市凌河镇凌河村人。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潍坊市艺术协会会员、中国首届民间艺术高层论坛银奖获得者、潍坊工艺美术设计大奖赛优秀设计奖获得者、潍坊市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山东省剪纸艺术家。

  在当地是个远近闻名的巧手,她从事剪纸40余年,技艺精湛,赢得了国内外友人的赞赏。如今,她在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从事剪纸生涯。孙淑华女士在2006年4月,曾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其代表作品《寿》字获全国艺术作品银奖。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会的人不少,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妇女,把一种民间艺术做到一定的高度,让它在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大赛中获得了银奖,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她的获奖“寿”字,细细观之,由长、生、不、老四个字组成,每一剪刀剪出的花样都代表一个含义,牡丹、寿桃代表“富贵长寿”,喜鹊、梅花代表喜上眉梢,五只蝙蝠代表“五福捧寿”,佛手代表“福寿”,葵花寓意“子孙满堂”……

  孙淑华从八九岁起就跟着外祖母学剪纸,那时家里穷,买不起花花绿绿的彩纸,便到处搜集别人废弃的作业本、旧报纸,一闲下来就拿把剪刀咔嚓咔嚓剪个没完。由于对剪纸的特别爱好,加上悟性好,又肯用功,技艺日臻成熟。亲朋好友登门索取,贴在窗户上,屋门上,墙壁上,为一个一个喜庆的场面增添了秀色。

  孙淑华经常参加省、市有关单位组织的一些民俗艺术节和艺术表演大赛。为将剪纸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每逢外出,她总是带着剪刀、纸张,手把手地教授徒弟,她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剪纸艺术的花园,再多添几朵艺术的奇葩 ……


荣誉证书

  2007年6月潍坊市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

  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潍坊市艺术协会会员。


奖励证书

  2006年4月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其作品《寿》字获银奖。

  潍坊工艺美术设计大奖赛获优秀设计奖。


主要代表作

《寿》、《中华龙》等。

个人图片

image004.jpgimage006.jpg

主要作品

image007_看图王.jpg

龙体含有十二生肖的图案

龙年推出新龙图《中华龙》

孙淑华剪的古代四大美女。

媒体报道



 农妇挥剪刀耗时一年多剪出《梁山一百单八将》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2-10-06 09:22:57

image028.jpg

  巧手农民孙淑华剪出《梁山一百单八将》。记者 王玉芳/摄

  潍坊新闻网10月6日讯 58岁的农家妇女孙淑华,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将梁山一百单八将展现得栩栩如生。10月4日,记者在安丘青云山齐鲁民俗村见到了孙淑华和她的《梁山一百单八将》人物画卷。这幅《梁山一百单八将》人物画卷长14米,两行人物整齐排列在0.8米宽的画幅上。

  说起《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创作初衷,孙淑华对记者说,她是受父亲的影响。孙淑华的父亲是一位老师,从小就给她讲《水浒传》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所以她打心眼里崇拜梁山一百单八将这些英雄好汉。

  2010年底,孙淑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人物的剪纸创作。创作过程中,为剪出最满意的作品,孙淑华先是照着一本《水浒传》的小册子,模仿上面的人物画像,用笔在纸上将人物画出来,之后根据自己对这些人物的理解,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了,再挥动剪刀一气呵成。

  这些单个人物的小剪纸对孙淑华来说相对简单,对她来说,最难的是剪人物的名字。把人物剪完裱起来后就开始剪名字,有时候写错了笔划,剪出来后又重写之后再剪,只上了3年小学的孙淑华光人名就剪了两个月,剪好后又对照着书上核对了不知多少遍。

  耗时一年多,到今年2月份,孙淑华终于完成了整幅《梁山一百单八将》人物画卷的创作。有了这次实践之后,她又开始剪《红楼梦》的人物画卷,目前已经完成金陵十三钗的创作。

  孙淑华说,她的目标是剪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人物画卷,全部装裱后捐献给国家一套,以表达一位剪纸艺人对当今和平盛世的回报之情。(记者王玉芳)

大众网

安丘农家妇女高超剪纸技术引来研究生徒弟


孙淑华正在教研究生徒弟剪纸。孙淑华有很多头衔:潍坊市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省剪纸艺术家、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等。”   记者看到,孙淑华的剪纸老虎昂首翘尾,可谓是虎虎生风,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购买,还吸引了一位在读研究生前来拜师学艺。


  孙淑华剪的古代四大美女

  孙淑华正在教研究生徒弟剪纸。

  56岁孙淑华“妙剪生花”精品频出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剪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曾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首届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并获得银奖。1月26日,在山东安丘青云山齐鲁民俗村,记者见到了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剪虎的剪纸名家孙淑华。

  孙淑华有很多头衔:潍坊市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省剪纸艺术家、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等。但更吸引人的,是她的一幅幅剪纸作品。孙淑华说:“今年是虎年,我剪的这些老虎特别受欢迎。”

  记者看到,孙淑华的剪纸老虎昂首翘尾,可谓是虎虎生风,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购买,还吸引了一位在读研究生前来拜师学艺。

  从小迷上剪纸

  今年56岁的孙淑华,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家住安丘市凌河镇大路村。孙淑华说,她之所以迷上剪纸是受姥姥的影响。姥姥的剪纸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如果今天姥姥还健在,一定是一位顶级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姥姥那个时代的剪纸是以窗花为主,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下剪即来,片片飞落,惟妙惟肖。每逢过年,左邻右舍、十里八乡都来讨,贴上窗户欢欢喜喜过新年。

  从五六岁起,孙淑华就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姥姥是不准孙淑华动剪刀的,总是收得严严实实,怕她伤着手指。孙淑华就趁大人不在的时候偷着学。母亲见孙淑华着实喜欢剪纸,就跟淑华的大姑要来一把小剪刀给了她。从此,孙淑华便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了剪刀,孙淑华一有空就剪呀剪,买不起红纸就拿用过的本子纸练习。兴趣加上天赋,她的剪纸日渐娴熟,竟得到了姥姥的认可!

  这个时期,孙淑华的剪纸作品主要以窗花、棚顶花等装饰门窗、房间的小型剪纸为主,连年有余、富贵牡丹、麒麟送子、龙凤呈祥、鸳鸯戏荷花等包含喜庆吉祥的图案,是当时孙淑华剪纸的主要内容。

  剪纸声名远扬

  真正让孙淑华的剪纸走出闭塞、登上大雅之堂,还是在2000年以后。这一年,安丘市旅游局的同志发现了她的剪纸技艺,于是在青云山齐鲁民俗村为孙淑华设置了专门的工作室,从此孙淑华的剪纸走出农家小院,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2002年,孙淑华首次参加了潍坊国际风筝会。她的剪纸作品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位世界风筝小姐对孙淑华的剪纸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孙淑华就手把手地教她剪,当时,大厅里所有记者的镜头都对准了她。

  在接下来的风筝都旅游商品交易会上,孙淑华剪的大“寿”字引起了特别关注。这幅“寿”字是由长、生、不、老四个字组成,每一剪刀剪出的花样都代表一个含义,牡丹、寿桃代表“富贵长寿”,喜鹊、梅花代表“喜上眉梢”,五只蝙蝠、佛手代表“五福捧寿”,葵花寓意“子孙满堂”。在这个寿字的构思中,孙淑华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将富贵牡丹、长寿桃、松鹤延年、梅兰竹菊等吉祥话语、图案,巧妙地融于画面,让人过目难忘。从此,孙淑华的剪纸声名远扬。

  紧跟社会脚步

  2006年,孙淑华带着《中华龙》、《寿》、《五子戏佛》等大型剪纸作品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首届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她的作品让与会者大为惊叹,并以绝对优势获得剪纸最高奖。会议期间,来自山西等地剪纸之乡的“高手”们,都觉得孙淑华的大剪纸十分罕见,纷纷跑来请教、合影。

  随着眼界和思路的开阔,孙淑华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有意义的事情。奥运会的前一年,她就着手筹备奥运题材的剪纸作品,构思了《鼠年迎奥运?中华龙腾飞》,由天安门、福娃、鸟巢、奥运标志、水立方、话奥运六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配以万里长城和多姿多彩的吉祥图案,作品大气恢宏。

  汶川大地震,对孙淑华的震动很大。她放下手中的作品,夜以继日,以母亲舍身护娇儿为题,创作出大型剪纸《妈妈的爱》,赞颂母爱的伟大,赞颂民族的伟大。

  祖国六十华诞,孙淑华精心创作了大型剪纸《国徽》,上写“祖国万寿、人民万福”八个大字,凝结着普通百姓祝愿中华万寿、人民万福的美好情愫,让观赏者赞叹不已。

  孙淑华对记者说,在她的代表作中,当属表现龙的传人的剪纸《中华龙》。她剪的中华龙也是概不相同,一件一个造型,有的由十二属相组成,有的由吉祥花鸟组成。记者在她的工作室内看到有一幅造型特别的中华龙。孙淑华说:“这是为祈盼‘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而创作的。用的是龙头龙尾、龟身子,龟的正中间是一个‘回’字,寓意是‘回归’”。

  留住民间艺术

  孙淑华的剪纸,从不模仿别人,也不拘泥于框框,大剪纸也只是用铅笔大体勾勒一下布局,剪时的细节完全由心而出,而且从不重样。她的剪纸以形传神,随心所欲,如行云流水,信手剪来,一气呵成。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孙淑华说,剪纸,尤其是大型剪纸更需要心静。有几次,由于太专注,剪着剪着竟掉下炕来。从她手指上磨出的厚厚老茧,便知道她付出的艰辛。

  孙淑华用她那把神奇的金剪刀,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和创新。为了使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孙淑华在剪纸过程中,更加留心,得空就把点点滴滴的创作经验记录在小本子上。每逢外出,她都要带着剪刀、纸张,手把手地教徒弟……孙淑华还硬是让并不喜欢剪纸的女儿学会了这门艺术。

  1月25日,就在记者前去采访的当天,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鞠婷婷来向孙淑华拜师学艺。鞠婷婷告诉记者,她家住安丘,想利用放假回家的这段时间向孙老师学习剪纸,掌握这门民间艺术。

  孙淑华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出一本书,将姥姥的作品,自己的作品,女儿的作品,学生的作品,都收录到书中,详细阐述剪纸的技巧和流程,供剪纸爱好者参考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热爱剪纸,让剪纸这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承。

  目前,孙淑华正在创作的大幅作品有《清明上河图》、《一百单八将》,她设想以万里长城做衬托,将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一一剪出来,组成一幅长卷,留给后人。

logo[1].jpg

剪纸名家——孙淑华

安丘新闻网 2009/10/21


  国庆期间,在青云山齐鲁民俗村,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首届民间艺术高层论坛银奖获得者、潍坊工艺美术设计大奖赛优秀设计奖获得者、潍坊市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山东省剪纸艺术家孙淑华那透着巧意、新意、美意的剪纸作品,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

  盛世中华,普天同庆。祖国六十华诞,孙淑华的心情格外激动,围绕国庆主题精心创作的大型剪纸《国徽》,凝结着普通百姓祝愿中华万寿、人民万福的美好情愫,让观赏者无不心潮澎湃,赞叹不已。

  迷上剪纸

  整个采访过程,孙淑华反复强调:自己的剪纸比不上姥姥。

  今年56岁的孙淑华,只有小学文化,家乡凌河镇凌河村。

  姥姥称得上是方圆百里有名的“第一剪刀”,如果今天姥姥还健在,一定是顶级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姥姥那个时代以剪窗花为主,姥姥剪纸从不动画笔,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下剪即来,片片飞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孙淑华说,姥姥剪出来的作品是活的,剪虫虫在叫,剪鸟鸟会飞,剪鱼鱼能游。姥姥的作品乡亲们喜欢,左邻右舍、十里八乡都来讨,贴上窗户欢欢喜喜过新年。当年三哥结婚,有人给姥姥比划了一下,不识字的姥姥竟然流畅地剪出“毛主席万岁”五个字。在这之前,从未有人剪过文字,姥姥在当地一带开创了剪纸文字的先河。

  或许是天赋,或许是熏陶,从五六岁起,孙淑华就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姥姥是不准孙淑华动剪刀的,总是收得严严实实,怕她伤着手指,当然也不予指点。七八岁时,母亲见孙淑华着实喜欢剪纸,知道淑华大姑有一把小剪刀,母亲便要过来给了她。从此,孙淑华便与剪纸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有了剪刀,孙淑华整夜整夜地剪呀,有时成宿都不睡觉,浇园、下地,也用书包背上剪刀,得空就琢磨上几剪子。

  28岁那年,孙淑华去北京旅行结婚,身怀剪纸绝技的姥姥突然过世,这成了孙淑华永远的心痛和遗憾。

  “文革”期间,孙淑华的剪纸随着破“四旧”,中断了近20年。改革开放,孙淑华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她将锈迹斑斑的剪刀找出来,一点一点地磨着厚厚的锈痕,遗憾的同时,又庆幸还能重拾剪刀,传承技艺终究没有被彻底埋没,也算幸事。

  重新握起剪刀,痴迷剪纸的孙淑华依然兴奋不已。剪个小鸡吃虫子,剪只雄鸡啄蜈蚣,剪个宝葫芦装五毒,她把最原始最朴素的愿望都寓意到这些小小的窗花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这个时期,孙淑华的剪纸作品跟姥姥一样,主要以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装饰门窗、房间的小型剪纸为主,连年有余、富贵牡丹、麒麟送子、喜上眉梢、龙凤呈祥、狮子滚绣球、鸳鸯戏荷花等包含喜庆吉祥的图案,是当时艺术思想较为闭塞的孙淑华剪纸的主要内容。

  传承创新

  真正让孙淑华认识到自己的传承剪纸的价值,还是在2000年以后。适逢有一艺术节,孙淑华试探着带上《梅花》来参展,旅游局负责同志发现并惊讶于她剪纸技艺的淳朴和纯熟。随后,专门在青云山齐鲁民俗村的渠风堂为孙淑华设置了一个工作室,安丘知名书法家孔祥武为她题写了“淑华工作室”的额匾。

  2002年,孙淑华怀着忐忑的心情,首次参加了潍坊国际风筝会,向世人展示技艺。令孙淑华没想到的是,她的剪纸作品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会上,孙淑华手把手教风筝小姐剪纸,所有在场记者的镜头都对准了她。潍坊电视报以《我的剪纸卖了一百元》为题,对孙淑华的参展作品作了图片报道。从此,孙淑华的剪纸正式卖钱了。

  紧接着,世界风筝都旅游商品交易会开幕,来自上海、江西、湖南、福建及省内的103家参展商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孙淑华剪的大寿字引起了特别关注。在这个寿字的构思中,孙淑华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将富贵牡丹、长寿桃、松鹤延年、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等一系列吉祥图案,巧妙地镶嵌于每条笔画中,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深受与会者喜爱。

  风筝会后,孙淑华信心大增。不但创作了大量传统剪纸作品,并且创新了一批题材新颖的大型剪纸作品。

  孙淑华的剪纸作品从不重样,一件作品只剪一次。孙淑华认为她的代表性作品,当属表现龙的传人的剪纸《中华龙》。她剪的中华龙也是概不相同,一件一个造型,有的由十二属相组成,有的由吉祥花鸟组成,件件精美绝伦,件件堪称珍品。《中华龙》远销韩国、香港、台湾等地,一位60多岁的台湾客商,怀着深深的游子之情,多次联系,当见到亲戚辗转寄过去的《中华龙》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2006年,孙淑华带着《中华龙》、《寿》、《五子戏佛》等尺幅都在1米×2米左右的大型剪纸作品,荣幸地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首届民间艺术高层论坛,仅仅展示了10分钟,就让与会者大为惊叹,作品喜获银奖,被会议悉数收藏。会议期间,来自山西等地剪纸之乡的艺人,都觉得孙淑华的大剪纸十分罕见,纷纷跑来请教、合影。

  这之后,孙淑华的名气更大了,每年都有好多会议和活动对她发出邀请。更有北京、内蒙、青岛等地的豪华酒店、旅游景点、花卉市场争相以丰厚的待遇,请她去设摊剪纸,传授技艺。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从泥土的芬芳中汲取营养的孙淑华一一婉拒,对家乡的依恋、对青云山的依恋,让她觉得,只有在家乡这块故土上创作起来,心里才踏实。

  随着眼界和思路的开阔,孙淑华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有意义的事情。奥运会之前一年,她就着手筹备奥运题材的剪纸作品,构思了《鼠年迎奥运·中华龙腾飞》,由天安门、福娃、鸟巢、奥运标志、水立方、话奥运六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配以万里长城和多姿多彩的吉祥图案,每幅作品的创作用时都在两个月以上。

  汶川大地震,对孙淑华的震动很大。她放下手中的作品,夜以继日,以母亲舍身护娇儿为题,创作出大型剪纸《妈妈的爱》,赞颂母爱的伟大,赞颂民族的伟大。

  儿子刚入伍,她剪了一幅《新兵连的战友》寄到部队,鼓励儿子和战友们团结奋斗,早立新功。儿子倍受鼓舞,入伍不久,就成为新兵连12个骨干之一……

  留住艺术

  传承了姥姥的天赋,孙淑华创作剪纸,从不模仿别人,也不拘泥于框框,大剪纸也只是用铅笔大体勾勒一下布局,剪时的细节完全由心而出。丰富的民俗事象,为孙淑华的剪纸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的创作天地,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古今人物,孙淑华的剪纸以形传神,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便能剪出无穷的新花样来。

  剪纸,尤其是大型剪纸,一刀剪断,前功尽弃。孙淑华说,大型剪纸更需要心静,心静剪出来的作品才到位。孙淑华的大型剪纸作品大都在夜晚完成。似有神助,孙淑华的大剪纸,似行云流水,从未剪断过,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很是神奇。

  孙淑华的剪纸作品雅俗共赏,有口皆碑。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有金陵十二钗、四大美女、福禄寿喜等传统题材,有北京奥运、抗震救灾、英模人物等现代题材,不下上千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剧造型、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大事小情,无所不包。

  孙淑华用她那把马良神笔般神奇的金剪刀,在传承和创新剪纸艺术中,取得了非凡成就。2002年参加了海峡两岸制造业产品展览会、中国(潍坊)旅游商品交易会、世界风筝都旅游商品交易会,2005年参加首届潍坊市工艺美术设计大奖赛获优秀设计奖,2006年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获银奖,2007年成为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8年成为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有一天,吃罢晚饭,坐在炕上专心致志剪纸的孙淑华,心头一震,她那么清晰地听到了电视新闻中的一句话:留住艺术。这句话让没有多少文化的孙淑华思考了很久,她把这四个字深深地印进心底。她说:像她这样的传承剪纸人已经不多了,有了这句话,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就不会失传。

  孙淑华在剪纸过程中,更加留心,得空就把点点滴滴的创作经验记录在小本子上。孙淑华总结出剪纸的基本符号,常见的大约有锯齿、月牙、逗号、句号、点、横、竖、撇、捺、三角、方形、弧线、曲线、花生籽、葵花仁等十几种,掌握了这些符号才能学会剪纸。

  孙淑华教了不少学生,各地的都有。有喜欢剪纸的来请教,她毫不保留地热心教。让孙淑华高兴和欣慰的一件事,是其中有一患小儿麻痹症的青年,每次从潍坊来向孙淑华学习,都是住下待好多天,孙淑华分文不取教会了他剪纸技艺。孙淑华还硬是让并不十分喜欢剪纸的女儿学会了这门传承艺术,她认定了一个理儿,传承艺术就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目前,孙淑华正在创作的作品有《清明上河图》、《一百单八将》,她设想以万里长城做衬托,将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一一剪出来,这些作品她不打算卖钱,或者代代相传,或者献给国家。

  孙淑华想出一本书,这也是她最大的心愿。将一代代的剪纸,姥姥的作品,自己的作品,女儿的作品,学生的作品,都收录到书中,详细阐述剪纸的技巧和流程,供剪纸爱好者参考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姥姥,了解剪纸,让更多的人热爱剪纸,传承剪纸,留住剪纸这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古老的传承艺术。(刘艳芳)

艺人剪纸庆奥运

潍坊新闻网 2008-08-17 10:23:00


  潍坊新闻网8月17日讯 8月15日,剪纸艺人孙淑华(中)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鸟巢”里飞出胜利的歌》。北京奥运会开幕后,中国健儿摘金夺银,我市各界深受鼓舞,安丘剪纸艺人孙淑华发挥专长,剪出了一系列奥运题材的剪纸作品,表达了对北京奥运会和中国健儿的祝福。